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初中男生个体攻击性与群体攻击性的差异研究

作 者: 刘思硕
导 师: 宋广文
学 校: 曲阜师范大学
专 业: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关键词: 初中男生 个体攻击性 群体攻击性 个体间攻击性 群体间攻击性
分类号: B84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52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前,我国青少年暴力问题日益严重,青少年团伙犯罪数量逐年增长,校园内个体和群体的欺侮行为屡见不鲜,这些现象已经引起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自上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针对攻击性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但是针对群体与个体攻击性的差异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对由群体造成的攻击行为和个体造成的攻击行为进行比较的实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辣酱实验法、AQ攻击性问卷(Aggression Questionnaire,简称AQ)和自行编制的责任感知量表,对118名初中男生的攻击性进行研究,实验比较了四种不同情境类型下的攻击行为,包括群体之间、个体之间、群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结果发现:1、群体无论是作为攻击来源还是攻击目标都能起到增加攻击行为的情境影响。2、群体条件下,个体的责任感知力低于个体条件下的个体感知力,但是感知力并不能调和群体条件下和个体条件下的辣酱分配。3、在个体条件下,被试的身体攻击性与辣酱的分配没有显著关系,而敌意与辣酱的分配有很大关系,群体条件下被试在攻击性的四个维度上与辣酱分配没有太大关系。4、个体之间与群体之间在攻击性方面有显著差异,群体之间相互作用时比个体之间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更高的攻击性。5、总起来看,与群体相互作用的个体比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个体,表现出更高的攻击性。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引言  7
1. 文献综述  7-18
  1.1 攻击和群体的概念  7-8
    1.1.1 国内学者对攻击的定义  7
    1.1.2 国外学者对攻击的定义  7-8
    1.1.3 群体的概念  8
  1.2 攻击的理论  8-12
    1.2.1 习性学理论  8-9
    1.2.2 挫折—攻击假说  9
    1.2.3 社会学习理论  9-10
      1.2.3.1 获得机制  9
      1.2.3.2 启动机制  9-10
      1.2.3.3 保持机制  10
      1.2.3.4 自我调节机制  10
    1.2.4 认知理论  10-11
      1.2.4.1 攻击的信息加工模型  10-11
      1.2.4.2 归因模型  11
      1.2.4.3 社会问题解决模型  11
    1.2.5 自恋、自尊与攻击  11-12
      1.2.5.1 传统观点  11-12
      1.2.5.2 高自尊、自恋与攻击行为  12
  1.3 青少年攻击行为的研究发展  12-16
    1.3.1 青春期攻击行为的特点  12-14
    1.3.2 国内外对中学生攻击性的研究现状  14-16
      1.3.2.1 国内的研究  14
      1.3.2.2 国外的研究  14-16
  1.4 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研究  16
  1.5 攻击性的研究方法  16-18
2.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18-19
  2.1 研究意义  18
    2.1.1 理论意义  18
    2.1.2 现实意义  18
  2.2 研究目的  18
  2.3 本研究拟考察的具体问题  18
  2.4 研究假设  18-19
3. 个体攻击性与群体攻击性的差异研究  19-22
  3.1 研究对象  19
  3.2 实验材料  19
  3.3 研究工具  19-20
    3.3.1 辣酱偏好问卷  19
    3.3.2 攻击性问卷  19
    3.3.3 个人责任量表  19-20
  3.4 程序  20
  3.5 结果与分析  20-22
    3.5.1 辣酱分配  21
    3.5.2 责任感知  21-22
    3.5.3 特质攻击行为  22
4. 讨论  22-25
  4.1 来源影响  22-23
  4.2 目标影响  23
  4.3 责任的分担  23-24
  4.4 身体攻击行为  24
  4.5 研究的启示及存在问题  24-25
5. 结论  25-26
参考文献  26-31
附录  31-33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33-34
致谢  34

相似论文

  1. 男青少年外生殖器发育疾患现状与生理保健认知行为需求调查,R699
  2. 性别差异与语言学习策略的运用和英语成绩相关性的研究,H319
  3. 甘肃农业大学武术课对男生心理健康的影响,G852-4
  4. 综合运动处方对增强初二男生体质的实验研究,G804.49
  5. 初中男生语文学习兴趣淡漠的原因探究,G633.3
  6. 澳门初中学生家庭环境与偏差行为的关系探讨,G635.5
  7. 声誉对学前儿童违规行为的影响,B844.1
  8. 初中生早恋现象的调查与研究,B844.2
  9. 隔代抚养幼儿的心理理论、祖孙依恋、同伴接纳的特点及其关系研究,B844.1
  10. 大学生应对能力现状及其干预研究,B844.2
  11.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B844.2
  12. 初中生学习倦怠的外部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研究,B844.2
  13. 大学生疏离感现狀调查及与家庭功能及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B844.2
  14. 大学生灵性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B844.2
  15. 大学生成人依恋、完美主义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B844.2
  16. 不同性别角色中学生的自我构念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B844.2
  17. 留守初中生亲社会行为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B844.2
  18. 青少年自我概念、应对方式与心理压弹力关系的研究,B844.2
  19. 师范生的心理素质、学校适应及其关系研究,B844.2
  20. 大学生人际压力与人际交往效能感、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B844.2
  21. 大学生心智觉知与自我接纳、共情的关系研究,B844.2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