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汉族人群心房颤动的遗传学研究

作 者: 李聪
导 师: 王擎;凃欣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关键词: 房颤 4q25 锌指同源盒蛋白3 “病例-对照”关联分析 易感基因
分类号: R541.75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8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房颤是一种以心房快速而不规则激动为特征的心律失常,在临床上也是持续性心律失常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房颤会提升心衰和血栓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对公众健康威胁极大。房颤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依靠全基因组连锁分析技术,科学家们在家族性房颤患者中找到了几个单基因的突变,明确定位了几个与单基因房颤有关的致病基因,不过这些位点仅仅能解释少部分房颤病例的发生,更多的普通房颤患者的发病可能是由多个基因,基因-基因或者基因-环境相互作用引起。近些年来,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已成为寻找房颤这样的复杂疾病致病基因的标准程序,该分析方法通过分型数以百计的个体,每个个体五十万到一百万个单核苷酸多态标记,来确定基因组中能够提高患病风险的易感位点。在高加索人种中,科学家们已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了几个房颤的易感位点,不过这些位点在非高加索人群中能否起作用,或者起多大作用仍所知不多。我的博士论文采用“病例-对照”关联分析研究策略对已知的位点进行研究,以探讨它们对中国汉族人群房颤发病风险的影响。第一项研究是关于中国汉族人群中4q25易感位点与房颤的关联分析。在中国约有一千三百万名房颤患者,但是房颤的遗传基础尚不清楚。近期一个冰岛人群中的大规模的房颤“病例—对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研究发现位于4q25的一个多态rs2200733与房颤显著相关,但这个结果还需要在更多的独立群体中明确地验证。在本研究中,为评估rs2200733和房颤及缺血性脑卒中在中国大陆汉族人群中的关联,我们在中国汉族人群中收集了384名房颤患者、811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及1539名正常对照个体来检验rs2200733与两种疾病的关联性。结果发现在中国大陆汉族人群中rs2200733和房颤的发病高度相关,P值为3.7×10-11,相对优势比1.81。同时rs2200733也和低龄的缺血性脑卒中(低于60岁)发病风险关联,P值为0.01,相对优势比1.324;但rs2200733与高龄缺血性脑卒中(高于60岁)和所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风险均不相关(P值分别为0.32和0.43)。中国大陆汉族人群中rs2200733和房颤的发病高度关联,这个结果将rs2200733与房颤的关联从高加索人群和中国香港人群拓展到了更能代表汉族人群的中国大陆人群中。第二项研究是关于中国汉族人群中16q22易感位点与房颤的关联分析研究。近来在多个高加索人群中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表明:位于锌指同源盒蛋白3基因(ZFHX3)内含子的两个单核苷酸多态rs2106261和rs7193343与房颤高度关联。但是,当研究者试图在一个小型的中国香港人群中验证这一结果时,他们得到了阴性结果。迄今为止该基因的多态与房颤的关联还未能在非高加索人群中得到验证。在本课题中,我们在中国汉族人群中收集了650名房颤患者、以及1447名正常对照个体来做“病例-对照”关联分析,以检验高加索人群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是否在其他人种中也同样显著。结果我们发现,对于SNP rs7193343,我们的关联分析结果和在中国香港人群中的结果一致:它与房颤无关联。不过,我们发现在中国大陆汉族GeneID人群中rs2106261和房颤的发病高度相关,等位基因关联P值为6.67×10-5,相对优势比1.32;基因型关联加成模式P值为0.001,相对优势比1.29,隐性模式P值为0.00018,相对优势比1.77。当我们分析rs2106261和孤立性房颤的关联时,同样得到了显著的结果:等位基因关联P值为0.00035,相对优势比1.50;基因型关联加成模式P值为0.001相对优势比1.45,隐性模式P值为0.00043,相对优势比2.40。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ZFHX3基因的内含子SNP rs2106261能显著提升中国汉族人群心房颤动的发病风险。该研究也是第一次将16q22基因ZFHX3的多态与房颤的关联拓展到了非高加索人群之中。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1 绪言  10-38
  1.1 心律失常概述  10-13
  1.2 心房颤动  13-26
  1.3 相关分子遗传学研究技术  26-36
  1.4 本研究主要内容  36-38
2 SNP rs2200733与中国汉族房颤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关联分析  38-68
  2.1 引言  38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38-53
  2.3 实验结果  53-63
  2.4 实验讨论  63-68
3 ZFHX3基因多态与中国汉族房颤的关联分析  68-81
  3.1 引言  68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68-70
  3.3 实验结果  70-77
  3.4 实验讨论  77-81
全文总结与展望  81-83
致谢  83-84
参考文献  84-94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4-95
附录2 本文所用到的主要缩略语  95-97
附录3 20种标准α氨基酸的命名  97

相似论文

  1. 替米沙坦对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影响,R541.75
  2. NPPA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心房颤动的关联分析,R541.75
  3. 六甲基杨梅素的合成及其对hKv1.5通道的影响与国产FGF-21对KKAy和ob/ob小鼠的作用,R965
  4.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价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的左心耳容积和功能的研究,R541.75
  5. 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研究,R541.75
  6. 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及中心动脉压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关系,R541.75
  7. 风心病慢性房颤患者围术期血浆ANP和BN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R654.2
  8. 中国汉族人群4q25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心房颤动的关联分析,R541.75
  9. 胸腔镜辅助下经心外膜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研究,R654.2
  10. 宫颈鳞癌组织中腺瘤性结肠息肉易感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及其蛋白表达的意义,R737.33
  11. 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与心脏重构关系的临床研究,R541.6
  12. 慢性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常见舌象与D-二聚体的相关性研究,R541.75
  13. 阵发性房颤的环肺静脉电隔离单环消融及双环消融术比较,R541.75
  14.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纤溶因素的变化及抗凝治疗的影响,R541.75
  15. GNAS1基因T393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瓣膜性房颤的相关性研究,R541.7
  16. 克罗恩病与IL-32的表达及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分析,R574.62
  17. 阿托伐他汀对阵发性房颤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左房结构和功能的影响,R541.75
  18. p58促胰岛β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R587.1
  19. 338例急诊就诊心房颤动患者临床分析,R541.75
  20. 中国北方汉族人群强直性脊柱炎候选易感基因的研究,R593.23
  21. P波变化对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R541.7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 心脏疾病 > 心律失常 > 心房纤颤与心房扑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