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农业机器系统优化模型与水稻种植区典型系统评价的研究

作 者: 何瑞银
导 师: 王耀华
学 校: 南京农业大学
专 业: 农业机械化工程
关键词: 农业机器系统 选型与配备 优化模型 作业成本 水稻生产 评价
分类号: S233.7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0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农业机器系统是指作物、土壤和农业机器等组成的一个大系统,其中农业机器的功能是在特定的气候、土壤等作业条件下,完成作物生产作业工序要求的各项任务,国内农业机器的作业成本通常要占到农业生产总成本的30-50%,因此,农业机器系统优化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很多学者对农业机器系统进行了研究,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如农业机器选型尚局限于选型方法的研究,缺乏能指导生产实践的应用性成果;农业机器折旧成本的估计缺乏科学依据,一般都用直线折旧法来计算折旧费用,与农业机器实际价值转移规律并不一致。维修保养费的估计没有充分考虑机器类型、机龄、累积作业小时和作业工序等因素的显著影响,导致估计值与实际值有很大差异;农业机器的可下地概率一般根据经验来估计,没有充分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等特殊性,导致估计值与实际值有很大偏差;农业机器关键作业的适时性损失尚无应用性成果,优化时一般限定某项作业在规定时间段内完成,与实际作业情况有差异;优化配备中一般也没有考虑农业机器完好率的影响等。本文首先对农业机器产品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结论可为选型提供重要依据。其次根据农场实际数据对农业机器系统优化的几个关键子模型进行了研究,即残值系数模型、可下地概率相关模型和作业成本预测模型,并在这些模型的基础上构造了新的农业机器系统优化配备模型。最后对水稻种植区典型的农业机器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与评价,评价结果对各稻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对农业机器产品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与分析时,采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R.A.Likert提出的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设计了问卷,采用广泛调查法获得了满意度分析的样本数据,产品范围涉及到50个生产厂家生产的轮式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插秧机、秸秆还田机和条播机五大类产品中的150个具体产品,调查对象均为熟悉被调查产品的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和机手,共在江苏省13个地级市和省农机局直属机关发放调查问卷11102份,现场回收有效问卷9982份,保证了样本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用SAS软件进行了数据处理。研究结果表明,五大类农业机器产品质量满意度的次序为:拖拉机、秸秆还田机、条播机、联合收获机和插秧机;五大类农业机器产品中,拖拉机、秸秆还田机、条播机、联合收获机和插秧机满意度在“基本满意”以上的产品数比例分别为91.23%、100%、94.12%、87.10%和81.82%,而在“比较满意”以上的产品数比例分别为84.12%、91.18%、88.24%、41.94%和72.73%,说明拖拉机、秸秆还田机和条播机的满意度比较高,而联合收获机和插秧机的满意度相对来说还比较低;试验还得出了全部50个生产厂家的满意度排序、五大类13个系列产品的满意度排序,同一厂家不同型号联合收获机的满意度之间还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061)。本研究成果已在江苏省得到了具体应用。在对残值系数模型的研究中,采集了江苏省大丰市的上海农场近15年的128个样本数据,随机抽取其中116个样本来构造模型,并用其它12个样本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双平方根模型为6个备选模型中的最佳残值系数模型(调节平方和为0.8367),残值系数模型中机龄是决定实际残值系数的主要因素,对比分析表明,预测模型中12个验证样本中的8个样本的预测偏差在以±10%内,验证样本中最大预测偏差为17.50%;而在ASABE模型中12个验证样本中仅有3个样本的预测偏差在±10%以内,验证样本中最大预测偏差为47.59%;说明新建立的拖拉机残值系数模型达到了满意的精度,可以用来预测我国同类条件下大中型拖拉机的残值系数。在对农业机器可下地概率相关模型进行研究时,采集了近15年的历史气象数据,并建立了蒸发量和降雨量模型,结果表明,农场上半年和下半年的蒸发量模型都达到了较高的预测精度(调节平方和分别为0.7985和0.7167),平均温度和日照小时数对蒸发量均有显著影响,在同样温度和日照小时数条件下,上半年的蒸发量比下半年的蒸发量大。