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自动元胞机理论在混凝土动荷载数值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作 者: 王荣
导 师: 远方
学 校: 天津大学
专 业: 结构工程
关键词: 等效桁架模型 数值试验 混凝土动力性能 应变率效应
分类号: TU528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4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混凝土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不均匀性、非线性及容易发生脆性破坏等显著特点。一直以来人们对混凝土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方面都进行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目前,人们进行了各种动态荷载条件下混凝土破裂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在动态与静态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情形有很大不同,同时混凝土强度也呈现出明显的应变率效应。目前混凝土在动力条件下的动态力学性能及破坏机理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基于自动元胞机理论的多重随机等效平面桁架模型为描述混凝土材料的力学特性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该模型通过增加单元间的联系,而非单元数量的方法,在细观层次上实现了对材料不均匀性的描述,控制了节点数量,缩减了计算时间。通过对多重随机等效平面桁架模型加以改进,对混凝土在单轴动力荷载低应变率作用下的本构行为进行模拟。本文充分研究了模型中选取的参数,如杆件极限强度、杆件强度分布理论方差值、阻尼系数以及杆件弹性模量等。同时通过模拟值和试验结果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准确模拟混凝土在不同应变率加载情况下的本构行为,为混凝土在动力条件下动态力学性能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更为混凝土这种内部充斥着微裂缝、微空隙的非均匀脆性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在任何尺度上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数值试验方法。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6
第一章 绪论  6-13
  1.1 引言  6-7
  1.2 混凝土动态特性数值模拟的研究意义  7-8
  1.3 混凝土动态性能研究背景  8-12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12-13
第二章 自动元胞机理论及数值仿真模型的建立  13-22
  2.1 自动元胞机理论  13-16
  2.2 自动元胞机在建模中的应用  16-17
  2.3 数值仿真模型的建立  17-22
第三章 动力数值仿真系统  22-33
  3.1 数值建模系统  22-27
  3.2 数值计算系统  27-28
  3.3 数值仿真试验系统实现方法及应用流程  28-33
第四章 数值模型的参数研究及其验证  33-46
  4.1 自动元胞机模型参数演化规律研究  33-40
  4.2 混凝土单轴动态压缩试验简介  40-41
  4.3 数值仿真分析操作方法  41-42
  4.4 数值仿真分析示例  42-46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46-49
  5.1 结论  46-48
  5.2 展望  48-49
参考文献  49-51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51-52
致谢  52

相似论文

  1. 自动元胞机理论在混凝土冲击荷载下仿真试验中的应用,TU311.3
  2. 求解非线性规划问题的光滑牛顿法及Minimax问题的SQP-Filter算法,O221.2
  3. 增广Lagrange算法及其在无线光通信系统优化设计中的应用,TN929.1
  4. 两条贯通结构面不同位置组合条件下洞室围岩变形规律分析,TU457
  5. 钢筋混凝土柱快速加载试验及动力滞回规律研究,TU375.3
  6. 考虑应变率效应的不同配筋率钢筋混凝土柱动力性能试验与模拟,TU375.3
  7. 钢筋混凝土等效桁架模型有限元分析,TU375.5
  8. 岩溶区嵌岩桩承载特性及其设计方法研究,TU473.1
  9. 轿车前纵梁耐撞性仿真和结构优化的研究,U463.326
  10. 三维正交机织物弹道侵彻的分析模型和破坏模式,TB332
  11. 二阶椭圆界面问题的混合元方法及其理论分析,O241.82
  12. 混杂纤维混凝土动态压缩性能研究,TU528.572
  13. 基于CFD的水轮机转轮改型设计,TK730.323
  14. 扁平绕带式爆炸容器动力特性影响因素研究,TH49
  15. 一次川东南暴雨过程中低涡和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分析研究,P458.121.1
  16. 三维编织钢纤维增强混凝土(3D-BSFC)力学性能和本构方程,TU528.572
  17. 入侵冷空气强度对热带气旋变性的影响,P444
  18. GRAPES模式有效地形生成方法的影响试验研究,P456.7
  19. 应变率效应对无铅焊锡接点跌落冲击力学行为的影响,TG40
  20. 化学腐蚀地基土性质试验及承载力数值模拟,TU411
  21. 最小二乘混合有限元方法的理论分析及其应用,O241.8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材料 > 非金属材料 > 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