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施肥对黑土有机碳组分及碳收支的影响

作 者: 芦思佳
导 师: 韩晓增
学 校: 东北农业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长期定位施肥 黑土 土壤有机碳 土壤呼吸 生物量
分类号: S15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土壤有机碳能够调节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状,影响土壤肥力的保持与提高,与作物的产量与质量有密切的关系。土壤有机碳的排放,与全球碳循环紧密相连。可见,土壤有机碳的动态不但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到大气圈和生物圈的可持续发展。对土壤有机碳开展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正确评价土壤质量状况和全球的碳循环,预测土壤演变趋势及其引起的气候变化,从而指引我们合理调控有机碳并积极地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本试验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在玉米生长条件下,研究土壤有机碳的变化,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各施肥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为不对称单峰型曲线,变化范围是43.86~359.32 mg CO2-C m-2 h-1。化肥有机肥配施(NPKOM)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以及累积呼吸量明显大于其它施肥处理。均衡施用氮磷钾处理(NPK)下的土壤呼吸速率、土壤累积呼吸量、土体累积呼吸量和根际累积呼吸量高于不均衡施用化肥的处理。本试验中Q10的值在1.06~2.67之间,对照处理(CK)Q10最大,表明施肥降低了土壤呼吸对温度的敏感性。用二次方曲线来拟合土壤呼吸与土壤水分的关系时,R2呈不施肥处理(CK)>不均衡施肥处理(PK、NP、NK)>均衡施肥处理(NPK、NPKOM),说明合理施肥可以缓解土壤水分对土壤呼吸的影响。2)氮肥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有增加作用,但不如NPKOM效果明显。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全氮呈显著正相关。土壤中各组分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趋势为:重组>游离态轻组>闭蓄态轻组,三者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重组有机碳的含量最大值为23.72 g kg-1,而闭蓄态轻组有机碳的平均值仅为0.69 g kg-1;重组中全氮的含量显著大于闭蓄态轻组和游离态轻组(p<0.01),后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不同组分中有机碳浓度和全氮浓度的变化规律一致,为:游离态轻组>闭蓄态轻组>重组。NPKOM处理的闭蓄态轻组和重组组分中的有机碳浓度和全氮浓度大于其它施肥处理。碳氮比的变化趋势为:游离态轻组>闭蓄态轻组>土壤>重组,重组和土壤中,NPKOM处理的碳氮比最低,CK处理的碳氮比最大。3)不同施肥处理微生物量碳的变化规律为:NPKOM>NPK>NP>PK>NK>CK。CK处理微生物量碳的含量仅为103.6 g kg-1,与CK处理比较而言,NPKOM处理的增幅最大,达到了108.02%,差异显著(p<0.05)。有机肥和氮肥的施用能提高微生物熵,其中,有机肥的效果更加明显。水溶性有机碳与微生物量碳的变化趋势相似,但PK处理大于其它施用化肥的处理,可见氮肥的施用会减少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施用有机肥的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最大,为81.84 mg kg-1。微生物量碳和水溶性有机碳都与土壤呼吸有良好的相关性。4)不同施肥处理下,地下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大致为:NPKOM>NPK>NP>NK>PK>CK。地下生物量的变化为:NPKOM>NPK>NK>NP>CK>PK,可见氮肥和有机肥在玉米地下根系的生长中有重要的作用。玉米籽粒和秸秆生物量的变化都呈: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施用氮肥>不施用氮肥。NPKOM处理能够显著提高籽粒的产量,与其它处理的差异显著(p<0.05)。NPK和NPKOM处理的经济系数高于其它处理,CK处理的经济系数最低,仅为0.22。不均衡施用化肥的处理中,每获取1 kg籽粒向大气中释放的碳量要高于均衡施肥处理和不施肥处理,对环境影响较大。5)土壤有机碳的收支变化趋势为:NPKOM>NPK>NP>NK>0>CK>PK。NPKOM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的含量,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NPK、NP和NK处理因有N肥的施入,对植物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使得每年通过植物残体输入的碳量较大,因此土壤有机碳收支呈现增加趋势。PK处理和CK处理长期不使用氮肥,使得土壤氮素含量下降,加速了有机碳的矿化,且生物量较小,还田的有机碳少,因此土壤有机碳收支都呈亏缺状态。6)综合土壤碳排放和生物量两个因素之后,确定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和均衡施用化肥能够在保证经济产量的同时,还能减缓温室效应,可用于指导实际生产。

