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汉语主观视角的表达研究

作 者: 刘瑾
导 师: 周建设
学 校: 首都师范大学
专 业: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主观性 主观视角 主观量 参照 完形 移指 虚指 移动 距离
分类号: H146.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963次
引 用: 8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语言的主观性是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和语用学所共同关注的一个研究内容。语言主观性的表达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说话人的视角、说话人的情感、说话人的认识。本文是以说话人的主观视角在汉语中的表达作为研究对象。基本思路是以主观视角在主观量、人称指代和时空范畴内所体现的一些范畴特征作为切入点,同时借以认知、功能及语用方面的理论,对视角在语言形式上的主观表现进行讨论和离析,试图提出具有类别意义的主观视角分析基点。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语言的主观性及其视角问题。本章首先从哲学的角度对主观性和客观性进行说明,指出语言的主观性是一个程度问题和共性问题,然后再根据语言主观性的研究概况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第二章参照完形:量度表达的视角主观性。语言中存在着主观量和客观量的表达。客观量是人们对量的客观表述,主观量是说话人对量的大小的主观评价,是语言的主观性在数量范畴上的体现。本章就主观量的视角成因提出了三个量:常态量、期待量、完形量。常态量是基于人们一般的常识性认识而形成的量概念;期待量是说话人自身所期待的量,或说话人认为听话人所期待的量;完形量是说话人基于一定的“完形”认知意象形成的量概念。这三个量可以作为说话人表达主观量的视角出发点和主观视角标准。说话人从常态量和期待量出发,可以表达主观大量或主观小量;完形量从其“完形”认知基础来说,一般表示的都是主观大量。第三章移指和虚指:人称代词表达中的视角主观性。本章讨论了人称代词使用中的两类主观性表现——移指和虚指。移指指的是人称代词的字面所指与其实际所指之间的不一致。这种不一致主要表现为对人称代词“数”(单数/复数)和“身”(三身代词性质)的偏离。本章主要基于语用移情、语言顺应论和交互主观性理论,讨论了以下几种移指情况:第二人称向第一人称的移指、第一人称复数移指第二人称单数、第一人称复数移指第一人称单数、第一人称向第二人称的移指;“人家”的移指;话语标记“X+说/想/看”的移指表现。而虚指指的是人称代词没有确定的所指对象,它既不存在于说话现场,也无法从上文或下文语篇里找到回指或反指的对象。本章重点分析了含虚指代词“他”的双及物式——“V+他+P(数)”结构中“他”所体现的视角主观性。第四章移动距离:时空范畴内的视角主观性。本章主要从视角的感知特征出发,提出并讨论了时空范畴内的两类视角主观性表现模式——移动模式和距离模式。在移动模式上,本章主要讨论了“等明天”和“赶明儿”、“来”和“去”、“下来”和“下去”及“空间虚拟运动”在说话人话语中的视角主观性表现。在距离模式上,本章重点讨论了“来”和“去”、“这”和“那”在说话人话语中的主观视角距离表现。第五章结语。总结全文主要观点,指出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2
第一章 语言的主观性及其视角问题  12-45
  1.1 主观性和客观性  12-14
  1.2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概念  14-17
  1.3 语言主观性的两个研究取向:共时和历时  17-19
  1.4 语言主观性的三个表现方面:视角、情感和认识  19-22
  1.5 语言主观性的研究现状  22-32
    1.5.1 国外研究现状  22-26
    1.5.2 国内研究现状  26-32
      1.5.2.1 副词的主观性研究  26-28
      1.5.2.2 时体范畴的主观性研究  28
      1.5.2.3 一些特殊句式的主观性研究  28-30
      1.5.2.4 一些特殊结构的主观性研究  30-32
  1.6 视角概说  32-43
    1.6.1 视角的定义及视角研究范围的确定  32-33
    1.6.2 视角的认知观  33-42
      1.6.2.1 Langacker 的研究  33-35
      1.6.2.2 Sanders & Spooren 的研究  35-36
      1.6.2.3 Talmy 的研究  36-42
    1.6.3 视角结构  42
    1.6.4 视角原则  42-43
    1.6.5 视角的表现特征  43
  1.7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意义  43-45
第二章 参照完形:量度表达的视角主观性  45-82
  2.1 客观量与主观量  45-46
  2.2 主观量的表达方式  46-49
  2.3 主观视角参照量  49-60
    2.3.1 常态量  49-51
    2.3.2 期待量  51-60
      2.3.2.1 期待量与视角主观性分析:“一会儿”和“不一会儿”  54-60
        2.3.2.1.1 主客观表现  56-57
        2.3.2.1.2 未然与已然情况下的视角表现  57-60
  2.4 主观视角中的完形量  60-80
    2.4.1 完形量概念  60-61
    2.4.2 完形量与主观视角分析  61-80
      2.4.2.1 终点无界化视角:表量结构“V 个不/没 V”  62-70
        2.4.2.1.1 “V+个+VP”结构  62-63
        2.4.2.1.2 “V 个不/没V”结构的主观量表现  63-65
        2.4.2.1.3 “V 个不/没V”结构的主观视角动因  65-70
      2.4.2.2 起点无界化视角:“一直以来”  70-78
        2.4.2.2.1 “一直以来”的合理性问题  71-72
        2.4.2.2.2 “一直以来”的时间量表达  72-73
        2.4.2.2.3 “一直以来”的视角主观性  73-76
        2.4.2.2.4 合理性与主观性  76-78
      2.4.2.3 无界全量视角:“这”、“那”的主观视角量表现  78-80
        2.4.2.3.1 “这”、“那”的通指用法及其主观大量表达  78-79
        2.4.2.3.2 视角动因分析  79-80
  小结  80-82
第三章 移指和虚指:人称代词表达中的视角主观性  82-109
  3.1 人称代词的移指现象  82-83
  3.2 人称代词移指的理论预设  83-87
    3.2.1 语用移情  83-85
    3.2.2 语言顺应论  85-86
    3.2.3 交互主观性  86-87
  3.3 人称代词移指的视角表现  87-103
    3.3.1 第二人称向第一人称的移指  87-89
    3.3.2 第一人称复数向第二人称单数移指  89-91
    3.3.3 第一人称复数移指第一人称单数  91-92
    3.3.4 第一人称向第二人称的移指  92-93
    3.3.5 “人家”的移指  93-98
    3.3.6 话语标记“X+说/想/看”的移指表现  98-103
      3.3.6.1 话语标记概说  98-99
      3.3.6.2 话语标记“X+说/想/看”中的 X  99-100
      3.3.6.3 “X+说/想/看”的视角主观性  100-102
      3.3.6.4 “X+说/想/看”的标记变体  102-103
  3.4 人称代词的虚指现象  103-108
    3.4.1 含虚指代词“他”的双及物式  103-104
    3.4.2 虚指“他”的主观性  104-106
    3.4.3 三身代词“我”、“你”、“他”的虚化程度比较  106-108
  小结  108-109
第四章 移动距离:时空范畴内的视角主观性  109-137
  4.1 时间范畴的移动视角模式  109-120
    4.1.1 “等明天”和“赶明儿”  111-117
      4.1.1.1 将来时间表达  111-112
      4.1.1.2 主观视角差异  112-114
      4.1.1.3 “赶明儿”中“赶”的语法化  114-116
      4.1.1.4 “等明天”与“赶明儿”的主观性程度差异及其动因解释  116-117
    4.1.2 “来”、“去”时间表达中的说话人视角  117-120
      4.1.2.1 “来”、“去”时间表达的认知模式  117-119
      4.1.2.2 表示时间体的“下来”和“下去”  119-120
  4.2 空间范畴的移动视角模式  120-125
    4.2.1 自源性虚拟运动  121-124
    4.2.2 他源性虚拟运动  124-125
  4.3 距离模式  125-135
    4.3.1 “来”、“去”  126-129
      4.3.1.1 “来”、“去”的空间位移性  126-127
      4.3.1.2 “来”的礼貌近距表现  127-128
      4.3.1.3 期望/非期望表现  128-129
    4.3.2 “这”、“那”与视角指称距离  129-135
      4.3.2.1 空间距离  129-130
      4.3.2.2 时间距离  130-132
      4.3.2.3 心理距离  132-133
      4.3.2.4 “这”、“那”的不对称现象及其可及性问题  133-135
  小结  135-137
第五章 结语  137-141
  5.1 本文的主要观点  137-139
  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39-141
参考文献  141-151
后记  151-153

