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对接与缝合:新方法建构新美学

作 者: 胡俊
导 师: 许明
学 校: 上海社会科学院
专 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关键词: 蔡仪 马克思主义 美学 价值
分类号: B8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32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蔡仪美学思想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史、乃至中国现当代美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和特殊的地位、意义,蔡仪一生忠诚地信奉马克思主义思想,所作学术工作是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事业紧密相联,所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在中国现代美学发展的长河中,蔡仪美学都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个案。本文试图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蔡仪美学思想,正确对待和公正历史评价这些为马克思主义美学事业而奉献终生的老一辈美学家,并从中总结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的中国经验,在这些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资源中找寻真正有价值、有活力的因子,从而能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未来发展有所启发和贡献。据此,论文分为三个部分,即上中下三编,内容共有九章。上编是蔡仪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之叙述,有三章的内容。主要是客观叙述和概括蔡仪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背景和内容,包括蔡仪的人生历程,学术发展道路,学术思想的鲜明特色,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理论依据及其主要内容体系。第一章是蔡仪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概观,分为四节。先介绍蔡仪的生平及学术生涯;接着叙述蔡仪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和所取得成就;然后概括蔡仪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鲜明特色;最后是蔡仪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依据。第二章是蔡仪美学的方法论研究,分为三节。第一节是蔡仪对三大旧美学方法的批判。第二节是关于蔡仪新美学研究的新方法。第三节是论述蔡仪美学新方法的哲学基础,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或唯物辨证认识论。第三章是蔡仪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分为现实美论、美感论和艺术论三个部分。现实美论部分是蔡仪关于美的存在和本质的,包括蔡仪批判旧美学的“主观的美”和关“美本质”的看法。美感论就是关于“美的认识”,在批判旧美感说的基础上,有美的认识论、形象思维论、美的观念论、美感性质论和美感形态论。艺术论是关于“美的创造”内容的,包括艺术论的理论前提、艺术的根本性质、艺术的认识规律和艺术的典型形象理论。中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下蔡仪美学思想之评判,内容共有三章。本编把蔡仪美学思想放回历史场,从20世纪三次美学论争来进行定位和批判,主要是弄清楚蔡仪美学思想在这三次美学论争中具体呈现什么样的形态,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形成和确立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有利于我们公正、客观地评价蔡仪美学思想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史,乃至中国现代美学史上的位置。第四章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美学论争——双峰对峙中蔡仪美学的构建路径,共有三节。第一节是20世纪第一次美学热潮及美学论争的概述。第二节是双峰对峙的两大美学构建路径,主要是研究朱光潜和蔡仪所代表的不同美学研究的理论渊源和研究方法,以及两者不同的美本质观点和分析路向。第三节是第一次美学论争中蔡仪美学的贡献,其《新美学》是中国第一本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著作,意味着中国形态、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启航,其在20世纪40年代的两本专著中彻底地批评了西方美学思想体系,开拓了哲学美学的新方向。第五章是20世纪中国的第二次美学论争——四大美学形态中唯物认识论的影响,共有三节。第一节是第二次美学论争的概述,包括背景、过程和成就。第二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四大形态的论争焦点,主要有关于美本质、美感问题和自然美等的论争。第三节是第二次美学论争中蔡仪美学的价值,蔡仪美学思想给建国后中国美学思想体系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和批评的初本,第二次美学论争也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美学研究中哲学基础的地位,此外由于蔡仪美学思想的影响,第二次美学论争使得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原则在新中国美学得到坚持和宣传。第六章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三次美学论争——蔡仪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体系确定,共有三节。第一节是第三次美学论争的概述。第二节是第二次美学论争围绕《手稿》展开的主要方面,有关于《手稿》中人本主义思想的美学论争、“人化的自然”的美学论争、美的规律的论争、异化劳动和美的创造之论争、美和美感关系、自然美等的论争。第三节是第三次美学论争中蔡仪美学的意义,蔡仪在这次美学论争中批判了实践美学,同时坚持、丰富和完备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认识论美学体系。下编是论述蔡仪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之当代续承,从而认真挖掘蔡仪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和学术生命力。有两章的内容。本编一方面把蔡仪思想放到中国乃至世界的当代美学发展中来观照,来重新认识蔡仪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在当代的学术价值和拓展空间,以及围绕蔡仪美学思想展开中西当代美学对话和沟通的可能;另一方面,还要把蔡仪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个案,来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经验和问题,给当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以借鉴和启示,这也是蔡仪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在当下的重要意义和生命力所在。