全文目录


摘要  8-10
Abstract  10-12
1. 引言  12-23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3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21
    1.2.1 全球碳循环与土壤有机碳  13-14
    1.2.2 土壤有机碳的研究现状  14-21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1-22
    1.3.1 主要研究内容  21-22
    1.3.2 技术路线  22
  1.4 课题来源  22-23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3-26
  2.1 试验地概况  23
  2.2 供试材料  23
  2.3 试验设计  23-24
  2.4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4
    2.4.1 土样的采集  24
    2.4.2 植物样的采集  24
  2.5 测定指标及其方法  24-25
    2.5.1 土样呼吸的测定  24
    2.5.2 土壤有机碳的密度分组  24-25
    2.5.3 土壤微生物量碳的测定  25
    2.5.4 水溶性有机碳的测定  25
    2.5.5 植物样的测定  25
  2.6 数据分析  25-26
3. 结果与分析  26-49
  3.1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26-33
    3.1.1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26
    3.1.2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累积呼吸量的影响  26-28
    3.1.3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体累积呼吸量的影响  28
    3.1.4 不同施肥处理对根际累积呼吸量的影响  28-29
    3.1.5 土体和根际累积呼吸量占土壤累积呼吸量的百分比  29-30
    3.1.6 土壤呼吸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30-33
  3.2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33-42
    3.2.1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有机碳、全氮的影响  33-35
    3.2.2 不同施肥处理对密度分组中有机碳、氮的影响  35-39
    3.2.3 不同施肥处理对生物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39-42
  3.3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生物量的影响  42-46
    3.3.1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43
    3.3.2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43-44
    3.3.3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  44-45
    3.3.4 不同施肥处理对秸秆产量的影响  45
    3.3.5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经济系数的影响  45
    3.3.6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环境效益的影响  45-46
  3.4 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有机碳的平衡  46-49
    3.4.1 土壤有机碳的输入  46-47
    3.4.2 土壤有机碳的平衡  47-49
4. 结论  49-50
致谢  50-51
参考文献  51-60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0

相似论文

  1. 5种园林花卉对Cu2+胁迫的耐性评价研究,S68
  2. 武夷山不同类型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动态研究,S153.6
  3. 生物质炭对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分解和重金属形态的影响,S153.6
  4.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南方典型水稻土有机碳积累的微生物学机制初探,S158
  5. 长期不同种植模式下东北黑土理化性状和有机碳稳定性的差异研究,S153
  6.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土壤碳库和土壤呼吸,S714
  7. 三种水生植物生长对土壤性状和根际氮、磷耗竭的影响,S154.4
  8. 水土流失治理区马尾松林生物量遥感研究,S791.248
  9. 铜在黑土—作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及其钝化机理研究,X53
  10. 不同改良剂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影响,S154.3
  11. 长期定位施肥对保护地土壤钙素形态分布的影响研究,S158
  12. 土壤盐分对棉田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土壤肥力的影响,S562
  13. 高产优质生菜气雾栽培系统中营养液调控技术的研究,S636.2
  14. 沿海防护林树种潺槁树、木麻黄苗期施肥效应研究,S792.99
  15. 模拟氮沉降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S714
  16. 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动态监测与预测,S812
  17. 枞阳马尾松混交林林下植被生物量及植物多样性研究,S718.5
  18. 井冈山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密度研究,S718.5
  19. 基于3S技术的高速公路植被解译及生物量的估算和评价,S731.8
  20. 中亚热带不同常绿阔叶林群落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素研究,S714.3
  21. 云杉林生物量空间异质性研究,S791.18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业基础科学 > 土壤学 >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