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陕西杨树溃疡病地理分布及其与寄主的关系

作 者: 姜自如
导 师: 曹支敏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森林保护学
关键词: 杨树溃疡病 病原真菌 生态地理 抗病性 ITS-rDNA
分类号: S763.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杨树溃疡病是杨树重要枝干病害,世界上报道的树木溃疡病病原菌有10余种。在我国,引起杨树溃疡病的真菌以茶藨子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ribis Grossenb. et Duggar)和污黒腐皮壳菌(Valsa sordida Nit.)为常见。为深入了解陕西省杨树溃疡病病原真菌地理分布和寄主抗病性,笔者对陕西省不同地区的杨树溃疡病进行了调查,并对不同种群病原菌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出的结果如下:(1)对陕西省不同地区杨树溃疡病病原菌进行调查、分离鉴定结果显示杨树溃疡病的症状主要有三种表现:水泡型、圆斑型和烂皮型。杨树溃疡病菌包括聚生小穴壳(Dothiorella gregaria Sacc.)、金黄壳囊孢(Cytospora chrysosperma Fr.)、杨细盾霉(Coniothyrium populinum Schulz. et Sacc.)和镰刀菌(Fusarium sp.)四种病原真菌。四种病原真菌在关中平原均有分布,并以D. gregaria为优势种;陕北地区杨树溃疡病主要由Coniothyrium populinum及Cytospora chrysosperma Fr.所致;陕南地区杨树溃疡病发生少。(2)培养性状表明,不同种溃疡病菌、同一种群不同菌系间菌落生长速度存在差异。D. gregaria菌落的平均生长速度最快。接种试验表明D. gregaria致病性最强,C. populinum致病性最弱。聚生小穴壳(D. gregaria Sacc.)和杨细盾霉(C. populinum Schulz. et Sacc.)在陕西省存在着培养性状与致病性分化。同时,除Coniothyrium populinum外,D. gregaria、C. chrysosperma及Fusarium sp.三个种群中同一菌系的菌落生长速度与其致病力之间呈显著相关性。(3)调查结果显示同一地区不同杨树品种之间抗病性呈显著性差异,关中地区杨树溃疡病抗病性大小顺序为:中林美荷杨>84K杨>107杨>毛白杨。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杨树溃疡病感病指数也呈显著性差异。毛白杨溃疡病总体上在关中地区发病较重,在铜川以北地区较轻。84K杨在宝鸡眉县发病情况较轻,而在铜川耀州发病较严重。杨树溃疡病的病情指数与杨树胸径(树龄)及其所处的立地条件之间呈不显著相关性,而与杨树品种及其所处生态地理之间有显著相关性或呈极显著相关性。(4)对所有供试的13个菌系D. gregaria进行ITS-rDNA-PCR扩增,结果产生单一带谱,约300bp,具有高度保守性。证明了基于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对种的分类是基本正确的。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11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20
  1.1 杨树溃疡病的症状  11-12
    1.1.1 水泡型溃疡病  11-12
    1.1.2 大斑型溃疡病  12
    1.1.3 烂皮型溃疡病  12
  1.2 杨树溃疡病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分布及其寄主  12-14
    1.2.1 茶藨子葡萄座腔菌  12
    1.2.2 污黑腐皮壳菌  12-13
    1.2.3 杨隐间座壳菌  13
    1.2.4 杨细盾霉  13-14
  1.3 杨树溃疡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14-18
    1.3.1 病菌发生与传播  14
    1.3.2 杨树品种与溃疡病的关系  14-15
    1.3.3 溃疡病菌的生理分化与分子遗传多样性  15-16
    1.3.4 杨树溃疡病发生的环境条件  16-18
  1.4 杨树溃疡病生态地理研究  18-19
  1.5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9-20
第二章 杨树溃疡病菌地理种群研究  20-31
  2.1 材料与方法  20-21
    2.1.1 病原真菌分离与纯化  20
    2.1.2 病菌培养性状与形态学鉴定  20
    2.1.3 病菌致病性测定  20-21
  2.2 结果与分析  21-29
    2.2.1 杨树溃疡病田间症状类型  21-22
    2.2.2 陕西省杨树溃疡病病原菌种类  22-26
    2.2.3 溃疡病种群地理分布及其致病性  26-29
  2.3 小结与讨论  29-31
第三章 陕西省杨树溃疡病的生态地理与寄主条件  31-38
  3.1 材料与方法  31-32
    3.1.1 病情指数调查  31
    3.1.2 病情指数计算  31
    3.1.3 生态地理分析  31-32
  3.2 结果与分析  32-36
    3.2.1 杨树溃疡病与杨树品种的关系  32-34
    3.2.2 杨树溃疡病发生与生态地理条件  34-36
  3.3 结论与讨论  36-38
第四章 杨树溃疡病菌的ITS 分析  38-42
  4.1 材料与方法  38-41
    4.1.1 杨树溃疡病菌材料  38
    4.1.2 仪器设备与试剂  38-39
    4.1.3 实验方法  39-41
  4.2 结果与分析  41
  4.3 讨论  41-42
参考文献  42-46
致谢  46-47
作者简介  47

相似论文

  1. 海盐苦卤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及应用的初步研究,S482.2
  2. NaHCO3在杨树溃疡病防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S763.7
  3. 豫西、豫北及冀南地区4个禾谷孢囊线虫群体种类和致病型鉴定及品种抗性研究,S435.121
  4. 灰霉菌侵染拟南芥过程中ACD5的功能分析,S432.1
  5. 我国四省区梨主要病害的病原鉴定、分子检测与药剂筛选研究,S436.612
  6. 鲁豫皖交界地区四个CCN群体种类和致病型鉴定及品种对淮阳群体的抗性评价,S435.121
  7. 小麦近缘材料及CIMMYT种质资源对两种禾谷孢囊线虫的抗性鉴定,S512.1
  8. 转小麦类蛋白激酶基因TA50-10烟草及其抗病性分析,S572
  9. 野生茄子托鲁巴姆黄萎病抗性相关基因StPGIP功能鉴定,S572
  10. 转OsDUF500基因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分析及转OsWRKY30基因烟草的耐旱性分析,S511
  11. 细菌发酵液诱导大豆抗寒及抗病性研究,S435.651
  12. 桃小食心虫病原真菌的致病性及其胞外酶的作用研究,S476.1
  13. 油松毛虫受白僵菌感染的组织病理学及菌制剂的研究,S769
  14. 植物天冬酰胺合成酶基因的抗病性调控功能分析,S511
  15. 大豆灰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研究,S435.651
  16. 辣椒疫病抗性相关基因CanNADPH和CanML的遗传转化及抗病性分析,S641.3
  17. 龙眼果实采后焦腐病理生理的研究,S436.67
  18. 海洋枯草芽胞杆菌DM03抗病原真菌物质的研究,S476.2
  19. 低聚糖素、植物营养液防治作物病害研究,S474.3
  20. 甘肃苜蓿斑点病的研究,S435.4
  21. 菌根真菌提高杨树抗溃疡病机制的研究,S763.7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森林保护学 > 森林病虫害及其防治 > 各种树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