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锦屏对外专用公路牦牛山西段斜坡稳定性研究

作 者: 米涛
导 师: 严明
学 校: 成都理工大学
专 业: 地质工程
关键词: 对外专用公路 工程地质分段 失稳模式 变形破坏机制 稳定性评价
分类号: U412.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已建的锦屏对外专用交通公路位于西昌西北方向,是连接锦屏一、二级水电站的交通要道,它东起漫水湾安宁河大桥,途经牦牛山,西至磨房沟,全长57.15km。对外专用公路牦牛山西段位于牦牛山山脉以西,全长24.15km,此段桥隧道数量多,隧道高达8条,隧线比更高达0.418。地形起伏较大,沟谷深切,沟谷坡降及岸坡较陡,跨越多个地层单元,自然条件复杂,也较为典型。工程于2005年上半年全面施工时,受施工的影响,西段曾发生了诸如滑塌、滑坡等一系列严重的地质灾害。2007年6月10日专用公路开始运营,运营期间发生又接踵而至的出现山体变形、滑塌、滑坡以及渣场失稳等灾害,严重影响专用公路的正常使用。因此,研究锦屏对外专用公路牦牛山西段的斜坡的稳定性,对西段减灾避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丰富了山区边坡破坏系统的研究。本文遵循“地质过程机制分析”及“量化评价”的指导思想,对锦屏对外专用公路牦牛山西段斜坡进行分段、边坡失稳模式进行概括、分析其变形破坏机制稳定性评价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对沿线斜坡坡度进行统计,依据斜坡坡度段划分为基础,将牦牛山西段边坡分划为小于20°,20~30°坡和大于30°坡三大类中,总体上分为5段。根据岩层面产状与斜坡的组合关系,又划分为顺向边坡、逆向边坡及斜向边坡,3小类。总共分为15个小地质结构区。并对各个小区段进行评价。(2)、通过对沿线公路发生的地质灾害分析,将专用公路牦牛山西段斜坡的失稳模式概括为4类:残坡积层滑动、古滑坡复活、人工堆渣边坡滑塌及强风化基岩边坡表层滑塌。(3)、以地质原型为基础,采用地质过程机制分析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各类失稳模式下典型工点的变形现象、变形破坏机制。(4)、基于对各类失稳模式下典型工点变形破坏机制及稳定性评价基础上,对锦屏对外专用公路牦牛山西段斜坡稳定性进行分段评价。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1章 引言  10-21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0-1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8
    1.2.1 斜坡变形破坏机制研究  12-13
    1.2.2 斜坡稳定性评价方法  13-17
    1.2.3 边坡治理工程研究  17-18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8-21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8-19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9-21
第2章 自然地理与区域地质背景  21-29
  2.1 自然地理  21-22
  2.2 地形地貌  22-23
  2.3 地层与岩浆岩  23-26
    2.3.1 地层  23-24
    2.3.2 岩浆岩  24-26
  2.4 区域地质构造  26-28
    2.4.1 断层  26-28
    2.4.2 褶皱  28
  2.5 新构造运动  28-29
第3章 公路沿线工程地质分段  29-63
  3.1 地形地貌  29-34
  3.2 地层与岩浆岩  34
  3.3 地质构造  34-40
  3.4 水文地质  40-41
  3.5 物理地质现象  41-49
    3.5.1 风化卸荷  41
    3.5.2 崩塌  41-42
    3.5.3 滑坡  42-45
    3.5.4 泥石流  45-46
    3.5.5 变形体  46-49
  3.6 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  49-59
    3.6.1 残坡积土物理力学试验及成果  49-51
    3.6.2 滑坡残体物理力学试验及成果  51-52
    3.6.3 滑带土物理力学试验及成果  52-56
    3.6.4 强风化岩样体物理力学试验及成果  56-57
    3.6.5 渣场渣料物理力学试验及成果  57-59
  3.7 斜坡工程地质分段及评价  59-63
第4章 公路沿线斜坡变形失稳模式及机制研究  63-92
  4.1 斜坡变形失稳模式概述  63-65
    4.1.1 公路建设及运营期间斜坡的变形及失稳现象  63
    4.1.2 公路斜坡的失稳模式  63-65
  4.2 金旭家强风化基岩斜坡变形现象及失稳机制分析  65-73
    4.2.1 金旭家强风化基岩斜坡工程地质概况  65-68
    4.2.2 金旭家强风化基岩斜坡变形破坏现象  68-70
    4.2.3 金旭家强风化基岩斜坡变形失稳机制分析  70-73
  4.3 花椒园残坡积层斜坡变形现象及失稳机制分析  73-77
    4.3.1 花椒园残坡积层斜坡工程地质概况  73-75
    4.3.2 花椒园残坡积层斜坡变形破坏现象  75-76
    4.3.3 花椒园残坡积层斜坡变形失稳机制分析  76-77
  4.4 何家1#滑坡复活现象及机制分析  77-84
    4.4.1 何家1#滑坡工程地质概况  77-81
    4.4.2 何家1#滑坡复活变形破坏现象  81-83
    4.4.3 何家1#滑坡复活变形失稳机制分析  83-84
  4.5 13#渣场人工堆渣边坡变形破坏现象及机制分析  84-91
    4.5.1 13#渣场区工程地质概况  84-87
    4.5.2 13#渣场人工堆渣边坡变形破坏现象  87-88
    4.5.3 13#渣场人工堆渣边坡失稳机制分析  88-91
  4.6 小结  91-92
第5章 公路沿线斜坡稳定性计算与分析  92-108
  5.1 斜坡稳定性计算方法简介  92-95
  5.2 金旭家强风化基岩斜坡稳定性计算与评价  95-99
    5.2.1 计算模型与参数  95-98
    5.2.2 稳定性验算与分析  98-99
    5.2.3 稳定性评价  99
  5.3 花椒园残坡积层斜坡稳定性计算与评价  99-102
    5.3.1 计算模型与参数  99-100
    5.3.2 稳定性验算与分析  100-101
    5.3.3 稳定性评价  101-102
  5.4 何家1#滑坡稳定性计算与评价  102-104
    5.4.1 计算模型与参数  102-103
    5.4.2 稳定性验算与分析  103-104
    5.4.3 稳定性评价  104
  5.5 13#渣场人工堆渣边坡稳定性计算与评价  104-108
    5.5.1 计算模型与参数  104-106
    5.5.2 稳定性验算与分析  106
    5.5.3 稳定性评价  106-108
结论  108-109
致谢  109-110
参考文献  110-113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13

