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纤维素快速热解机理的分子模拟研究

作 者: 黄金保
导 师: 刘朝
学 校: 重庆大学
专 业: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关键词: 纤维素 热解机理 分子动力学模拟 密度泛函理论 左旋葡聚糖
分类号: TK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486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今世界面临日益严重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物质直接热解液化生成生物油,由于液体产品具有储存、运输方便和能量密度高等优点,所以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存在最广、数量最大的再生资源,作为生物质中最主要的组成成分,其热裂解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生物质整体的热裂解规律,对其热解机理的研究有助于理解生物油的性能及其形成机理。对于纤维素热裂解过程的研究,以往的工作多注重于在B-S模型基础上对焦油、气体、焦炭三种产物产量变化规律的研究,或者通过热重分析试验来确认纤维素裂解特性以及建立裂解动力学模型来求解动力学参数。关于热裂解过程中的化学反应,主要化合物的生成机理,中间产物的演化过程的报道则相对较少。为了从分子层面上理解纤维素热解机理,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纤维素热解过程、主要产物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采用AMBER力场对聚合度为10的纤维素单分子的热解过程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模拟考虑了键的断裂,模拟温度从293K到1273 K,模拟结果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在低温阶段(550 K以下),主要有少量羟基的脱出。在中温阶段(550 K-800 K)发生大量键的断裂,是纤维素分子热解的主要阶段,在600K左右糖苷键开始断裂,整个分子发生解聚,形成不同聚合度的大分子碎片;糖苷键断裂的同时环状单体也发生开环断裂形成各种分子碎片。在高温分解阶段(800 K以上)各种分子碎片进一步分解,产生大量更小的分子碎片。结合相关文献的实验结果,对各种分子碎片形成产物的可能途径进行了分析。(2)纤维素热解初期的脱水机理研究,对包含三个羟基的模型化合物丙三醇的脱水反应机理进行了量子化学理论计算分析。设计了六条反应途径,后三条途径为加入金属离子Li+的反应,Li+和丙三醇络合时可形成两种络合物中间体IMa和IMb。计算结果表明:除了形成中间体IMa和IMb的反应外,其它反应均为吸热反应;温度高于400 K时,丙三醇发生脱水反应;1-2-脱水反应的活化能为270.77 kJ/mol,而1-3-脱水反应的反应势垒更低,其活化能为233.75 kJ/mol;当反应加入金属离子Li+时,有利于脱水反应的发生,这时1-2-脱水反应的活化能为201.95 kJ/mol,1-3-脱水反应的活化能为202.14 kJ/mol。(3)纤维素热解中左旋葡聚糖的形成机理,对模型化合物纤维二糖的热解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糖苷键C(1)-O(23)键的布居数最小,最可能发生断裂;在分步反应途径1中,糖苷键裂解成两个自由基中间体IM1a和IM1b,中间没有经过过渡态,吸收的热量为321.26kJ/mol,中间体IM1a经过渡态TS1a进一步形成左旋葡聚糖和氢原子,该反应的反应势垒为202.72 kJ/mol;在协同反应途径2中,经过渡态TS2直接形成左旋葡聚糖和吡喃葡萄糖,此步反应的反应势垒较高,为377.54 kJ/mol,高于反应途径1的各反应步的能垒,这表明反应途径2更难进行,热解过程中更可能按分步反应进行;H+的加入使糖苷键很容易发生断裂,断裂形成的中间体IM3很难进一步形成左旋葡聚糖。(4)纤维素单体开环断裂形成乙醇醛等小分子产物的形成机理,对模型化合物β-D-吡喃葡萄糖的热解过程进行了量子化学理论研究。设计了四条可能热解反应路径。计算结果表明:所有反应均为吸热反应,当温度高于550 K时,所有反应都能自发进行;与反应路径3,4相比,反应路径1,2的反应活化能更低,其反应自由能变也更低,反应路径1中速控步的活化能为297.02 kJ/mol,反应路径2中速控步的活化能为284.49 kJ/mol,从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结果可知,在β-D-吡喃葡萄糖的热解中,反应路径1和反应路径2是主要的热解反应通道,热解的主要产物为乙醇醛、1-羟基-2-丙酮、5-羟甲基糠醛、CO等小分子产物。(5)纤维素热解气体产物CO和CO2的形成机理,对模型化合物丁醇醛的脱羰基反应和丁醇酸的脱羧基反应机理进行了量子化学理论研究,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饱和丁醇醛脱羰基反应的反应能垒为293.95 kJ/mol,脱水后生成的不饱和烯醇醛的脱羰基反应能垒增大,这说明脱水后不利于CO的生成。饱和醇酸脱羧基反应的能垒较高,为311.69 kJ/mol,不容易发生脱羧基反应,然而脱水后不饱和烯醇酸的脱羧基反应能垒明显减小,能垒为273.26 kJ/mol,说明脱水后有利于CO2的生成,这也间接证明了CO2生成与纤维素内部脱水形成焦炭相关联。(6)纤维素热解的主要产物左旋葡聚糖的热解反应机理研究。左旋葡聚糖热解时,可通过水合作用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再进一步热解,也可通过内部醚键断裂而生成链状中间体,然后再分解成小分子产物。对于中间体IM2设计了四条可能的反应路径,在反应路径2中,IM2的C(2)-C(3)键断裂,生成乙醇醛和2-羟基-3-丁酮醛,该反应路径的能垒最低。在反应路径3中,IM2的C(3)-C(4)键断裂,生成产物1-羟基-2-丙酮和2-羟基丙二醛,反应能垒为248.70 kJ/mol。在反应路径1和4中都包含了脱羰基反应,其反应能垒较高,不易发生。比较各路径能垒可知,反应路径2和3,是IM2最可能的热解反应途径。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英文摘要  5-14
1 绪论  14-32
  1.1 世界能源现状及发展趋势  14-15
  1.2 生物质能的定义及特点  15-17
  1.3 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意义  17-18
  1.4 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技术  18-22
    1.4.1 直接燃烧技术  19-20
    1.4.2 热化学转换技术  20-22
    1.4.3 生物化学转换技术  22
  1.5 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现状  22-25
    1.5.1 国外生物质能利用现状  22-24
    1.5.2 我国生物质能源利用现状  24-25
  1.6 纤维素热解机理研究综述  25-29
  1.7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29-32
2 分子模拟基本理论  32-46
  2.1 分子动力学模拟  32-41
    2.1.1 基本原理  33-35
    2.1.2 常用力场  35-38
    2.1.3 周期性边界条件  38
    2.1.4 统计系综  38-39
    2.1.5 分子动力学模拟在热解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39-41
  2.2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41-46
    2.2.1 从头算方法  41-42
    2.2.2 半经验计算方法  42-43
    2.2.3 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43-44
    2.2.4 量子化学计算在反应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44-45
    2.2.5 Gaussion 03 软件简介  45-46
3 纤维素热解机理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46-56
  3.1 引言  46-47
  3.2 模拟计算方法  47
  3.3 模拟结果与讨论  47-55
    3.3.1 分子优化结构  47-49
    3.3.2 加热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49-50
    3.3.3 分子键的断裂  50-52
    3.3.4 产物形成机理分析  52-55
  3.4 本章小结  55-56
4 纤维素热解初期脱水机理研究  56-66
  4.1 引言  56
  4.2 模型化合物丙三醇脱水反应路径设计  56-57
  4.3 计算方法  57-58
  4.4 结果与讨论  58-65
    4.4.1 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优化几何构型  58-60
    4.4.2 各反应路径的热力学分析  60-62
    4.4.3 各反应路径的动力学分析  62-65
  4.5 本章小结  65-66
5 纤维素热解中左旋葡聚糖的形成机理研究  66-74
  5.1 引言  66
  5.2 纤维二糖热解反应路径的设计  66-67
  5.3 计算方法  67-68
  5.4 结果与讨论  68-73
    5.4.1 反应物、中间体、产物和过渡态的优化几何构型  68-70
    5.4.2 反应物各键的 Mulliken 重叠布居数  70-71
    5.4.3 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  71-72
    5.4.4 氢离子H+ 对反应的影响  72
    5.4.5 反应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72-73
  5.5 本章小结  73-74
6 纤维素单体热解机理研究  74-88
  6.1 引言  74
  6.2 吡喃葡萄糖热解反应路径设计  74-75
  6.3 结果与讨论  75-86
    6.3.1 反应物、中间体、产物和过渡态的优化几何构型  75-79
    6.3.2 各反应路径的热力学分析  79-81
    6.3.3 各反应路径的动力学分析  81-86
  6.4 本章小结  86-88
7 纤维素热解过程中 CO、C0_2的形成机理研究  88-98
  7.1 引言  88
  7.2 模型化合物丁醇醛和丁醇酸热解反应路径设计  88-89
  7.3 结果与讨论  89-96
    7.3.1 反应物、中间体、产物和过渡态的优化几何构型  89-93
    7.3.2 各反应路径的能垒分析  93-95
    7.3.3 各反应路径的热力学分析  95-96
  7.4 本章小结  96-98
8 左旋葡聚糖的二次热解机理研究  98-112
  8.1 引言  98
  8.2 左旋葡聚糖热解反应途径设计  98-100
  8.3 结果与讨论  100-111
    8.3.1 反应物、中间体、产物和过渡态的优化几何构型  100-104
    8.3.2 各反应途径的能垒变化分析  104-109
    8.3.3 各反应途径的热力学分析  109-111
  8.4 本章小结  111-112
9 结论与展望  112-116
  9.1 本文的主要结论  112-114
  9.2 展望  114-116
致谢  116-118
参考文献  118-128
附录  128-129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28-129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129