相似论文

  1. 腈纶生产线移动装箱机的设计与研究,TH248
  2. 基于多Agent理论的卫星协同定轨技术研究,V474
  3. Ad-Hoc网络多信道MAC层协议的信道分配问题的研究,TN929.5
  4. 卫星网络中移动IP路由选择的研究,TN929.5
  5. 移动计算环境下检查点技术研究与Petri网建模,TP301.1
  6. 动态环境下移动对象导航系统相关技术的研究,TP301.6
  7. 移动质心与直接力复合控制动能弹控制方法研究,TJ765
  8. 再入弹头的移动质心控制方法研究,TJ765.23
  9. 基于距离映射码的安全指纹认证研究,TP391.4
  10. 基于粒子群算法求曲线/曲面间最小距离方法,O182
  11. 一种老年人移动健康监护系统的研究,TN929.5
  12. CBA篮球队赛前期训练计划移动距离的调查研究,G841
  13. 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分段距离技术特征运动学分析,G821
  14. 125I粒子植入对晚期肺癌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R734.2
  15. 基于Ad Hoc网络技术的野战通信网络关键技术研究,TN929.5
  16. 宽频带槽式天线的研究与应用,TN92
  17. 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网络通信机制的研究,TP393.02
  18.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血管管径自动测量技术,R310
  19. 传输网络故障对WCDMA移动网络的影响,TN929.533
  20. 千岛湖岛屿社鼠的巢区和领域研究,Q958.1
  21. 基于非点源污染控制的土地利用优化途径研究,X24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语法 > 近代、现代语法 > 构词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