相似论文

  1. 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TD824.7
  2. 瓜州绿洲生态稳定性评价研究,X826
  3. 乐广高速岩溶隧道稳定性及突涌水研究,U453.61
  4. 道路改扩建边坡稳定性控制及支护措施研究,U417.1
  5. 终南山高速公路隧道洞群稳定性评价,U451
  6. 降雨诱发堆积层滑坡加卸载响应比规律的物理模型试验及其破坏机理研究,P642.22
  7. 大峪沟—三架岭引水隧洞围岩稳定性分析,P642
  8. 楞古水电站唐古栋巨型滑坡成因机制及稳定性研究,P642.22
  9. 四川木里金矿边坡稳定性仿真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TD854.6
  10. 基于神经网络的滑坡稳定性分析与预测,P642.22
  11. 锚索预应力监测在滑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P642.22
  12. 重庆市万州区某广场不稳定斜坡变形机制分析,TU43
  13. 三峡库区典型顺层岸坡变形破坏机制及稳定性研究,TV221.2
  14. 三峡库区塘角村1号滑坡模拟试验及预报判据研究,P642.22
  15. 土质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敏感性研究,P642.22
  16. 不同施工条件下围岩变形破坏机制研究,TV221.2
  17. 青龙水电站引水隧洞围岩变形破坏机制及稳定性研究,TV223.1
  18. 大渡河巴拉水电站近坝库区果尔巫段斜坡稳定性分析,TV221.2
  19. 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软硬互层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与稳定性分析,U212.2
  20. 重庆某高速铁路沿线危岩体发育特征及防治措施研究,U212.22
  21. 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的稳定性评价研究,F327

中图分类: > 交通运输 > 公路运输 > 道路工程 > 规划、勘测与设计 > 勘测 > 土壤、地质和地理勘测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