实证分析表明,蒸发量模型的预测精度是满意的,随机抽取的12个验证样本中,9个样本的预测偏差在±20%以内;用马尔科夫模型来预测降雨量这样一个随机过程是合理的,2006年、2007年多数月份的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月降雨量是一致的,从而为今后充分利用农业气象信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与手段。最后建立了月降雨量与可下地概率的经验关系,为实践中根据预测的月降雨量来估计当月农业机器的可下地概率提供了依据。在对农业机器作业成本预测模型进行研究时,根据农场的实际情况,农业机器的总作业成本主要包括折旧费、维修保养费、油料费用、人员工资和管理费5项成本,采集了7台JDT-654拖拉机机组历史年的相关数据,并用SAS进行了建模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建立农业机器作业成本预测模型的一般方法是可行的;根据农场实际数据建立的拖拉机残值系数、JDT-654拖拉机累积维修保养费系数的回归方程均达到了较高的预测精度(调节平方和分别为0.8367和0.8840),可以用来科学预测拖拉机的折旧成本和维修保养成本;实证分析中6号JDT-654拖拉机组成的犁耕机组和旋耕机组作业成本的预测偏差分别为-2.11%和-5.92%,这台拖拉机所有机组的总作业成本的预测偏差为-3.88%,证实了模型的可行性。典型机组的经济性分析表明,与纽荷兰110-90拖拉机和JDT-654拖拉机组成的犁耕机组和旋耕机组在5年内的单位面积平均作业成本分别为316.47元·hm-2、139.65元·hm-2和242.24元·hm-2、122.64元·hm-2,纽荷兰110-90犁耕机组和旋耕机组5年内平均作业成本要JDT-654拖拉机同类机组分别高126.62%和97.52%;JM-1605收获机5年内的单位面积作业成本为168.03元·hm-2,并在3年到4年间平均作业成本达到最低值。在建立农场农业机器系统优化配备模型时,首先假定已建立了农业机器作业成本中5项成本预测的子模型,选择农业机器系统总作业成本最小为目标,主要约束条件包括作业量约束、拖拉机或联合收获机工作时间约束、作业工序先后顺序约束、特定机型选择约束、有效作业时间约束和变量非负约束等,构造了农业机器系统优化配备的非线性规划模型。本模型的主要特点是模型中各项成本是用预测模型来估计的,提高了预测精度,充分考虑了田间作业工序的先后顺序要求,允许用户选择目标机型等。在对我国三大稻区水稻生产的典型农业机器系统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时,系统介绍了三大稻区的典型农业机器系统方案,并安排了农业机器系统方案的比较试验,这些系统方案的种植方式包括常规育秧手工插秧、机械插秧、机械直播、和机械钵苗行栽等,试验的品种为当地种植面积较大的6个品种,采集了不同试验方案中的各项成本,如种子、化肥、水费等物质成本,农业机器作业成本和劳动力成本,测定了主要水稻产量指标如样本穗数、样本粒数、样本实粒数、平均千粒质量、理论平均产量和实际平均产量等,还测定作业环节消耗工时等数据,以评价不同种植方式的农业机器系统方案在“省工、节本、增效”方面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南方一季稻区三种不同农业机器系统方案的水稻生产总成本的排序为:常规育秧手插方案>机械直播方案>机械插秧方案,常规育秧手插方案、机械直播方案和机械插秧方案中农业机器作业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平均值分别为28.56%、43.20%和42.91%;南方双季稻区早杂交稻机插秧方案比常规育秧手插方案的总成本降低11.46%,其中常规育秧手插方案和机械插秧方案中农业机器作业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分别为33.92%和48.88%;而晚杂交稻机插秧方案比常规育秧手插方案的总成本降低9.47%,其中常规育秧手插方案和机械插秧方案中农业机器作业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分别为30.72%和43.30%;北方稻区常规稻手插和机械钵苗行栽两种方案的总成本比较接近,常规育秧手插方案和机械钵苗行栽方案中农业机器作业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分别为18.69%和25.70%;在南方二稻区,机械插秧方案平均增产7.53%、平均省工41.44%,平均增加效益46.78%,在所有方案中“省工、节本、增效”效果最为显著,是一项值得在大部分稻区推广应用的种植方案;机械直播方案产量平均下降6.34%,平均省工31.30%,而对效益的影响因品种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性,常规稻效益略有下降,杂交稻平均增效8.50%;机械钵苗行栽方案平均增产8.95%、省工64.29%,增加效益22.57%,是北方稻区值得进一步示范和推广的一种水稻种植技术。以上研究结论对中国各主要稻区明确今后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方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最后本文还提出了农业机器系统优化有待进一步深入解决的几个问题。

