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城乡二元化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作 者: 石宏伟
导 师: 范明
学 校: 江苏大学
专 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
关键词: 社会保障 二元化社会 养老保险制度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分类号: D632.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129次
引 用: 7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但城乡二元化结构并没有改变,农村与城市在某些方面的差距还在拉大,城乡分离的二元化社会保障制度难以适应和谐社会的要求,对此进行改革和创新,逐步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基于对有关社会保障理论的介绍、评析与我国社会保障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之上,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通过对我国城乡二元化社会保障实践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社会保障科学理论,结合我国目前农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改革和创新的新模式、新思路,寻求符合中国国情的统筹城乡二元化社会保障制度的新体制。首先,介绍世界各国对社会保障概念的理解及社会保障的内容,提出本文所给定的社会保障定义,论述了逐步统筹城乡二元化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确定本文的研究范围和基本研究方法。其次,在理论上分别从宏观经济学角度分析社会保障的基本经济原理和微观经济学角度分析二元化社会劳动力变动理论基础,并回顾了社会保障思想的雏形、德国新历史学派、庇古的“经济福利”思想、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与国家干预思想、贝弗里奇的福利国家思想等等,分析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对我国社会保障建设的指导意义。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的理论。并对目前我国国内学者就我国社会保障相关问题的论述作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德国、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实践和内容,分析了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对我国的启示,指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业化革命的产物;工业化的推进促使了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社会保障水平的确立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要以渐进的方式使社会保障覆盖全社会。第三,分析了我国城乡二元化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进程,指出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化社会保障制度,在人民公社解体和经济体制改革后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有所强化,我国城乡二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农村养老资源的缺失;认为家庭保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农民承担的风险不断增大;农民土地保障功能也在弱化等等。因此,必须对城乡二元化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最后,从改革与创新的基本原则,农村农业人口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为失地农民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改革,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我国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七个方面探讨我国二元化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从而逐步建立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为最终实现两者的统一创造条件。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9-11
Abstract  11-13
1.引言  13-21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13-15
    1.1.1 逐步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13-14
    1.1.2 逐步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14-15
  1.2 社会保障的内涵  15-18
    1.2.1 社会保障的概念  15-17
    1.2.2 社会保障的内容  17-18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18-19
  1.4 研究方法  19
    1.4.1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19
    1.4.2 历史分析法  19
    1.4.3 对比研究法  19
    1.4.4 数量分析法  19
  1.5 创新及研究工作  19-21
2.理论综述  21-43
  2.1 二元经济模型  21-26
    2.1.1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  21-23
    2.1.2 费景汉—拉尼斯模型  23-24
    2.1.3 托达罗城乡劳动力迁移模型  24-26
    2.1.4 斯塔克的相对贫困假说  26
  2.2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  26-34
    2.2.1 社会保障的理论渊源  26-27
    2.2.2 德国新历史学派  27-28
    2.2.3 庇古的"经济福利"思想  28-30
    2.2.4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与国家干预思想  30-31
    2.2.5 贝弗里奇报告中的福利国家思想  31-32
    2.2.6 二战后西方主要的社会保障理论  32
    2.2.7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对我国的指导意义  32-34
  2.3 马克思主义有关社会保障的理论  34-36
    2.3.1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  34-35
    2.3.2 列宁的社会保障思想  35-36
  2.4 我国对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  36-43
    2.4.1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36-37
    2.4.2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  37-38
    2.4.3 关于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问题  38-40
    2.4.4 关于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是否需要统筹的问题  40-43
3.制度的比较与启示  43-61
  3.1 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43-46
    3.1.1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43
    3.1.2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43-44
    3.1.3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和特点  44-45
    3.1.4 德国近年来社会保障暴露的问题与政策  45-46
  3.2 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46-49
    3.2.1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46-47
    3.2.2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和特点  47-48
    3.2.3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48-49
  3.3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49-51
    3.3.1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49-50
    3.3.2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和特点  50
    3.3.3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危机及改革  50-51
  3.4 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  51-54
    3.4.1 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51-52
    3.4.2 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和特点  52-53
    3.4.3 日本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  53-54
  3.5 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制度  54-58
    3.5.1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54-56
    3.5.2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56-57
    3.5.3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57-58
    3.5.4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58
  3.6 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历史对我国的启示  58-61
    3.6.1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业化革命的产物  58-59
