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渤海湾盐碱地土壤水盐动态及耐盐植物改良盐渍土研究

作 者: 高彦花
导 师: 张华新
学 校: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专 业: 林木遗传育种
关键词: 盐碱土 水盐动态 耐盐植物
分类号: S156.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7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盐渍土的分布面积大、范围广,不但直接影响到农业和林业生产,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对盐碱土的治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土壤水盐动态是认识土壤盐渍土演变和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理论基础,而生物措施是改良盐碱土比较有效的途径。本研究在渤海湾由北向南选取河北唐海、天津大港、河北黄骅、山东东营4个代表性地区,每个地区随机选取6个取样点,分别取020 cm、2040 cm、4060 cm、6080 cm土层土样,在2009年310月份,每月下旬采样一次,对土壤含水量、电导率及K+、Na+、Ca2+、Mg2+、SO42-、Cl-、HCO3-离子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其年变化、垂直变化及4个地区土壤各指标的差异。在天津大港试验地种植白刺、杜梨和银水牛果3种耐盐碱植物,在种植4a后对3种植物林下土壤含盐量、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养分进行测定,分析3种植物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得出以下结果:1、不同地区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4个地区土壤含水量高低排序为:大港>东营>黄骅>唐海。土壤含水量年变化规律在不同地区各有其特点,但总体来看,在6月份含水量最低,9月份含水量最高。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增加,且表层020 cm土层含水量变化幅度最大。2、除HCO3-外,其余6种土壤离子含量及电导率在4个地区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土壤电导率和Cl-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余土壤离子的年变化不尽相同,总体来看,电导率及各种离子含量在810月份之间的波动较大。东营和黄骅土壤盐分具有表聚性特点,020cm土壤含盐量最高,2080cm土层含盐量变化不大。4个地区土壤水分和盐分之间的动态关系没有一致的规律性。3、在4个地区,土壤电导率和Cl-与Na+含量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渤海湾盐渍土土壤盐分含量主要是由Cl-和Na+含量水平决定的。在黄骅和唐海,HCO3-与Ca2+、Mg2+呈负相关关系,表明这两个地区盐碱土中的HCO3-越多,Ca2+和Mg2+含量越少。4、对各地区盐渍土水溶性离子进行加和得到盐分总量,由此可知,东营属极重度盐渍土地区,黄骅属重度盐渍土地区,大港和唐海属中度盐渍土地区。分别建立4个地区盐分总量与电导率之间的回归关系式,R2都在90%以上,拟合度良好,利用回归关系式可以由电导率快速计算出土壤含盐量。5、聚类分析可以将渤海湾盐渍土类型分为3大类,渤海湾南部为一类,以东营盐渍土为代表;渤海湾中部为一类,以黄骅盐渍土为代表;渤海湾北部为一类,以大港和唐海盐渍土为代表。6、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杜梨(Pyrus betulaefolia)、银水牛果(Shepherdia argentea)在造林4a后,其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数量明显增加,含盐量显著降低。表明此3种耐盐植物可以有效地促进盐碱地土壤脱盐,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对盐渍土具有显著的改良作用。总体来看白刺改良盐碱地效果最好,其次是杜梨,银水牛果改良效果较差。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5
第一章 绪论  15-25
  1.1 引言  15-16
  1.2 盐碱地土壤水盐动态研究进展  16-22
    1.2.1 盐碱地土壤水盐动态的影响因素  16-19
    1.2.2 土壤水盐运移的数学模型  19
    1.2.3 层状土壤水盐动态  19-21
    1.2.4 土壤水盐的优化调控  21-22
  1.3 生物措施改良盐碱土研究进展  22-23
  1.4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23-24
    1.4.1 研究目标  23
    1.4.2 主要研究内容  23-24
  1.5 技术路线  24-25
第二章 滨海盐碱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研究  25-32
  2.1 采样区概况  25-26
    2.1.1 山东东营  25
    2.1.2 天津大港  25-26
    2.1.3 河北黄骅  26
    2.1.4 河北唐海  26
  2.2 研究方法  26-27
    2.2.1 采样方法  26
    2.2.2 测定方法  26-27
    2.2.3 数据处理  27
  2.3 结果与分析  27-31
    2.3.1 土壤水分年变化分析  27-28
    2.3.2 4 个地区土壤含水量差异分析  28-29
    2.3.3 土壤水分的垂直分布  29-31
  2.4 小结  31-32
第三章 滨海盐碱地土壤盐分动态变化  32-72
  3.1 采样区概况  32
  3.2 研究方法  32-33
    3.2.1 取样方法  32
    3.2.2 测定方法  32-33
  3.3 结果与分析  33-70
    3.3.1 土壤总盐量的时空动态变化  33-37
    3.3.2 土壤K+时空动态变化  37-41
    3.3.3 土壤中Na+时空动态变化  41-45
    3.3.4 土壤中Ca~(2+)时空动态变化  45-48
    3.3.5 土壤中Mg~(2+)含量时空动态  48-53
    3.3.6 土壤中Cl~-时空动态变化  53-57
    3.3.7 土壤中SO_4~(2-)时空动态变化  57-61
    3.3.8 土壤中HCO_-的时空动态变化  61-64
    3.3.9 土壤水分和盐分的动态关系  64-66
    3.3.10 各地土壤盐分离子概况  66-67
    3.3.11 土壤电导率与水溶性盐总量关系的建立  67-68
    3.3.12 土壤水溶性离子的相关分析  68-70
    3.3.13 4 个地区盐碱土类型聚类分析  70
  3.4 小结  70-72
第四章 耐盐植物对滨海盐碱地改良效果的初步研究  72-81
  4.1 材料与方法  72-74
    4.1.1 研究地概况  72
    4.1.2 样地设置与土壤样品采集  72-73
    4.1.3 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  73
    4.1.4 土壤养分和含盐量测定  73
    4.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73-74
  4.2 结果与分析  74-79
    4.2.1 耐盐碱植物对土壤盐分的影响  74-75
    4.2.2 耐盐碱植物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75-76
    4.2.3 耐盐碱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76-79
    4.2.4 土壤含盐量、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数量的相关分析  79
  4.3 小结  79-81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81-85
  5.1 结论  81-82
    5.1.1 土壤水分变化规律  81-82
    5.1.2 土壤盐分的变化规律  82
    5.1.3 耐盐植物对盐碱地的改良  82
  5.2 讨论  82-84
    5.2.1 水、盐变化  82-83
    5.2.2 耐盐植物对盐碱土的改良  83-84
  5.3 展望  84-85
参考文献  85-92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92-93
致谢  93-94
详细摘要  94-99

