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传统园林“相地”与“借景”理法研究

作 者: 于亮
导 师: 孟兆祯
学 校: 北京林业大学
专 业: 城市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 中国传统园林 相地 借景
分类号: TU98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8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国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是传统园林设计的继承与发展,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指导思想依然纳含在中国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在中国的土地上其发展依然要符合中国的国情特点。在现在的大环境下研究传统园林的“相地”、“借景”理法精髓及其深层次思想渊源并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就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操作性。本文认为,传承几千年的炎黄文化的每个时段,中国士人心底都有与其他时段有所差别的宇宙观认识,艺术就是他们将自己浓重的情感化入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的结果,园林艺术也是如此。相地、借景理法就是在一定的立地条件下补足和完善场地实地的先天的局限性,将其宇宙意识中考虑的山、水、石、木、花、鸟等按照理想有机和谐地组织在一起,并将其意象放大延展到可能的极限,这样形成一定时空条件下的宇宙模式。这也正是若干种园林理法共同的终极目的。中国传统园林营造理法中,相地是必备条件,借景理法则是核心理法。正是借景理法,可以将一个实体园子以“借”、“藉”的理法扩大到更大的时空中,使园子以有限之景蕴不尽之意,进而扩展为无限的宇宙观想。论文成果的价值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1)以文献和实例结合的方式讨论中国文化底蕴对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相地”、“借景”理法的影响,初步论述了两者之间的渊源关系。(2)论述传统园林设计“相地”、“借景”理法的基本理论。通过文献记载和风景同林实例的相互验证,从相地的外延与内涵、借景的内外籍借与虚实互补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中国传统园林理景方法。例释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相地”的必要性与“借景”理法在传统园林设计序列的主导作用。(3)通过论述和例释,探讨中国传统园林设计艺术的文化内核与造园特色。提出中国当代园林应该在立足传统精髓的基础上,积极汲取国外相关领域的先进设计理念和科学技术,以时代和社会的要求为出发点,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相地”与“借景”理法体系,从而创造出“有民族风格、地方特色和结合现代生活的新园林’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9
1. 导论  9-21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9-10
  1.2. 论文研究范围和基本概念  10-13
    1.2.1. 基本概念  10-13
    1.2.2. 研究范围  13
  1.3. 前人研究成果综述  13-18
    1.3.1. 关于天人观的研究成果综述  13-14
    1.3.2.“天人合一”宇宙观运用于中国传统园林的成果综述  14-18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8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18-21
2. 中国传统园林的思想背景与文化底蕴  21-53
  2.1. 天人合一宇宙观的来源与嬗变  21-40
    2.1.1. 中国上古的天文地理分野  21-29
    2.1.2. 春秋战国先贤对天人之际的认识  29-33
    2.1.3. 儒家正统对天人感应的确立  33-35
    2.1.4. 晋室南渡之天人之际的拓展  35-36
    2.1.5. 隋唐之际天人思想的发展  36-37
    2.1.6. 两宋期间的天人合一与程朱理学  37-38
    2.1.7. 明清的天人之际与陆王心学  38-40
  2.2. 中国的山水观与相地择居  40-53
    2.2.1. 先秦地理观概述  40-43
    2.2.2. 典籍中的先贤对聚居地的相地择居  43-44
    2.2.3. 中国古代城市的相地择址  44-47
    2.2.4. 堪舆术的科学因子及其影响  47-53
3. 传统园林的华夏文化审美基础  53-69
  3.1. 礼乐文化审美与传统园林  53-57
    3.1.1. 主从有序,均衡为美  53-55
    3.1.2. 和合天地,比兴有情  55-56
    3.1.3. 圣数蕴道,纲举目张  56-57
  3.2. 儒家思想审美观与传统园林  57-59
    3.2.1. 大化流行,山重水复  57-58
    3.2.2. 浴沂舞雩,孔颜乐处  58