第七章是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当代价值。本章试图寻找出蔡仪美学思想中,对于中国美学的当代发展仍然有价值、有生命力的地方。这一章的内容既包括蔡仪美学带来美学学科知识增长的学术贡献部分,这一部分是从蔡仪美学的内部思想和特征进行挖掘的,论述了蔡仪美学还有哪些内在价值在当代仍然是值得肯定的,包括对于审美研究对象的重视、对于审美认知过程的科学探索、对于审美教育作用的续承等。此外本章还论述了蔡仪美学在当代的拓展空间和学术生命力的续接所在。蔡仪美学在新世纪是可以焕发新生命的,蔡仪美学的拓展应该直接对接当代美学的未来发展。一方面蔡仪认识论美学可以通往科学主义的认知美学;另一方面蔡仪的自然美论是可以和西方的当代环境美学、生态美学等自然美学进行对话。蔡仪美学的内在价值和拓展空间,这两者都对当代美学发展本身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第八章是从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角度来研究蔡仪美学。因为蔡仪美学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所以本章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蔡仪美学结合起来研究,把蔡仪的美学思想作为一个典型案例,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建构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第九章是结束语,是蔡仪美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未来展望,一方面包括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历史道路、发展现状和未来愿景;另一方面是蔡仪美学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历史推动和未来发展路向。上中下三编之间关系和研究思路是这样的:上编是从蔡仪个人本位出发,围绕蔡仪自身,介绍他的生平、学术建树和美学思想体系;中编是从历史角度出发,把蔡仪与他同时代人的美学思想进行比较,完整、真实还原他们的美学论争,从而理解蔡仪美学的独特贡献和价值;下编是从当代视野出发,把握在当下和未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中,蔡仪美学可以提供的经验总结、学术因子和拓展空间,从而把蔡仪美学的生命力融入到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中去。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2-9
引言  9-15
  第一节 选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状况  9-10
    一、选题的研究现实意义  9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9-10
  第二节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0-13
    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0-11
    二、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实施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1-13
  第三节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13-15
    一、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3-14
    二、论文不足之处  14-15
上编:蔡仪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之概述  15-103
  第一章 蔡仪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概观  15-45
    第一节 蔡仪的生平及学术生涯  15-23
      一、从古典文学到新文艺——年少求学路艰辛  15-17
      二、从新文艺到美学理论——东渡扶桑修专业  17-18
      三、归兮抗日——双壁定音  18-19
      四、建国缘定文学所  19-20
      五、“美学讨论”成一家  20
      六、风暴飘零暂搁笔  20-22
      七、老骥伏枥风光好  22-23
    第二节 蔡仪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和建树  23-32
      一、开创和奠基  23-25
      二、辩论和转型  25-29
      三、回归和总结  29-32
    第三节 蔡仪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鲜明风格  32-36
      一、强烈批判色彩的论辩性  32-33
      二、基本观点和逻辑架构的一贯性  33-34
      三、严密求实和规范明晰的科学性  34
      四、突破旧美学窠臼的创新性  34-36
    第四节 蔡仪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依据  36-45
      一、马克思的“美的规律”及相关理论  36-42
      二、恩格斯的现实主义和典型的理论  42-45
  第二章 蔡仪美学的新方法  45-59
    第一节 批判三大旧美学的方法  45-48
    第二节 蔡仪美学的新方法  48-54
      一、新美学的途径:怎样探求美的本质  48-49
      二、新美学的领域:美学研究对象的范围  49-52
      三、新美学的性格:在科学中的特定地位  52-54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蔡仪美学新方法的哲学基础  54-59
  第三章 蔡仪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  59-103
    第一节 现实美论:美的存在和本质  59-74
      一、批判旧美学“主观的美”  59-61
      二、蔡仪美学研究的起点:回答“美的本质”  61-65
      三、美的两种分类标准的合并  65-74
    第二节 美感论:美的认识  74-92
      一、批评诸旧美感说  74-79
      二、美的认识论:美感研究的理论基础  79-81
      三、形象思维论:美的认识的独特规律  81-85
      四、美的观念论:美感论的中介环节  85-87
      五、美感性质论  87-89
      六、美感形态论  89-92
    第三节 艺术论:美的创造  92-103
      一、艺术论的理论前提和艺术的根本性质  92-94
      二、艺术的认识规律:形象性的智性制约  94-97
      三、艺术的典型形象理论  97-103
中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角看蔡仪美学的历史地位——从20 世纪三次美学论争来定位  103-217
  第四章 第一次美学论争:双峰对峙中蔡仪美学的构建路径  105-130
    第一节 第一次美学热潮及美学论争的概述  105-113
    第二节 双峰对峙的两大美学构建路径  113-119
