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农户借贷中的声誉作用机制研究

作 者: 黄晓红
导 师: 林坚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农业经济管理
关键词: 农户借贷 农户声誉 声誉信息效应 声誉资本效应 借贷可得性
分类号: F832.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563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农户是农村借贷市场的主体,声誉是一种隐性契约,基于农村特定的区域文化、社会规范、习俗的声誉机制对农户借贷市场有重要影响。本文研究农户借贷中的声誉作用机制问题,将研究聚焦于农户声誉为什么以及如何影响农户借贷结果,并从声誉的视角解释了农户借贷市场二元金融结构存在的现实性。论文在博弈分析、文献研究及访谈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农户声誉信息效应、资本效应及贷方类型调节效应的理论模型,并以SEM方法、运用河南省六县612个有效样本进行了理论验证,然后通过个案分析印证并补充了论文的主要观点。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以博弈分析演绎农户声誉的动态形成过程,及农户声誉对农户借贷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抑制作用:(1)借贷博弈表明,农户声誉是农户行为的函数,农户声誉的形成与变化过程是人们基于其行为进行贝叶斯调整的动态过程。(2)信号传递博弈模型证明,农户声誉能揭示农户内在特征,因而能降低农户借贷中的逆向选择。(3)农户借贷的重复博弈、嵌套博弈阐释了声誉作为一种隐性契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约束农户借贷后的道德风险行为。剖析了农户声誉信息效应机制,研究了农户声誉信号传递的具体过程。实证研究发现,农户声誉与农户的偿还能力、偿还意愿及互惠倾向正相关,从信息的角度看,这三个变量是贷方选择借方农户的关键依据。而借方农户声誉水平正可揭示并传递这三个信息变量,因此,农户声誉可成为贷方选择借款人的依据,声誉信息效应弱化了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了农户借贷中逆向选择风险(特别是在非正规借贷中)。构建并验证了农户声誉的资本效应机制,揭示了农户声誉通过影响收入机会、抵押替代、违约成本及借贷范围等变量影响农户借贷结果的部分中介效应过程。这正是农户声誉对农户借贷后道德风险行为具有约束力的关键。以前的研究也认为声誉对农户借贷行为有约束作用,但没有深入研究这种作用的路径与过程。本研究证明,良好的农户声誉作为一种无形资本具有抵押作用,可以替代实际抵押品而改善农户借贷结果,声誉越好这种抵押替代效果就越明显。同时,农户的良好声誉有利于提高其未来的收入机会、并拓展其借贷范围,进而影响借贷结果。农户声誉经由违约成本影响借贷结果是声誉资本效应的另一种方式——基于可置信的潜在损失威胁。检验了贷方类型在农户声誉效应中的调节作用,实证检验发现,总体来说,农户声誉信息效应与资本效应在正规借贷与非正规借贷中的效果有显著差异,两种声誉效应在非正规借贷中作用较强,而在正规借贷中作用较弱。

