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玄应《众经音义》异文研究

作 者: 耿铭
导 师: 徐时仪
学 校: 上海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古典文献学
关键词: 《玄應音義》 異文 版本 佛經目錄 文字
分类号: H131.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33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作爲現存最早的佛經音義著作,唐釋玄應的《一切經音義》(簡稱《玄應音義》)内容豐富,涉獵廣泛,自其成書便廣為流傳。由於它集《說文》系字書、《爾雅》系詞書、《切韻》系韻書及古代典籍註疏的字詞訓釋於一書,詮釋佛經中需要解釋的字詞,所以成爲記錄當時語言詞彙、文字應用的集合體,並且還涉及宗教、哲學、語言、文學、藝術、中外交往史等社會文化等諸多方面,在文獻學、語言學和傳統文化研究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由於《玄應音義》成書後輾轉傳抄,版本多有差異,訓釋内容又兼涉佛學與語言學等多個學科,一直以來都是學界面臨的一個難題。人們在學術研究中常常加以利用,但往往不及細究,常有錯訛,尤其是《慧琳音義》轉錄《玄應音義》部分,眾多研究者更是將慧琳所撰與玄應所撰相混同,失於考證二者的異同,使結論缺失了堅實的資料依據。鑒于此,本文以《玄應音義》的高麗藏本和磧砂藏本為基礎,並聯繫敦煌吐魯番藏唐寫卷殘本,日本所藏玄應《一切經音義》寫卷,考察《慧琳音義》對《玄應音義》的轉錄情況,旨在釐清《慧琳音義》轉錄部分與《玄應音義》高麗藏本和磧砂藏本的關繫,並在此基礎上探討這三個版本之間的傳承淵源,為學界科學利用《玄應音義》提供參考意見。並且在擁有對《玄應音義》的高麗藏本、磧砂藏本、《慧琳音義》轉錄本等版本的基本認知的基礎上,嘗試展開在文獻學、語言學、佛教經典研究等方面的探索。本文的研究主要涉及佛經音義目錄、版本傳承、文字演變和佛教經典研究等四個方面。佛經音義目錄方面,對《慧琳音義》轉錄《玄應音義》的佛經的目錄進行窮盡性的考察,考察它們在《玄應音義》中的存佚狀況,考察它們在《慧琳音義》中的“增刪改補”變化的情況,結合音義内容的對比校勘,考察它們與《玄應音義》高麗藏本、磧砂藏本的關係。這一工作有許多新的發現:《慧琳音義》轉錄的内容中可能存在《玄應音義》高麗藏本、磧砂藏本都沒有收錄的多部新的佛經的音義,依照《慧琳音義》體例判斷,其中五部的可能性最大;發現《玄應音義》中的佛經,在《慧琳音義》中有被合併整理的現象;發現《玄應音義》中同一部佛經的不同譯本,《慧琳音義》的選擇和處理方式是不同的;發現《慧琳音義》轉錄的佛經的音義,一部分與《玄應音義》高麗藏本相同,一部分與《玄應音義》磧砂藏本相同,也有一部分三個版本是一致的,只是相對而言與《玄應音義》磧砂藏本相同的數量多一些;《玄應音義》磧砂藏本多出的高麗藏本内容多數是有版本依據的,並不都是後人随意妄加,但同時磧砂藏本也確實存在對原本的修訂,有些修訂也的確不盡合理。版本問題與佛經音義目錄是緊密關聯在一起的。我們選取了《大智度論》、《正法念經》和《陀羅尼雜集經》三部佛經的音義做了全面的比較分析,也針對《玄應音義》高麗藏本存磧砂藏本佚的二十一部佛經,磧砂藏本存高麗藏本佚的七部佛經的音義做了專門性的調查。結果發現,在我們選取的三部佛經的音義中,《慧琳音義》轉錄的内容都與《玄應音義》磧砂藏本的内容一致。《玄應音義》高麗藏本存磧砂藏本佚的二十一部佛經中,《慧琳音義》有十部佛經的音義基本按照原文轉錄《玄應音義》,三部有增補,一部有較大幅度的修訂,六部屬於慧琳新作,只有一部亡伕,《慧琳音義》在這二十一部佛經音義上與高麗藏本的一致性是顯而易見的。磧砂藏本收存高麗藏本缺失的七部佛經,則全部為慧琳新作的音義。並且這種情況跟日本所存《玄應音義》的情況是一致的。這種異同現象的矛盾性,再加上《慧琳音義》轉錄的内容中,一部分佛經的音義内容與高麗藏本一致,一部分佛經的音義内容與磧砂藏本的一致,促使我們對慧琳所見《玄應音義》的版本做出推斷:《慧琳音義》所見《玄應音義》是區別於高麗藏本、磧砂藏本兩大系統的相對獨立的一個版本,這個版本可能是“繁本(以磧砂藏本為代表)”、“節本(以高麗藏本為代表)”的混合版本。本文從《玄應音義》異文的複雜狀況出發,分別從版本之間的文字變化、同一版本内部的文字變化和《玄應音義》收錄的異體字等三個層面對這些文字現象進行了初步的討論。《玄應音義》高麗藏本和磧砂藏本之間的用字差異明顯,高麗藏本的用字較多地保留了寫本用字的痕跡,磧砂藏本的用字則有了更多統一和規範,與後世使用的文字更為接近。高麗藏本文字字形複雜而多變,有的字的形體變化有七八種之多,構字部件的混同現象也比較常見;磧砂藏本往往採用更爲通行、與後世文字更爲接近的字體樣式,文字形體比較單一,構字部件的混同現象大爲減少。