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城市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研究

作 者: 马宝雨
导 师: 乔耀章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政治学理论
关键词: 城市弱势群体 利益表达 利益表达机制
分类号: D66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464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社会阶层不断涌现,利益主体日渐多元化,社会公众的利益要求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我国原有的利益表达渠道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强烈的利益表达的需要,而新的有效的表达机制又未能及时建立起来。这种缺失的现状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为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弱势群体利益在目前各种制度内、外的表达现状,并针对其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的缘起、相关文献综述,并说明研究的意义及方法;第二部分对本文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并且说明了构建城市弱势群体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探讨当前我国城市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存在的问题,并且从表达观念、表达主体、表达客体和表达的制度环境四个方面分析我国当前城市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城市弱势群体利益表达不充分的现状,提出完善我国城市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的政策意见。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6
绪论  6-12
  一、研究的缘起  6-7
  二、相关文献综述  7-10
  三、研究的意义  10-11
  四、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11-12
第一章 我国城市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构建的理论依据与一般分析  12-25
  一、我国城市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构建的理论依据  12-15
  二、我国城市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的一般分析  15-25
    (一) 弱势群体界定  15-17
    (二) 城市弱势群体的含义  17-19
    (三) 城市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内涵  19-25
第二章 我国城市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5-37
  一、我国城市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存在的问题  25-28
    (一) 利益表达意识淡漠与利益表达的客观必然性之间的矛盾  25-26
    (二) 利益表达成本过高与表达主体能力之间存在矛盾  26-27
    (三) 利益表达的普遍化与表达的低效化之间的矛盾  27-28
  二、我国城市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8-37
    (一) 利益表达观念上的原因  28-29
    (二) 利益表达主体方面的原因  29-31
    (三) 利益表达客体方面的原因  31-34
    (四) 利益表达制度环境方面的原因  34-37
第三章 完善我国城市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的对策  37-46
  一、利益表达主体改革  37-40
  二、利益表达客体改革  40-42
  三、利益表达的制度环境改革  42-46
结论  46-47
参考文献  47-5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51-52
后记  52-53
详细摘要  53

相似论文

  1. 当前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研究,D61
  2. 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治理研究,D631.4
  3. 湖北省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663
  4. 城市弱势群体的廉租房政策研究,F293.3
  5. 我国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研究,D422
  6. 新时期中国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研究,D422.0
  7. 我国城市弱势群体医疗救助问题研究,R197.1
  8. 城市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研究,B82
  9. 中国农民工利益表达机制探析,D412.6
  10. 转型时期中国农村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研究,C912.82
  11. 我国纳税人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研究,F812.42
  12. 城市弱势群体子女早期教育现状调查,G619.2
  13. 当代中国公共利益表达机制研究,D60
  14. 统合主义视角下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研究,D422.6
  15. 重塑驻京办,D630
  16. 我国利益表达机制的完善研究,D621
  17. 煤矿企业矿工利益表达机制研究,X936
  18. 我国农民工利益表达机制研究,D412.6
  19.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农民工利益表达机制研究,D412.6
  20. 利益集团的发展对立法体制的影响及相应对策,D901
  21. 构建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研究,D422.6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