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黑河上游梯级水库联合调度系统研究与开发

作 者: 张永永
导 师: 黄强;畅建霞
学 校: 西安理工大学
专 业: 水文学及水资源
关键词: 黑河上游 梯级水库 联合水量调度 联合发电调度
分类号: TV697.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36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论文结合黑河水量调度的调水要求,根据水库调度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以黑河上游小孤山、西流水和龙首一级三座梯级水库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当前黑河水量调度与上游梯级水库蓄水运行之间存在的矛盾,建立梯级水库联合水量调度模型和梯级水库联合发电调度模型,并对模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这两种调度模型为基础,根据水量调度人员的需求,开发具有实用性、可靠性、先进性、开放性、可扩展性,功能丰富,便于操作和维护的黑河上游梯级水库联合调度系统。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在深入调查和分析黑河水量调度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黑河水量调度存在的主要问题。(2)中游地区作为黑河流域主要的耗水区,将直接影响黑河水量调度的成败,为此,有必要研究中游地区的耗水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游地区耗水量在明显的增加,正义峡下泄水量在减少。(3)结合目前黑河水量调度需要,根据水库调度理论和系统科学的理论建立满足黑河分水方案的黑河上游梯级水库联合水量调度模型;同时为了分析实施梯级水库联合水量调良对上游梯级水库发电的影响,建立了梯级水库联合发电调度模型。(4)开发了具有实用性、可靠性、稳定性,易于操作和维护的梯级水库联合调度软件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开发原则、数据库的设计和系统各模块的主要功能并给出了功能模块的界面示例。(5)以设计平水年为例,分析了黑河上游梯级水库联合水量调度和联合发电调度两种方案的调度结果,并从闭口期下泄水量和发电量,以及关键调度期下泄水量和发电量两个层面对两种模型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最终为调度人员实施梯级水库水量调度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9
1 绪论  9-17
  1.1 研究背景  9-10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0-11
    1.2.1 研究的目的  10
    1.2.2 研究的意义  10-11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14
    1.3.1 梯级水库联合调度的研究状况  11-13
    1.3.2 黑河水量调度管理系统建设状况  13-14
  1.4 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5
    1.4.1 研究的内容  14-15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1.5 本章小结  15-17
2 黑河流域概况及研究的基本资料  17-21
  2.1 黑河流域概况  17-18
  2.2 研究对象  18-19
  2.3 研究采用的基本资料  19-20
    2.3.1 水电站主要参数  19
    2.3.2 小孤山水库基本资料  19
    2.3.3 西流水水库基本资料  19-20
    2.3.4 龙首一级水库资料  20
  2.4 本章小结  20-21
3 黑河水量调度现状及相关问题研究  21-28
  3.1 问题描述  21
  3.2 黑河水量调度现状及存在问题  21-23
    3.2.1 黑河水量调度现状  21-22
    3.2.2 存在问题  22-23
  3.3 中游地区耗水量变化规律分析  23-27
    3.3.1 概述  23
    3.3.2 年径流特征  23-25
    3.3.3 中游地区耗水量变化规律  25-27
  3.4 本章小结  27-28
4 黑河上游梯级水库联合调度模型及求解方法  28-41
  4.1 问题的提出  28-29
  4.2 梯级水库联合调度相关问题分析  29-30
    4.2.1 系统概化及节点描述  29
    4.2.2 关键调度期和计算时段的确定  29-30
    4.2.3 莺落峡来水量的确定  30
    4.2.4 正义峡应下泄水量计算  30
  4.3 梯级水库联合水量调度模型的构建  30-35
    4.3.1 梯级水库联合水量调度模型构建的原则  30-31
    4.3.2 基本数学模型  31-34
    4.3.3 模型中有关参数的确定  34
    4.3.4 模型数据流程设计  34-35
  4.4 梯级水库联合发电调度模型的构建  35-37
    4.4.1 梯级水库联合发电调度模型的构建的意义  35
    4.4.2 基本数学模型  35-36
    4.4.3 模型数据流程设计  36-37
  4.5 梯级水库联合调度模型求解方法研究  37-40
    4.5.1 动态规划概述  37-39
    4.5.2 关于动态规划的改进  39
    4.5.3 求解步骤  39-40
  4.6 本章小结  40-41
5 黑河上游梯级水库联合调度系统开发  41-55
  5.1 系统的特点  41
    5.1.1 决策的科学性  41
    5.1.2 决策的群体性  41
    5.1.3 决策的交互性  41
  5.2 系统开发的目标和原则  41-42
  5.3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42-44
    5.3.1 系统的软件开发环境  42-43
    5.3.2 系统结构  43-44
    5.3.3 系统数据流程  44
  5.4 系统采用的关键技术  44-45
    5.4.1 数据库的设计  44-45
    5.4.2 利用面向对象技术实现功能扩展  45
  5.5 系统开发  45-54
    5.5.1 系统主界面  45-47
    5.5.2 查询  47-50
    5.5.3 计划制定  50-52
    5.5.4 方案管理  52-53
    5.5.5 报表  53-54
    5.5.6 帮助  54
  5.6 本章小结  54-55
6 黑河上游梯级水库联合调度系统实例研究  55-77
  6.1 径流过程的选择  55
  6.2 闭口期选择  55-56
  6.3 边界设置  56
  6.4 黑河上游梯级水库联合水量调度结果  56-65
  6.5 黑河上游梯级水库联合发电调度结果  65-75
  6.6 两种模型方案结果比较分析  75-76
  6.7 本章小结  76-77
7 结论及建议  77-79
  7.1 结论  77-78
  7.2 建议  78-79
致谢  79-80
参考文献  80-83
附录  83

相似论文

  1. 水量调度决策支持系统中的数据挖掘应用研究,TV697.11
  2. 黄河上游梯级水库防凌优化调度研究,TV875
  3. 水能梯次开发对磷的拦截效应,TV72
  4. 黑河上游地区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P467
  5. 基于随机动态规划的清江梯级水库发电优化调度规则研究,F426.91
  6. 小水库群梯级联合调度研究与应用,TV697.13
  7. 小生境自适应遗传算法及在水库优化调度中的应用研究,TP18
  8. 水库动态优化的虚拟仿真及实现,TP391.9
  9. 改进的免疫粒子群算法及梯级水库优化调度问题的研究,TP18
  10. 三峡梯级水库多目标联合优化调度模型研究与实现,TV697.11
  11. 线性规划在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优化调度中的应用,TV737
  12. “数字清江”中调洪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应用,TV877
  13. 梯级水库设计洪水计算的理论与方法研究,TV122.3
  14. 模糊数学在梯级水库防洪调度决策中的应用研究,TV697.13
  15. 黄河上游梯级水库调节下施工洪水流量的选择研究,TV122
  16. 梯级水库对流域出口水沙的累积影响研究,TV145
  17. 梯级水库对河流生境因子的累积影响研究,X826
  18. 黄河梯级水库水电沙一体化调度研究,TV697.11
  19. 电力市场环境下梯级水库发电优化调度研究,TV697.11
  20. 水库(群)防洪安全风险率模型和防洪标准研究,TV697.1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水利工程 > 水利枢纽、水工建筑物 > 水库管理 > 水库运行管理 > 水情和水库调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