同一版本内部的文字變化散佈於《玄應音義》各處,我們選取高麗藏本作爲研究的主要對象,從相同的詞目、相同的解說對象、相同的引文等綫索出發,經過比較分析,匯集同一個字的不同形體,選取其中八個具有代表性的構字部件,考察它們與其它構字部件的混同現象和變化規律,探討引起混同的原因,追溯其演變的歷史軌跡,補充現有工具書中缺漏的字形資料。同時對在《玄應音義》中發現的疑難字形進行辨識。《玄應音義》收錄了大量反映唐代文字應用的異體字、通假字和古今字,是唐代及唐代以前漢字發展歷史層積的記錄。本文選取了其中異體字的内容從漢字構形學的角度進行初步的討論,並嘗試結合認知理論探討漢字異體字產生的原因,提出在漢字的形體演變中存在類似語法的“同步變化”和詞義的“同步引申”的“同步演變”規律。針對玄應頻頻使用的“字體”,經過窮盡性的調查分析,發現它不是一些輯佚書所認爲的是亡佚書籍的名字,而是玄應在對他所列舉的文字進行研判時候所使用的一個術語.它所反映的是玄應的語言文字觀念:通過分析文字的字形、讀音,寻求字形的表義理據,綜合文字的形音義,判斷文字的正確與錯誤,正體與俗變。結合具體佛教經典展開《玄應音義》的異文研究不僅能夠為《玄應音義》的研究拓展研究空間,提供語言资料的證據,而且對佛教典籍的研究也同樣具有強有力的推動作用。通過對玄應《賢愚經》音義所收詞目在今本《賢愚經》中存失變化情況的調查,發現玄應為之音義的十六卷《賢愚經》所收的六十八條詞目,在今本十三卷中仍能查到五十五條,佔總數將近百分之八十一,說明今本保存了玄應所見版本的大部分面貌。同時存在百分之十九的詞目的缺失,也能很有力的說明今本《賢愚經》和玄應所見版本已經發生不小的變化,《賢愚經》在流傳過程中的版本流變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本文嘗试從玄應《賢愚經》音義提示的綫索出發,結合《賢愚經》經文,對玄應《賢愚經》音義所释詞語中的悒遲、倪仰、斠格等三個詞語略作考释,三個詞彙各有側重,或發現新詞,或發掘新的詞義,或糾正傳世藏經錯誤,從中能夠感受到《玄應音義》在漢語史研究和佛教經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本論文儘管進行了大量艱苦细緻的比勘工作,但因所涉版本眾多,卷帙浩繁,非一人一時之力可以畢其功。文中對《慧琳音義》標稱有矛盾的佛經的音義考察的比較全面,但對標稱一致為“玄應”音義的考察遗不充分;對《玄應音義》異體字的考察分析仍有大量的材料和内容可供繼續研究;結合佛教經典進行《玄應音義》研究,是一個開拓《玄應音義》研究空間,極具現實意義的研究方向,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進行這項工作。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2-5
ABSTRACT  5-9
第一章 緒論  9-26
  第一節 關於選題  9-11
    一、選題的主旨  9-10
    二、選題的意義  10-11
  第二節 《玄應音義》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11-16
    一、《玄應音義》研究的歷史回顧  11-13
    二、《玄應音義》研究現狀  13-16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6-18
    一、以比较研究貫穿選題始終  16-17
    二、以内證與外證相結合的方法力求多重論證  17
    三、歷時和共時研究相結合  17
    四、充分利用現代技術,綜合運用描寫分析和計量統計的方法  17
    五、文獻學與語言學相結合的方法  17-18
  第四節 《玄應音義》異文概說  18-26
    一、異文的定義  18
    二、《玄應音義》異文概況  18-26
第二章 《玄應音義》異文與經目、版本研究  26-117
  第一節 《玄應音義》經目在《慧琳音義》中的存失變化  26-35
    一、《玄應音義》經目在《慧琳音義》中存失變化的研究是客觀現實的需要  26-28
    二、《慧琳音義》轉錄《玄應音義》的標稱體例和遇到的問題  28-32
    三、《慧琳音義》對《玄應音義》的增刪改補  32-35
  第二節 《慧琳音義》轉錄《玄應音義》經目的考察  35-64
    一、《慧琳音義》"標稱玄應"音義的考察  35-50
    二、《慧琳音義》"標稱前後矛盾"音義的考察  50-54
    三、對《慧琳音義》"標稱慧琳"音義的考察  54-59
    四、對《慧琳音義》"空白不標"音義的考察  59-61
    五、小結  61-64
