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根特·班尼士的建筑形态构成研究

作 者: 苏昕
导 师: 刘松茯
学 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专 业: 建筑历史及其理论
关键词: 根特·班尼士 形态构成 建筑创作 生态建筑
分类号: TU-8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9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根特·班尼士(Gunter Behnisch)是当今世界建筑领域中思想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如今已经82岁高龄的他仍然活跃在建筑创作领域的前沿。在其从事设计创作的几十年中,他的作品囊括了学校建筑、体育建筑、办公建筑以及商业建筑等多种建筑类型,这些建筑遍布欧美许多国家,使他成为享誉世界的知名建筑师。他的每一个建筑作品都极富独特的创意,给人留下无限想象和回味的空间。本文主要以班尼士建筑创作的形态构成为研究对象,从创作思想、创作手法以及个性化表达三个方面全面深入的解析了蕴含在其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和手法彰显,进而形成对他的建筑观念的整体性把握。首先,分析了班尼士建筑设计理念的产生和渊源。设计理念是对班尼士作品进行研究的核心所在,其作品反映出的复合性的时代信息是对班尼士设计生涯的一个缩影,贯穿于他创作的始末。同时,他的作品也反映出“非整体性”的多元化思想,这是班尼士设计思想中的精华所在,体现了他设计理念中“二元论”的思想。班尼士在生态建筑理念方面也有一定的建树,崇尚自然的人文关怀是他在生态建筑领域的一个重要体现,展现出他对自然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表现方式,将自然引入建筑创作之中,使自然成为构成建筑的和谐因素之一。这些都是他的设计思想的集中表达,通过这些思想在建筑作品上的展现,深入论述他对建筑与时代、建筑与人、建筑与生态关系的深刻理解。其次,解析了班尼士个性化设计手法的生成和运用。班尼士很注重建筑各个方面的和谐,在建筑功能的生成中,班尼士很注重平面、立面以及细部之间的关系,努力协调各方面的要素,完成既合理又富于变化的功能模式。同时,班尼士还继承了德国建筑师在建筑技术方面的固有传统,致力于生态技术、绿色技术在建筑创作中的利用,使用一些高技术材料与施工方法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目标,在生态建筑领域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在注重对生态建筑设计手法运用的同时,也寻求在建筑艺术中的探索,从而使得两者在形式和内容上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性。这体现在把“隐喻”的手法与建筑创作过程结合起来,当作一种“隐喻化”创作模式来进行建筑设计,此模式以建筑形式中的隐喻之存在为基础,以对建筑本质的精神意义表达为创作目标。以上这些都很好的证明班尼士在建筑设计手法上非常注重各方面的协调运用,以创造出功能完善、技术生态、形式多义的建筑。最后,总结了班尼士在设计过程中对各种元素的应用。这些元素包含空间元素、实体元素以及技术元素。可以说,对于这些元素的巧妙运用是其设计手法的一个延伸和彰显。其中,空间元素是建筑的核心元素,班尼士巧妙的运用界面的消解创造出内涵丰富的空间和场所;空间“蒙太奇”将不同的空间运用插叙或并叙的手法,创造出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空间场所;利用倾斜的表皮创造出极其丰富的室内光影变幻。实体元素是班尼士建筑形态构成的最重要的元素,通过穿插、重复、叠加、附加等多种加法创作手法,共同构成了形态各异、富有创造力和感染力的建筑形体。结构支柱、楼梯、遮阳百叶都是最基本的建筑构件,班尼士巧妙的利用这些基本的建筑要素,创造出了极具内涵的建筑作品。这些都体现出班尼士灵活多变的建筑设计手法,形成体态优美、造型丰富的建筑形体。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8
目录  8-10
第1章 绪论  10-20
  1.1 课题背景  10-12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方法  12-18
    1.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4
    1.2.2 根特·班尼士及其事务所简介  14-16
    1.2.3 相关概念  16-18
    1.2.4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18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8-20
第2章 班尼士建筑形态构成的理念解析  20-46
  2.1 理念的“复合性”  20-29
    2.1.1 体现工业化的模式演化  21-22
    2.1.2 场所与建筑的有机共生  22-25
    2.1.3 建筑表达的“解构”倾向  25-29
  2.2 理念的“二元性”  29-35
    2.2.1 设计逻辑的理性与非理性  29-31
    2.2.2 建筑创作的包容性与个性化  31-33
    2.2.3 建筑环境的协调性与矛盾性  33-35
  2.3 理念的“自然性”  35-44
    2.3.1 空间建构的自然回归  36-39
    2.3.2 技术理念的生态主张  39-41
    2.3.3 形态表现的仿生意向  41-44
  2.4 本章小结  44-46
第3章 班尼士建筑形态构成的维度采撷  46-79
  3.1 功能因子的和谐导向  46-60
    3.1.1 平面生成的多维转换  46-51
    3.1.2 立面构成的虚实边缘  51-56
    3.1.3 细部组成的性格突显  56-60
  3.2 技术选择的生态提取  60-68
    3.2.1 可呼吸的双层玻璃幕墙  61-63
    3.2.2 原生态材料的利用  63-66
    3.2.3 可调节的生态节能技术  66-68
  3.3 艺术语言的隐喻表达  68-78
    3.3.1 建筑实体的具象隐喻  69-71
    3.3.2 建筑空间的抽象隐喻  71-74
    3.3.3 建筑色彩的装饰隐喻  74-78
  3.4 本章小结  78-79
第4章 班尼士建筑形态构成的元素调控  79-117
  4.1 空间元素的“频闪效应”  79-91
    4.1.1 界面消解  79-84
    4.1.2 空间“蒙太奇”  84-87
    4.1.3 表皮倾斜  87-91
  4.2 实体元素的加法构成  91-106
    4.2.1 穿插  92-97
    4.2.2 重复  97-101
    4.2.3 叠加  101-104
    4.2.4 附加  104-106
  4.3 技术元素的艺术升华  106-116
    4.3.1 结构支柱的纤细美  106-109
    4.3.2 楼梯元素的动感美  109-114
    4.3.3 遮阳百叶的变幻美  114-116
  4.4 本章小结  116-117
结论  117-119
参考文献  119-124
附录1 根特·班尼士作品年表  124-130
附录2 根特·班尼士荣誉与奖项  130-13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33-135
致谢  135

