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城市轨道交通U型梁静载试验研究

作 者: 庄严
导 师: 蒲黔辉
学 校: 西南交通大学
专 业: 桥梁与隧道工程
关键词: 轨道交通 U型梁 静载试验 有限元分析 线性与非线性
分类号: U446.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的轨道交通事业取得了飞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U型梁由于其建筑高度低、截面利用率高、造型美观、降噪效果好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工程人员的关注。与传统的槽型梁相比,U型梁在底板取消了横向预应力钢筋,两侧腹板不对称。在荷载作用下,其强度、刚度、抗裂性以及极限承载能力是工程师们比较关注的问题。目前国内轨道交通工程中应用较少,尚无成熟、系统的设计经验可供借鉴。本文利用ANSYS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结构进行自振频率计算、线性与非线性数值模拟。通过试验值与有限元计算值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U梁竖向一阶自振频率的实测值4.31Hz,大于计算值3.78Hz,结构的竖向刚度满足设计要求;2.在设计荷载水平作用下,结构处于线弹性受力状态,结构具有良好的强度与刚度;3.在最大剪力加载工况下,梁体未出现斜向裂缝,结构抗剪性能满足要求,但梁端主拉应力测试结果略大于计算值;4.在桥道板局部加载工况下,梁体未出现纵向裂缝,桥道板局部抗裂性能良好;5.在1.2倍设计荷载水平作用下,结构仍具有良好的强度与刚度,U梁未发现可见裂缝,结构的抗裂性满足要求;6.在破坏荷载工况下,加载到1.6倍设计荷载时,结构开始进入塑性阶段,应变、位移和荷载关系表现出一定的非线性。试验梁破坏荷载为2.7倍设计荷载,与破坏荷载计算值一致,说明结构的承载能力不低于2.7倍设计荷载。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10
第1章 绪论  10-19
  1.1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结构形式的发展  10-12
  1.2 城市轨道交通U型梁的特点及工程应用  12-14
    1.2.1 城市轨道交通U型梁的特点  12-13
    1.2.2 城市轨道交通U型梁在工程中的应用  13-14
  1.3 研究现状  14-16
    1.3.1 理论研究  14-15
    1.3.2 试验研究  15-16
  1.4 论文研究的意义  16-17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17-19
    1.5.1 本文研究的工程背景  17
    1.5.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7-19
第2章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分析  19-30
  2.1 混凝土的破坏准则  19-22
  2.2 钢筋与混凝土材料的本构关系  22-26
    2.2.1 钢筋的本构关系  22-23
    2.2.2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23-26
  2.3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  26-30
第3章 U型梁静载试验设计  30-37
  3.1 试验目的及依据  30
    3.1.1 试验的目的  30
    3.1.2 试验依据  30
  3.2 试验加载及测点布置  30-37
    3.2.1 试验荷载确定原则  30-31
    3.2.2 试验加载工况  31
    3.2.3 测点布置  31-33
    3.2.4 试验加载  33-37
第4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37-86
  4.1 U型梁自振频率测试  37-39
    4.1.1 试验测试结果  37
    4.1.2 自振频率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的对比分析  37-39
  4.2 设计荷载跨中最大弯矩加载  39-44
    4.2.1 试验测试结果及分析  39-42
    4.2.2 理论计算分析  42-43
    4.2.3 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的对比分析  43-44
  4.3 设计荷载支座附近最大剪力加载  44-50
    4.3.1 试验测试结果及分析  44-48
    4.3.2 理论计算分析  48-49
    4.3.3 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的对比分析  49-50
  4.4 1.2倍设计荷载跨中最大弯矩加载  50-60
    4.4.1 试验测试结果及分析  50-53
    4.4.2 理论计算分析  53-54
    4.4.3 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的对比分析  54-55
    4.4.4 梁体开裂后分析  55-60
  4.5 桥道板局部加载  60-64
    4.5.1 试验测试结果及分析  60-61
    4.5.2 理论计算分析  61-63
    4.5.3 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的对比分析  63-64
  4.6 破坏试验加载  64-86
    4.6.1 试验测试结果及分析  64-81
    4.6.2 测试结果与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  81-86
结论与展望  86-88
致谢  88-89
参考文献  89-91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91

相似论文

  1. 混粉电火花成型机主机系统及工艺试验的研究,TG661
  2. 电火花加工中的电极损耗机理及控制研究,TG661
  3. 常温低温组合密封结构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TH136
  4. 个性化人工膝关节设计及其生物力学特性研究,R318.1
  5. 广州市城市扩张过程及热环境演变研究,X16
  6. 电子产品质量监控测试设备设计,TN06
  7. 多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有限元分析,R687.3
  8. 机载雷达天线座快速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TN959.73
  9. 深水软管滚筒驱动装置结构及液压系统的研究,TE973
  10. 重庆利用轨道交通开展城市配送的研究,F572.88
  11. 南昌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空间优化研究,F512.7
  12. 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特性及其在火炮反后坐中的应用研究,TB535.1
  13. 某舰炮转弹机非线性结构动力学分析及优化设计,TJ391
  14. 钢管自动组对机设计与分析,U673.38
  15. 500MPa级细晶粒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研究,TU375.1
  16. 大跨钢结构施工卸载过程力学分析,TU391
  17. 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工程设计管理研究,U239.5
  18. CRH2-300型动车组M1车有限元分析及舒适性,U266
  19. 伸缩式沥青洒布系统的研制,U415.524
  20. 基于SolidWorks的板料成形仿真后置处理系统的开发,TP391.72
  21. 典型精冲凸模的失效分析及结构优化,TG385.2

中图分类: > 交通运输 > 公路运输 > 桥涵工程 > 桥梁试验观测与检定 > 桥梁试验与设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