  第三節 《玄應音義》異文與版本流變  64-117
    一、《慧琳音義》轉錄《玄應音義》的個案分析  65-111
    二、《玄應音義》高麗藏、磧砂藏本差異佛經的考察  111-114
    三、小結  114-117
第三章 《玄應音義》異文與文字研究  117-187
  第一節 高麗藏本和磧砂藏本《玄應音義》用字攷察  117-131
    一、《玄應音義》高麗藏本和磧砂藏本用字概況  117-128
    二、《玄應音義》高麗藏本和磧砂藏本用字變化的規律  128-131
  第二節 《玄應音義》所收異體字的攷察  131-156
    一、研究《玄應音義》所收錄文字的困難和方法  131-135
    二、從漢字構形學的角度看《玄應音義》收錄的異體字  135-146
    三、漢字偏旁化與異體字的產生與發展  146-156
  第三節 《玄應音義》部分字形構件的考察  156-176
    一、"灬"的變體與分析  157-160
    二、"扌"的變體與分析  160-163
    三、"丬"的變體與分析  163-164
    四、"丷"的變體與分析  164-167
    五、"亠"的變體與分析  167-169
    六、"厶"的變體與分析  169-171
    七、"小"的變體與分析  171-172
    八、"殳"的變體與分析  172-174
    九、考察《玄應音義》字形構件的意義  174-176
  第四節 字體與玄應的文字觀  176-187
    一、對"×,非字體(也)"體例的考察  176-178
    二、對"字體作×"或"字體從××(聲)"體例的考察  178-183
    三、"字體"所反映的玄應的文字觀  183-187
第四章 《玄應音義》異文與漢文佛經研究  187-199
  第一節 玄應《賢愚經》音義各本異文  187-190
    一、各本所收詞目(詞條)的比較  187
    二、各本所用反切差異的比較  187-189
    三、各本所引引文、詞義解釋的比較  189-190
  第二節 《賢愚經》音義收詞與今本《賢愚經》的比較及其版本攷  190-194
    一、玄應《賢愚經》音義所收詞目在今本《賢愚經》中存失情況  191-193
    二、《賢愚經》版本的流變分析  193
    三、小結  193-194
  第三節 玄應《賢愚經》音義所释詞語的考释  194-199
    一、悒遲/悒悒  194-195
    二、俛仰  195-197
    三、斠格  197-199
第五章 結語  199-206
參考文獻  206-211
附錄一:《慧琳音義》轉錄《玄應音義》經目對照表  211-221
附錄二:《玄應音義》常用字之異體字及其構字表  221-232
附錄三:《玄應音義》高麗藏本用字字形表  232-280
攻读期成果  280-281
後記  281-284

相似论文

  1. 女装品牌文字标识对消费者感知的影响分析,F274
  2. 墨家文献流变考,B224
  3. 轮胎模具非线性文字加工路径规划算法研究,TQ330.6
  4. 英文教科书多模态语篇的对比分析,H315
  5. 明太祖“圣谕六言”演绎文本研究,K248
  6. 今本《竹书纪年》版本研究,G256
  7. 文字作品集体管理制度研究,D923.41
  8. 莫扎特《G大调第一长笛协奏曲》演奏版本比较研究,J624.1
  9. 知识创造理论在通信软件新版本研发中的应用研究,F426.672
  10. 玄應《大唐衆经音義》引《毛诗》考,I207.22
  11. 邹浩诗校注,I207.22
  12. 敦煌寫卷《道行般若經》用字研究及校勘,G256
  13. 汽车轮胎表面标识识别系统的设计与研究,TP391.41
  14. 企业邮件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93.098
  15. 云存储中的数据删除技术研究,TP333
  16. 彝族文字图形化研究及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524
  17. 文字交际应用研究,H12
  18. 陈之遴与《浮云集》研究,I207.22
  19.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系统,P208
  20. 地理空间数据版本管理技术的研究,P208
  21. 河北出土商周青铜礼器、杂器铭文辑证,K875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 > 古代词汇 > 群书音义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