全文目录


摘要  11-14
ABSTRACT  14-18
第一章 绪论  18-41
  1.1 农业机械化的内涵  18-19
  1.2 农业机械化的战略地位  19-20
  1.3 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22
  1.4 农业机器系统优化的研究现状分析  22-30
    1.4.1 农业机器系统选型的研究现状分析  22-25
    1.4.2 农业机器系统优化配备的研究现状分析  25-30
  1.5 农业机器系统优化研究所需的基础数据  30-31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31-34
    1.6.1 主要研究内容  31-33
    1.6.2 技术路线  33-34
  本章小结  34-35
  参考文献  35-41
第二章 农业机器产品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  41-52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41
  2.2 已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41-44
  2.3 试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44-50
    2.3.1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44-46
    2.3.2 试验结果分析  46-49
    2.3.3 主要结论  49-50
    2.3.4 讨论  50
  本章小结  50-51
  参考文献  51-52
第三章 农业机器残值系数子模型的研究  52-65
  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52
  3.2 已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52-54
    3.2.1 代表性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  52-53
    3.2.2 研究成果的评价  53-54
  3.3 农业机器残值系数模型建立与验证  54-61
    3.3.1 残值系数模型变量的选择  54
    3.3.2 模型的假设条件  54
    3.3.3 试验数据的获取  54-55
    3.3.4 回归模型的选择  55
    3.3.5 试验数据的预处理  55-56
    3.3.6 回归模型的建立  56-58
    3.3.7 回归模型的选择与残差分析  58-59
    3.3.8 结果与分析  59-61
  3.4 主要结论  61-62
  3.5 讨论  62
  本章小结  62-63
  参考文献  63-65
第四章 农业机器可下地概率子模型的研究  65-86
  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65
  4.2 已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65-69
    4.2.1 代表性成果的主要内容  65-69
    4.2.2 研究成果的评价  69
  4.3 可下地概率相关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69-84
    4.3.1 蒸发量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69-75
    4.3.2 月降雨量马尔科夫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75-82
    4.3.3 农业机器可下地概率的预测  82-84
  4.4 主要结论  84
  4.5 讨论  84
  本章小结  84-85
  参考文献  85-86
第五章 农业机器作业成本动态预测子模型的研究  86-107
  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86
  5.2 已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86-87
  5.3 作业成本动态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87-104
    5.3.1 集体拥有农业机器情况  87-95
    5.3.2 雇佣跨区作业农业机器的情况  95-96
    5.3.3 上海农场典型农业机器作业经济性分析  96-104
  本章小结  104-105
  参考文献  105-107
第六章 农业机器系统优化配备模型的建立  107-117
  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07
  6.2 已有研究成果评价  107-109
    6.2.1 代表性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  107-109
    6.2.2 研究成果的评价  109
  6.3 农业机器系统优化配备新模型的建立  109-114
    6.3.1 模型假设条件  109-110
    6.3.2 模型变量的定义  110-111
    6.3.3 优化模型的建立  111-114
    6.3.4 优化模型的求解  114
  6.4 主要结论  114-115
  6.5 讨论  115
  本章小结  115
  参考文献  115-117
第七章 水稻种植区典型农业机器系统方案的试验与评价  117-133
  7.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7
  7.2 水稻种植区典型农业机器系统方案  117-124
    7.2.1 南方一季稻区江苏省江都市水稻生产农业机器系统方案  117-120
    7.2.2 南方一季稻区江苏省金坛市水稻生产农业机器系统方案  120
    7.2.3 南方一季稻区江苏省扬中市水稻生产农业机器系统方案  120-121
    7.2.4 南方双季稻区江西省乐平市水稻生产农业机器系统方案  121-123
    7.2.5 北方稻区黑龙江创业农场水稻生产农业机器系统方案  123-124
  7.3 试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124-131
    7.3.1 试验条件与试验方法  124-126
    7.3.2 试验结果分析  126-129
    7.3.3 主要结论  129-130
    7.3.4 讨论  130-131
  本章小结  131-132
  参考文献  132-133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133-138
  8.1 主要研究结论  133-135
  8.2 主要创新点  135-136
  8.3 论文的主要不足之处  136-137
  8.4 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137-138
致谢  138-139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和成果  139-140

相似论文

  1. 基础教育改革中过程性评价平台的构建与完善,G521
  2. 基于信息熵的课堂观察量化评价模型研究,G632.4
  3.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评价方法的实施研究,G633.67
  4. 基于感兴趣信息的高光谱图像压缩技术研究,TP391.41
  5. 城市商品住宅开发风险分析与应对研究,F293.35
  6. 冬青属植物资源收集与无性繁殖技术研究,S184
  7.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8. 云南省人力资本空间网络结构关键效率因素研究,F249.27
  9. 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评价研究,G644
  10. 黑龙江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G644
  11. 我国高校BOT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G647
  12.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13. 山野菜石参营养成分与品质分析,S647
  14. 论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评价改革,G633.3
  15. 黄磷储罐区安全评价方法研究,TQ126.317
  16. 女性乒乓球服的热湿舒适性研究,TS941.15
  17. 孔光一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清宣法为主辨治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研究,R249.2
  18. 课堂互动对高中生英语口语能力影响的行动研究,G633.41
  19. 以形成性评价促进初中生英语核心词汇复用能力提高的行动研究,G633.41
  20. 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在学科建设中的应用,G642.4
  21.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综合评判在高职教学评价中的应用,G71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业工程 > 农业机械化 > 农业生产作业机械化工艺组织 > 水稻生产机械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