      一、两者美学研究的不同理论渊源和研究方法  113-116
      二、两种“美本质”观点及分析路向  116-119
    第三节 第一次美学争论中蔡仪美学贡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正式启航  119-130
      一、彻底批评西方美学思想体系  120-124
      二、开拓哲学美学的新方向: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  124-125
      三、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本质观的提出  125-126
      四、建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研究领域  126-130
  第五章 第二次美学论争:四大美学形态中唯物认识论的影响  130-179
    第一节 第二次美学论争的概述  130-138
      一、两大背景:前苏联美学与知识分子的文化政策  130-133
      二、前后阶段:两两交织到“舌战群儒”  133-137
      三、三项成果:美学普及、四大形态和奠定格局  137-138
    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四大形态的论争焦点  138-168
      一、美学的核心问题:“美的本质”  138-161
      二、美学的困难所在:美感问题  161-165
      三、美学的新发现:自然美  165-168
    第三节 第二次美学论争中蔡仪美学价值——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  168-179
      一、提供一个可供借鉴和批评的初本  168-169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美学的地位  169-176
      三、坚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原则  176-179
  第六章 第三次美学论争:蔡仪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体系确定  179-217
    第一节 第三次美学论争的概述  179-182
    第二节 围绕《手稿》展开美学论争的主要方面  182-203
      一、关于《手稿》中人本主义思想的论争  183-184
      二、“人化的自然”:与人本主义原则最密切相关的美学论争  184-190
      三、“两个尺度”与“美的规律”  190-197
      四、异化劳动与美的创造  197-200
      五、美与美感的关系  200-202
      六、自然美的再论争  202-203
    第三节 第三次美学论争中蔡仪美学的意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美学的完备  203-217
      一、批判实践派美学观点  203-205
      二、坚持、丰富和完备认识论美学体系  205-217
下篇:蔡仪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之当代续承  217-275
  第七章 蔡仪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217-245
    第一节 蔡仪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内在价值  217-224
      一、对于审美研究对象的重视  217-220
      二、对于审美认知过程的科学探索  220-222
      三、对于审美教育作用的续承  222-224
    第二节 蔡仪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当代拓展  224-245
      一、蔡仪认识论美学与科学的认知美学  225-240
      二、蔡仪的自然美论与西方当代自然美学的对话  240-245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蔡仪美学  245-267
    第一节 蔡仪美学思想的优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美学经验研究  245-253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245-247
      二、扎根中国传统美学土壤  247-249
      三、参照西方古今美学思想  249-251
      四、平等宽松的美学争鸣氛围  251-253
    第二节 蔡仪美学思想的困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美学问题研究  253-267
      一、政治与经济的双重疏离  253-258
      二、困境缘由的深层剖析  258-267
  第九章 结束语:蔡仪美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未来展望  267-275
    第一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267-273
    第二节 蔡仪美学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历史推动和未来路向  273-275
参考文献  275-285
后记  285-287

相似论文

  1. 文学语言的模糊修辞研究,H05
  2. “体系即历史”——达尔豪斯音乐美学治学观蠡测,J601
  3. 当代中国消费价值观的伦理分析,F014.5
  4.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A811
  5.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研究,G124
  6. 体育动漫影响青少年篮球价值取向原因探究,G841
  7. 中职学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指导问题研究,G717.38
  8. 傣族初中生教育需求价值取向研究,G755.5
  9. 女性内衣品牌服务接触对顾客忠诚的影响,F274
  10.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11. 遭遇乌托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困境及其可能出路,X2
  12. 王阳明教化哲学研究,B248.2
  13. 阿多诺与现代主义,B83-0
  1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231
  15.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D267.6
  16. 当代公共行政的形态与挑战,D035
  17.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民生问题,D61
  18.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宗教政策研究,D635
  19. 当代流行文化对“90后”价值观的影响研究,C913.5
  20.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研究,C913.68
  21. 武术娱乐价值研究,G852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美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