    3.6.2 工业化的推进促使了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59-60
    3.6.3 社会保障水平的确立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60
    3.6.4 以渐进的方式使社会保障覆盖全社会  60-61
4.我国城乡二元化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进程和分析  61-79
  4.1 我国城乡二元化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61-70
    4.1.1 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61-65
    4.1.2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65-70
  4.2 城乡二元化社会保障制度的强化  70-73
  4.3 城乡二元化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的原因分析  73-76
    4.3.1 城乡二元化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是我国工业化战略取向的客观要求  73-74
    4.3.2 城乡二元化社会保障制度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产物  74-75
    4.3.3 城乡二元化社会保障制度与户籍制度和城乡分治的格局  75-76
  4.4 城乡二元化社会保障制度的客观评价  76-79
    4.4.1 二元化社会保障制度的积极影响  76-77
    4.4.2 二元化社会保障制度的消极影响  77-79
5.我国城乡二元化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挑战  79-91
  5.1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  79-81
    5.1.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79-80
    5.1.2 农村社会救助  80
    5.1.3 农村医疗保障  80-81
  5.2 农村养老资源缺失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81-83
  5.3 我国城乡二元化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挑战  83-91
    5.3.1 家庭保障面临的挑战  83-86
    5.3.2 农民承担的风险不断增大  86-87
    5.3.3 农民土地保障功能弱化  87-89
    5.3.4 城市社会保障体系难以接纳社会结构转型中出现的新对象  89-91
6.我国城乡二元化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  91-152
  6.1 我国城乡二元化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  91-94
    6.1.1 社会保障水平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91
    6.1.2 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91-92
    6.1.3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的原则  92-93
    6.1.4 保障资金由个人、集体(单位)、国家共同负担的原则  93
    6.1.5 因地制宜,逐步推进的原则  93-94
    6.1.6 法制化原则  94
  6.2 农村农业人口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94-104
    6.2.1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及现状  94-95
    6.2.2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95-98
    6.2.3 城市反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分析  98-100
    6.2.4 税收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100-102
    6.2.5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102-104
  6.3 以土地换保障:为失地农民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104-116
    6.3.1 土地对农民的多种效用  104-105
    6.3.2 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105-107
    6.3.3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实践  107-111
    6.3.4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111-116
  6.4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改革  116-124
    6.4.1 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的经济学分析  116-119
    6.4.2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119-120
    6.4.3 改革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对策  120-122
    6.4.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分析  122-124
  6.5 扩大城市社会保障覆盖面: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124-135
    6.5.1 我国城市农民工的现状和特征  124-125
    6.5.2 建立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125-126
    6.5.3 建立社会养老保险下农民工流动机制分析  126-129
    6.5.4 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实践和分析  129-132
    6.5.5 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对策  132-135
  6.6 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  135-140
    6.6.1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的实践和现状分析  135-138
    6.6.2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的设想  138-140
  6.7 我国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140-152
    6.7.1 城市社会保障的经济学模型  140-143
    6.7.2 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143-145
    6.7.3 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145-148
    6.7.4 我国城镇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  148-149
    6.7.5 我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改革  149-152
7.结论与展望  152-155
  7.1 结论  152-154
  7.2 展望  154-155
致谢  155-156
注释  156-160
参考文献  160-167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167

相似论文

  1. 美国退伍军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E712
  2. 中越北部湾划界后广东省渔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研究,F323.89
  3. 我国社会保障预算模式的选择与建构研究,D632.1
  4.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渔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632.1
  5. 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模式研究,D632.1
  6. 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研究,D632.1
  7. 上海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632.1
  8.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东南沿海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D422.6
  9. 苏州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412.6
  10. 浙江省瑞安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F327
  11. 山西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研究,D422.6
  12. 欧盟国家化解社会矛盾对我国的启示,D75
  13. 社会保障对缩小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机制探析,F124.7;F224
  14. 农村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研究,F323.89
  15. 当前我国农民工消费行为研究,D412.6
  16. 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社会医疗保险服务均等化研究,F842.6
  17. 我国知识型老年人的“精神慰藉”研究,D669.6
  18. 吉林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问题研究,F323.89
  19. 现阶段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机制研究,F323.89
  20. 发展型社会保障制度:建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选择,D922.182.3
  21. 现代中国军人社会保障问题研究,E26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国家行政管理 > 民政工作 >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