相似论文

  1. 藜科植物藜(Chenopodium album)种子异型性及后代耐盐生理生化机理的研究,S184
  2. 耐盐碱微生物的筛选及在盐碱土团聚体形成中的作用,S156.4
  3.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银川平原北部盐碱土水分性质和土壤结构的影响,S156.4
  4. 培肥方式对盐碱土壤化学指标和生物学指标的影响,S156.4
  5. 大庆油区盐碱土植物修复实验研究,X53
  6. 劣质水灌溉条件下不同类型土壤盐碱化的影响研究,S156.4
  7. 天津滨海耐盐植物筛选及植物耐盐性评价指标研究,S156.4
  8. 滨海盐碱地台田整地水盐动态研究,S156.42
  9. 淋洗和生物作用改良盐渍化土壤的机制研究,S156.4
  10. 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叶片盐胁迫应答蛋白质组学研究,S543.9
  11. 天津滨海地区盐碱土离子分析以及耐盐树种筛选研究,S728.5
  12. 沧州市不同盐碱地及主要树种离子分布特征研究,S718.4
  13. 黄河三角洲滩涂耐盐植物筛选试种及生理指标分析,S184
  14. 设施土壤水盐运移特性研究,S152.7
  15. 微咸水膜下滴灌棉花的耗水规律和水盐动态变化的研究,S562
  16. 五种植物的组织培养及耐盐性研究,S567.239
  17. 干旱条件下灌区地下水水盐动态分析及预测,S274
  18. 耐盐碱解磷菌的筛选及其对羊草生长的促进作用研究,S54
  19. 土壤水盐动态变化对绿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X144
  20. 吉林省不同生态环境四种蔷薇科植物比较结构研究,Q944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业基础科学 > 土壤学 > 土壤改良 > 盐碱土改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