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谭恩美作品中华裔女性的多维身份诉求

作 者: 贺晨
导 师: 杜娟;高红霞
学 校: 兰州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谭恩美 《喜福会》 《接骨师之女》 多维身份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61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身份是文学创作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对于身处双重文化背景中的华裔作家而言,身份问题尤为重要。本论文以华裔女性的身份建构为中心,以文本细读为基础,从主题、语言、意象等文学基本要素入手,主要通过对谭恩美两部代表作《喜福会》《接骨师之女》的解读,分别从性别、文化、种族三个方面分析美国华裔女性被搁置在边缘境地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以及她们寻求和重塑自我的方式和途径。论文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谭恩美的生平、文学成就,作品批评状况以及华裔文学批评视角的演变。第二章探讨了华裔女性性别身份的建构。论文首先指出华裔女性在美国社会中的边缘地位以及白人文学中存在的刻板印象,进而分析了谭恩美为确立女性身份采取的手段:首先,塑造了全新的女性及反叛者形象,以颠覆主流话语中华裔女性的刻板印象。其次,打破华裔女性的沉默与失语,使其寻求发声,表达自我。第三章着重分析了华裔女性通过认同中国文化来建立自己文化身份的过程。通过对文本中母女关系的解读,作者指出作为东方文化载体的母亲与西方文化代表的女儿之间的冲突实质上隐喻了中西两种文化的碰撞,并进一步分析母女如何在冲突和摩擦之后走向融合,从而重新定义自我,建构自己独特的文化身份。在这一过程中,也表现了谭恩美对两种异质文化所采取的态度:继承母文化,吸收新文化。第四章论述了华裔女性族裔身份的建构。此部分从女儿的角度分析了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同时又不能完全融入主流文化的第二代移民的尴尬境遇,进而探讨了他们如何走出身份困境,建构族裔身份的手段:一为追寻家族史,找到自己的血缘之根。再则,通过运用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以及改写中国神话来强调自己的民族性。凭借以上手段,谭恩美赋予边缘女性以新的身份,使她们得以重新定位自己的民族身份。第五章“结语”部分总结了华裔女性从性别、文化、民族三方面进行身份认同的重要性。首先,身份并非恒定不变的概念,因此华裔群体的身份建构应是多元化,即性别、文化、民族三方面的统一。这些因素并非孤立存在,它们之间构成互相影响的互动关系。其次,华裔群体的身份建构并不是简单的身份回归,而是一种超越,即是一种消解了东西方二元对立,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混合体”。最后得出结论,多维的身份定义有利于华裔女性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谋求更和谐的生存。

全文目录


中文部分  1-56
  英文摘要  5-7
  中文摘要  7-10
  第一章 引言  10-18
    1.1 谭恩美及其作品简介  10-12
    1.2 对谭恩美作品的误读  12-13
    1.3 美国华裔文学批评视角的演进  13-18
      1.3.1 族裔视角:亚裔感性  13-15
      1.3.2 散居族裔批评的身份认同  15-18
  第二章 性别认同  18-26
    2.1 定义华裔美国女性  18-20
    2.2 颠覆华裔女性的刻板形象  20-23
    2.3 觉醒:从沉默的女性到发声的女性  23-26
  第三章 文化认同  26-37
    3.1 母女关系:文化冲突的隐喻  26-27
    3.2 母女冲突——文化碰撞  27-32
      3.2.1 由不同的文化传统导致的冲突  27-29
      3.2.2 语言障碍导致的冲突  29-31
      3.2.3 缺乏沟通导致的冲突  31-32
    3.3 母女和解——两种文化的融合  32-37
  第四章 族裔认同  37-46
    4.1 华裔美国人的他者化处境  37-39
    4.2 寻根  39-41
    4.3 采用意象并重新诠释中国文化  41-46
  第五章 结论  46-48
  注释  48-52
  参考书目  52-56
英文部分  56-128
  Acknowledgments  58-61
  Abstract  61-63
  中文摘要  63-66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66-77
    1.1 Review of Amy Tan and Her Works  66-68
    1.2 Misreading of Amy Tan's Works  68-70
    1.3 The Transmutation of Critical Perspective in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70-77
      1.3.1 Ethnic Perspective:Asian Sensitivity  70-74
      1.3.2 Identity of Diaspora Criticism  74-77
  Chapter Two Gender Identity  77-90
    2.1 Defining Chinese American Women  77-80
    2.2 Subverting the Stereotypes of Chinese American Women  80-86
      2.2.1 New Images of Chinese American Women  82-84
      2.2.2 Rebellious Female Images  84-86
    2.3 Awakening:From Silent Women to Articulate Women  86-90
  Chapter Three Cultural Identity  90-105
    3.1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s:Metaphor of Cultural Dilemma  90-91
    3.2 Mother/daughter Conflict—Collision of Cultures  91-99
      3.2.1 Conflict Caused by Different Cultural Traditions  92-95
      3.2.2 Conflict Caused by Language Barriers  95-96
      3.2.3 Conflict Caused by Default of Communication  96-99
    3.3 Mother/daughter Reunification—Melting of the Two Cultures  99-105
  Chapter Four Ethnic Identity  105-118
    4.1 Chinese Americans' Othered Position  105-108
    4.2 Seeking the Family History  108-111
    4.3 Adopting Symbols and Reinterpreting Chinese Culture  111-118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118-121
  Notes  121-125
  Bibliography  125-128

相似论文

  1. 《喜福会》中的女权主义研究,I712.074
  2. 论谭恩美小说中西文化交织的命运观,I712
  3. 后殖民文学对“身份杂糅”问题的思考与应对,I106
  4. 和谐中成长—从成长小说《喜福会》看谭恩美的和谐伦理观,I712
  5. 《喜福会》中两代人的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语用学研究,H313
  6. 《接骨师之女》的多元文化主义解析,I712.074
  7. 解读《喜福会》中谭恩美的中国情结,I712.074
  8. 《喜福会》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H315.9
  9. 从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和跨文化交际视角解读《接骨师之女》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I712.074
  10. 超越二元对立的选择,I712
  11. 东方主义在《喜福会》中的建构与解构,I712
  12. 从程乃珊所译《喜福会》看其译者主体性的体现,H315.9
  13. 记忆、想象、现实,I712.074
  14. 西方土地上的东方“灵异美”,I712.074
  15. 谭恩美长篇小说《接骨师之女》中的家庭问题,I712.074
  16. 生活·创作·治疗,I712
  17. “言说”沉默,I712.457.110
  18. 发掘记忆·重构历史,I712.074
  19. “和”的正向与反向,I712.074
  20. 艰难的同化过程:华裔女性在美国主流社会中的挣扎与努力,I712.074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