全文目录


致谢  5-6
摘要  6-8
Abstract  8-10
目录  10-14
图目录  14-15
表目录  15-17
1 绪论  17-27
  1.1 研究背景  17-18
  1.2 问题的提出  18-22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2-24
    1.3.1 研究的目的  22-23
    1.3.2 研究的意义  23-24
  1.4 研究方法  24
  1.5 主要创新点  24-27
2 文献综述  27-65
  2.1 农户借贷相关研究  27-47
    2.1.1 农户借贷的主要特征  27-35
    2.1.2 农户借贷中的信息不对称  35-37
    2.1.3 农户借贷市场的二元金融结构  37-41
    2.1.4 农户获得贷款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41-47
  2.2 一般声誉理论相关研究  47-55
    2.2.1 声誉理论概况  47-50
    2.2.2 声誉的基本功能  50-52
    2.2.3 声誉机制起作用的基本条件  52-55
  2.3 借方声誉相关研究  55-65
    2.3.1 借方声誉的国外相关研究  56-60
    2.3.2 借方声誉的国内相关研究  60-65
3 借贷市场中农户声誉的动态形成及其作用机制的博弈分析  65-97
  3.1 引言  65-66
  3.2 农户与农户声誉  66-68
    3.2.1 农户的内涵  66-67
    3.2.2 农户声誉的内涵  67-68
  3.3 借贷市场中农户声誉形成的过程—一个动态博弈模型  68-75
    3.3.1 声誉形成的研究文献简概  68-69
    3.3.2 借方声誉形成的动态博弈模型  69-72
    3.3.3 博弈分析  72-75
    3.3.4 简要结论  75
  3.4 农户声誉效应对借贷前逆向选择的抑制作用  75-83
    3.4.1 农户借贷中可能的柠檬问题  75-76
    3.4.2 农户声誉的信号传递博弈模型  76-81
    3.4.3 声誉机制对农户借贷中逆向选择的抑制过程  81-83
    3.4.4 简要结论  83
  3.5 农户声誉效应约束借贷后的道德风险行为  83-93
    3.5.1 隐性契约与KMRW声誉模型  84-85
    3.5.2 重复博弈下的农户声誉对农户行为的约束作用  85-89
    3.5.3 嵌套博弈下的农户声誉对农户行为的约束作用  89-92
    3.5.4 简要结论  92-93
  3.6 农户声誉效应的实施机制与作用条件  93-95
    3.6.1 农户声誉效应的实施机制  93-94
    3.6.2 农户声誉效应的作用条件  94-95
  3.7 本章小结  95-97
4 农户声誉对农户借贷结果影响的模型建构  97-123
  4.1 引言  97-98
  4.2 农户声誉的基本构成  98-104
    4.2.1 农户声誉基本构成的概念化  98-99
    4.2.2 农户声誉基本构成的访谈研究  99-101
    4.2.3 农户声誉的基本构成假设  101-104
  4.3 农户借贷结果的表征变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的逻辑关系推演  104-110
    4.3.1 农户借贷结果的表征变量—农户借贷可得性的界定  104
    4.3.2 农户借贷可得性主要影响因素归纳  104-106
    4.3.3 农户借贷可得性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推演  106-108
    4.3.4 变量选择  108-110
  4.4 农户声誉对农户借贷结果影响的理论假设  110-121
    4.4.1 基于声誉理论的农户借贷可得性的逻辑推演  110-111
    4.4.2 农户声誉信息效应对农户借贷结果的影响  111-114
    4.4.3 农户声誉资本效应对农户借贷结果的影响  114-119
    4.4.4 贷方类型的调节作用模型  119-121
    4.4.5 整体模型  121
  4.5 本章小结  121-123
5 理论检验的研究设计  123-143
  5.1 问卷设计  123-126
    5.1.1 问卷调查对象  123-124
    5.1.2 问卷设计过程  124-125
    5.1.3 问卷的主要内容  125-126
  5.2 变量测量  126-130
    5.2.1 农户声誉基本构成相关变量度量  126-128
    5.2.2 农户声誉信息效应变量测量  128
    5.2.3 农户声誉资本效应变量测量  128-129
    5.2.4 结果变量-农户借贷可得性的测量  129-130
  5.3 数据收集  130-137
    5.3.1 样本来源与样本量  130-133
    5.3.2 抽样方法与抽样过程  133-135
    5.3.3 数据获取过程  135-137
  5.4 数据分析方法与工具  137-142
    5.4.1 数据分析方法  137-142
    5.4.2 主要分析工具  142
  5.5 本章小结  142-143
6 数据分析  143-205
  6.1 数据描述  143-151
    6.1.1 样本的村庄分布情况  143-144
    6.1.2 调查对象的描述性统计  144-147
    6.1.3 调查问卷的描述性统计  147-148
    6.1.4 测量项目的描述性统计  148-151
  6.2 数据质量检验与量表分析  151-169
    6.2.1 数据质量检查  151-153
    6.2.2 信度分析  153-157
    6.2.3 测量效度分析  157-169
  6.3 假设检验  169-199
    6.3.1 农户声誉基本结构的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  169-172
    6.3.2 农户借贷中的声誉信息效应假设检验  172-180
    6.3.3 农户借贷中的声誉资本效应机制—声誉资本中介作用检验  180-190
    6.3.4 贷方类型的调节效应检验  190-199
  6.4 结论与讨论  199-204
    6.4.1 农户声誉具有多维结构  199
    6.4.2 农户声誉的信息效应机制  199-200
    6.4.3 农户声誉的资本效应机制  200-201
    6.4.4 贷方类型对农户声誉效应的调节作用  201-204
  6.5 本章小结  204-205
7 案例研究—农户借贷中声誉作用的现实分析  205-217
  7.1 案例研究目的与方法  205
    7.1.1 案例研究目的  205
    7.1.2 案例研究方法  205
  7.2 典型案例分析  205-215
    7.2.1 案例一  205-209
    7.2.2 案例二  209-212
    7.2.3 案例三  212-215
  7.3 本章小结  215-217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217-227
  8.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217-220
    8.1.1 结论一  217
    8.1.2 结论二  217-218
    8.1.3 结论三  218-219
    8.1.4 结论四  219-220
    8.1.5 结论五  220
  8.2 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220-224
    8.2.1 本研究的理论价值  220-222
    8.2.2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  222-224
  8.3 研究中不足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224-227
    8.3.1 研究中的不足  224
    8.3.2 进一步研究展望  224-227
参考文献  227-237
附录: 博士论文调查问卷  237-241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241-242

相似论文

  1. 山东省农户借贷参与意愿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F832.4
  2. 农户小额林权抵押贷款意愿研究,F326.2
  3. 我国农户借贷行为研究,F832.4
  4. 欠发达地区不同类型借贷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F323.8;F224
  5. 河南省农户金融需求研究,F832.35
  6. 发达地区农户资金借贷行为研究,F832.4
  7. 乐山市城郊经济中的农户借贷与发展城郊农村经济研究,F327
  8. 农户借贷行为研究,F832.4
  9. 农户借贷问题中的政府作用研究,F832.4
  10.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农户信贷配给分析——一个博弈分析视角,F832.4
  11. 山东省外出务工农户借贷行为研究,F832.4
  12. 非正式制度与农户借贷行为研究,F832.4
  13. 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思考,F832.3
  14. 转型期农户结构、行为特征与农户借贷,F320
  15. 中国农户借贷行为研究,F832.4
  16. 融资融券对我国证券市场股票交易影响研究,F832.51
  17. 中国纺织服装业上市公司的汇率风险暴露研究,F832.6
  18. 私募股权投资在医药行业的案列研究:B公司的项目评价研究,F832.48
  19. 证券经纪合同研究,F832.51
  20. 试论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风险法律防范,F832.51
  21. 我国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分析,F832.51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金融、银行 > 中国金融、银行 > 信贷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