相似论文

  1. 传统模件思想在景观形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TU986
  2. 论制约生态建筑发展的“症结”,TU201
  3. 华北地区绿色住宅建筑储能及其经济性分析研究,TU201.5
  4. 云南孟连娜允古城景观建筑及其特色研究,TU986
  5. 传统民居墙体原生材料与构成形态的研究,TU241.5
  6. 形态构成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TU986
  7. 基于建筑构成理论的当代产品形态构成与演变方法研究,TU-0
  8. 近代德国建筑师库尔特·罗克格在华作品调查及分析,TU-86
  9. 当代建筑创作中的结构表现研究,TU-02
  10. 丽江当代建筑创作中的地域主义及其批判,TU-0
  11. 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研究,TU-0
  12. 结构的艺术化在当今建筑创作的应用实践研究,TU-0
  13. 主题公园建筑的创作方法研究,TU986.4
  14. 云南本土建筑创作与地域性的关联,TU-0
  15. 大西北建筑创作研究,TU-86
  16. 安藤忠雄建筑创作的东方文化意蕴表达,TU-86
  17. 当代地域建筑创作方法初探,TU-86
  18. 探析徽派民居在现代建筑创作中的传承,TU241.5
  19. 基于建筑类型学下的“徽质空间”分析,TU-86
  20. 根特·班尼士的建筑形态构成研究,TU-86
  21. 伯纳德·屈米建筑创作的异构理念研究,TU-86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艺术 > 建筑风格、流派及作品评价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