    3.2.3. 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  58-59
  3.3. 华夏文化中蕴含的隐逸趋向的审美  59-64
    3.3.1. 超以象外,游于方外  60-61
    3.3.2. 栖身山水,得意林泉  61-62
    3.3.3.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62-64
  3.4. 华夏文化中蕴含的圆融审美  64-69
    3.4.1. 殊途同归,和谐共济  64-65
    3.4.2. 格物致知,鸢飞鱼跃  65-66
    3.4.3. 适意闲心,得沧州趣  66-69
4. 山水观及其对传统造园审美及理法的影响  69-81
  4.1. 山水画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响  69-75
    4.1.1. 山水画意象表达与园林意境追求  70-71
    4.1.2. 山水画的林泉之乐与园林的盎然生气  71-72
    4.1.3. 山水绘画的经营位置与园林的同构关系  72-73
    4.1.4. 山水画与园林创作的“源于自然,高于自然”  73-75
  4.2. 山水文学蕴含的天人观及诗情画意  75-81
    4.2.1. 山水诗文的“言外之旨”对传统园林意境的启迪  75-76
    4.2.2. 山水诗文的内容对园林的影响  76-78
    4.2.3. 山水诗文的写作理路对传统园林设计的启发  78-81
5. 天人观影响下的中国传统园林境界营造的理法探究  81-123
  5.1. 相地  81-92
    5.1.1. 花柳无私,山水有待  82-90
    5.1.2. 振叶寻根,观澜索源  90-92
  5.2. 借景  92-102
    5.2.1. 借景的目的:味在咸酸之外  93-94
    5.2.2. 借景之内景、外景  94-99
    5.2.3. 借景的虚借  99-102
  5.3. 与相地借景相关园林理法  102-111
    5.3.1. 明旨——追寻理想中的天人合一境界  102-103
    5.3.2. 立意——大千世界之理想的独特视角  103-104
    5.3.3. 问名——园林境界之天人合一的主旨  104-107
    5.3.4. 布局——以借景为核心  107-110
    5.3.5. 理微——至小无内,同体同构  110-111
    5.3.6. 余韵——林泉依旧,老树新花  111
  5.4. 清漪园——颐和园的相地与借景理法个例分析  111-123
    5.4.1. 清漪园的相地  111-116
    5.4.2. 清漪园的借景  116-123
6. 中国现代风景园林对相地与借景理法的继承与发展  123-133
  6.1. 园林理法所依托的思想的继承  123-125
  6.2. 园林理法所依托的思想的发展  125-126
  6.3.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相地与借景理法的解读  126-133
    6.3.1.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相地  127-128
    6.3.2.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借景  128-133
7. 结论与余论  133-135
  7.1. 结论  133
  7.2. 余论  133-135
图版  135-139
参考文献  139-142
个人简介  142-143
导师简介  143-144
获得成果清单  144-145
致谢  145

相似论文

  1. 园林中的借月造景探讨,TU986
  2. 须弥藏芥子 芥子纳须弥,TU986.1
  3. 中国传统园林天人合一之人与自然和谐交融,TU986
  4. 传统造园手法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TU986.2
  5. 得闲即诣 随兴携游,TU986-092
  6. 中国传统园林感官体验,TU986
  7. 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对现代景观环境设计的启示,TU986.2
  8. 基于自然观视角下的《园冶·相地篇》研究,TU986
  9. 借景理法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TU986.2
  10. 中国传统风景园林廊设计理法研究,TU986.2
  11. 中国传统园桥设计初探,TU986.2
  12. 中国传统园林的农业文化研究,TU986.1
  13. 中国传统园林构成研究,TU986
  14. 论中国风景园林设计“借景”理法,TU986.2
  15. 中国传统风景园林桥设计理法研究,TU986.47
  16. 传统园林种植设计理论研究,TU986
  17. 中国传统园林的现代意义,TU986.1
  18. 中国造园艺术在当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借鉴研究,TU984.18
  19. 中国园林“借景”手法在壁画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218.6
  20. 中国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园园林艺术比较研究,TU986.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园林规划与建设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