相似论文

  1. 二甲醚在Pt低指数晶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研究,O485
  2. 江蓠残渣高活性膳食纤维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S254.9
  3. 竹材中非纤维素物质去除的环保工艺与方法探讨,TS652
  4. 我国烤烟烟叶果胶、纤维素含量分布特点及对评吸品质的影响,S572
  5. 槐糖的提取纯化及其用于间型脉孢菌产纤维素酶的诱导研究,TQ925
  6. 复合微生物菌剂三阶段接种及牛粪堆肥中木质纤维素降解研究,S141.4
  7. 凉山不同产地烤烟生长过程碳氮代谢差异分析,S572
  8. 竹虫(Omphis fuscidentalis)体内纤维素酶系的酶学性质及分离纯化的初步研究,Q814
  9. 部分有机反应成环机理和反应选择性的理论研究,O643.12
  10. 香菇纤维素酶基因exgl的克隆及其表达,S646.12
  11. 香菇纤维素酶基因cel6B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S646.12
  12. 喹啉环取代喜树碱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R914
  13. WC/石墨烯复合体的电子结构及电子输运性质,O613.71
  14. 维生素类清除自由基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TS201
  15. WnC0,±(n=1-6)团簇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O641.1
  16. (OsnN)0, ±(n=1-6)团簇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O641.1
  17. ZnO掺杂效应的第一性原理研究,O614.241
  18. 桦褐孔菌多酚的液体深层发酵制备及抗氧化活性研究,TQ920
  19. 静电纺丝制备复合纳米纤维材料,TB383.1
  20. 金红石二氧化钛磁性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O614.411
  21. 稻草纤维降解技术及其衍生产品的开发,TQ35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生物能及其利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