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测定土壤热性质的热信号方法

作 者: 李婷
导 师: 王全九;樊军
学 校: 西安理工大学
专 业: 农业水土工程
关键词: 土壤热性质 边界层 Campbell经验公式 热脉冲
分类号: S1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85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土壤热参数是分析研究土壤热传递的基本参数,寻求确定热参数简单方法是研究的热点问题。本论文在总结国内外土壤热传递基本理论和热传递参数确定方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恒定边界温度下解析解和边界层理论,以及热脉冲技术确定土壤热性质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到主要结果如下:1、在分析恒定边界温度条件下土壤热传递特征基础上,利用热传导方程解析解法推求不同质地和容重下土壤热扩散率随含水量变化过程。根据土壤容重和含水量计算了热容量,并通过热容量与热扩散率计算了土壤导热率,分析了热性质与土壤含水量、土壤质地的关系。得出土壤热扩散率随含水量的增大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抛物线变化过程,在含水量相同的情况下,热扩散率随着砂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砂粒含量越高,热扩散率峰值越大,峰值所对应的含水量越小。热容量随着含水量和容重的增大而增大。导热率随着含水量和砂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加。2、根据热传递边界层理论,建立了利用边界层方法推求土壤热扩散率理论公式,并利用所建立的边界层理论公式确定了土壤热扩散率,分析了热扩散率与土壤物理特性的关系。同时对边界层法与解析解法确定的热扩散率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不同边界层理论公式所确定的土壤热扩散率与解析解法确定的热扩散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提出了适合于四种质地土壤的最优边界层理论公式。3、依据热脉冲传递理论,根据热脉冲传递条件下土壤温度变化特征,计算了土壤热扩散率,并分析了热扩散率与土壤质地、含水量的关系。通过热脉冲法与解析解法所确定的热扩散率对比,结果显示利用热脉冲方法计算的热扩散率比解析解法计算的热扩散率值略微偏大。但是利用两种方法计算所得到的土壤温度剖面相差不大,相对误差均小于5%。由此可以说明,利用热脉冲方法确定土壤热扩散率是可行的。4、将Campbell经验公式计算的导热率与利用热传导方程解析解法计算的导热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Campbell经验公式计算的导热率偏大。通过对Campbell经验公式进行修正,使结果大为改善。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1 绪论  9-23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9-10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0-22
    1.2.1 土壤水热耦合传递的基本理论  10-12
    1.2.2 土壤热性质的影响因素  12-13
    1.2.3 土壤热参数的确定方法  13-22
  1.3 存在问题  22-23
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3-29
  2.1 研究内容  23-24
  2.2 技术路线  24-29
    2.2.1 理论分析  24-25
    2.2.2 试验方法  25-29
3 确定土壤热性质的解析解方法  29-47
  3.1 基本理论  29-34
    3.1.1 确定热扩散率基本理论  29-33
    3.1.2 确定导热率方法  33-34
  3.2 土壤热性质变化特征  34-38
    3.2.1 土壤温度分布特征  34-35
    3.2.2 热扩散率变化特征  35-36
    3.2.3 导热率变化特征  36-38
  3.3 利用Campbell经验公式计算导热率  38-45
    3.3.1 经验公式计算的导热率与实测导热率比较  38-40
    3.3.2 Campbell经验公式的修正  40-43
    3.3.3 导热率对土壤温度剖面的影响  43-45
  3.4 小结  45-47
4 确定土壤热性质的边界层方法  47-80
  4.1 基本理论  47-63
    4.1.1 温度剖面为二次函数  47-50
    4.1.2 温度剖面为三次函数  50-55
    4.1.3 温度剖面为四次函数  55-63
  4.2 利用边界层方法确定土壤热扩散率  63-71
    4.2.1 温度剖面为二次函数形式时不同土壤的热扩散率  65-67
    4.2.2 温度剖面为三次函数形式时不同土壤的热扩散率  67-69
    4.2.3 温度剖面为四次函数形式时不同土壤的热扩散率  69-71
  4.3 合理确定边界层理论公式  71-78
  4.4 小结  78-80
5 确定土壤热性质的热脉冲方法  80-89
  5.1 基本理论  80-81
  5.2 结果与分析  81-84
    5.2.1 土壤温度变化  81-82
    5.2.2 土壤热性质确定  82-84
  5.3 热脉冲法确定土壤热扩散率准确性分析  84-88
  5.4 小结  88-89
6 结论与建议  89-91
  6.1 结论  89-90
  6.2 建议  90-91
致谢  91-92
参考文献  92-98
附录  98

相似论文

  1. 南海大气边界层湍流结构及输送特征,P732
  2. 均质充量压缩着火燃烧HC和CO生成机理的试验研究,TK401
  3. 约束模块在软性磨粒流精整加工中的应用及其设计方法,TG664
  4. 壁面条件对爆震波起爆以及传播过程影响机理的研究,V430
  5. 高超声速非平衡流粘性相互作用研究,V411.4
  6. 非光滑车表汽车的空气阻力特性研究,U461.1
  7. 冲压发动机中带扩张角隔离段内的流场数值模拟,V235.21
  8. 高超音速边界层转捩的数值模拟,V211.48
  9. 土壤水流通量测量仪的关键技术研究,S24
  10. 水平轴海流能发电机械水动力性能的研究,P743.1
  11. 利用卫星SAR图像研究黄渤海大气边界层波动,P732
  12. 南极臭氧和大气垂直结构探测研究,P421.33
  13. XLPE电缆空间电荷检测与老化评估方法研究,TM247
  14. 高超声速进气道气膜冷却数值研究,V211.48
  15. Bump进气道的机理与设计规律研究,V235.113
  16. 激波边界层干扰数值模拟研究,V212.1
  17. 热物性参数对超音速平板边界层稳定性影响研究,V215.4
  18. 流线追踪Busemann进气道粘性修正方法研究,V211.48
  19. 高速列车气固界面的摩擦噪声研究,U211.5
  20. 机翼结冰数值计算与结冰模型研究,V244.15
  21. 黄土高原红富士苹果树干茎流速率的研究,S661.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业基础科学 > 土壤学 > 土壤物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