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所罗门之歌》的悲剧意识

作 者: 舒娟
导 师: 杨建;苏顺强
学 校: 华中师范大学
专 业: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所罗门之歌》 悲剧意识 悲剧精神 双重意识 麦肯·戴德 奶娃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39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托尼·莫里森是当代最著名和最重要的非裔美国作家,是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美国作家。她以描写黑人的历史、命运和精神世界为主题,其勇气、个性、观点和优美、有力的文笔给她带来辉煌的学术成就,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世界的承认。《所罗门之歌》1977年出版,是托尼·莫里森第三部长篇小说,是作家立身于美国文坛的重要作品,该作品奠定了她在美国小说界的地位,使她成为美国当代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悲剧是人类审美活动中基本的审美形态之一。当人对悲剧进行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凭借理性把人类生存、境遇中的悲剧感受以成熟的文化形式表现出来,就形成了悲剧意识。作为“以写作为思考方式”的美国现代黑人女作家,莫里森具有强烈的民族悲剧意识。她的代表作《所罗门之歌》通过描写非裔美国人戴德一家三代的历史,展现了黑人在美国现代社会中的悲剧处境,揭示出蓄奴制和种族歧视对黑人的精神伤害。在小说中,非裔美国人在黑人信仰与白人意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彷徨、迷失和探寻的同时,始终洋溢着一种不屈的抗争精神,这就是黑人民族的悲剧精神。《所罗门之歌》作为美国黑人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既展现了美国黑人民族的悲剧精神,又透露出作家深沉的悲剧意识。长期以来,莫里森研究重点在于文化研究、性别研究、心理研究等方面,而对莫里森文本进行悲剧研究的论述很少。鉴于此,本文以《所罗门之歌》为研究对象,运用悲剧美学理论,探究《所罗门之歌》的悲剧意识和悲剧审美价值,以拓展国内对莫里森研究的新视野,从而对作家有更深层次的读解。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小说的悲剧特质:第一,界定悲剧理论并勾勒非裔美国人独特的民族悲剧意识,这将对理解莫里森《所罗门之歌》的悲剧性奠定了理论及文化基础;第二,综述《所罗门之歌》的悲剧形态和特征,主要从美国黑人生存悲剧,理想无法实现的社会悲剧及自我抗争的命运悲剧三方面来宏观展示现代黑人的历史命运;第三,从悲剧人物戴德和奶娃入手,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深入分析非裔美国人的悲剧根源,即在黑白文化冲突、传统与现实的矛盾下,黑人心灵的双重意识和矛盾心理。本文还总结了《所罗门之歌》的悲剧美学意义及美学特征,说明作家希望通过悲剧写作,揭示黑人自身存在的危机,进而激发同胞们的黑人意识,让他们从怀疑走向思考,从思考走向自觉,探索出一条非边缘化的有效路径,从而达到治疗社会的创伤、拨开迷雾的作用。本文除了以揭示美国黑人民族悲剧意识作为创新点之外,还力图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中的部分悲剧人物、悲剧根源作出全新的阐释,对某些以往莫里森悲剧研究中的问题做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全新阐释,以期在宏观和创新两个层面对莫里森作出更深刻的理解。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9
引言  9-12
  一、国内外研究动态  10-11
  二、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11-12
第一章 悲剧的界说及美国黑人民族的悲剧意识  12-18
  1.1 悲剧的理论界说  12-14
    1.1.1 悲剧及悲剧性  12-13
    1.1.2 悲剧意识  13-14
  1.2 美国黑人的悲剧历史  14-16
    1.2.1 美国黑人民族的悲剧性  14-15
    1.2.2 美国黑人的文化困境  15-16
  1.3 美国黑人的民族悲剧意识  16-18
    1.3.1 美国黑人文化特征  16-17
    1.3.2 美国黑人的悲剧意识  17-18
第二章 《所罗门之歌》的悲剧意识  18-24
  2.1 黑人民族的生存悲剧  18-20
  2.2 自我实现的社会悲剧  20-22
  2.3 民族自立的命运悲剧  22-24
第三章 《所罗门之歌》的悲剧形象  24-40
  3.1 麦肯·戴德的悲剧  24-30
    3.1.1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24-26
    3.1.2 理性与情感的冲突  26-29
    3.1.3 麦肯.戴德悲剧审美价值  29-30
  3.2 奶娃的悲剧  30-40
    3.2.1 文化孤儿的精神困境  30-34
    3.2.2 文化的寻根  34-36
    3.2.3 文化的回归与超越  36-40
结语  40-43
参考文献  43-46
后记  46

相似论文

  1. 《长日入夜行》中创伤记忆与悲剧意识的研究,I712
  2. 比格·托马斯:《土生子》中的悲剧性英雄,I712
  3. 论许地山文学创作的悲剧精神,I207.42
  4. 四十年代九叶诗派悲剧意识探析,I207.25
  5. 《所罗门之歌》的对话式解读,I712
  6. 抗争或毁灭,I712
  7. 《红楼梦》悲剧意识与其对张爱玲的影响,I207.42
  8. 卫藏民间情歌与妇女关系之初探,I207.9
  9. 王安忆作品精神世界探寻,I207.42
  10. 人性的遮蔽与敞开,I207.42
  11. 绝望的书写,I207.42
  12. 从生态批评角度研究《所罗门之歌》男性角色的精神世界,I712
  13. 张爱玲与崔贞熙小说中的女性悲剧意识比较研究,I207.42
  14. 建安七子悲剧意识研究,I206.2
  15. 从双重意识和妇女主义角度解读格罗丽亚·内勒的布鲁斯特街小说中黑人的困境与生存,I712.074
  16. 中国古典爱情悲剧的美学意蕴,I01
  17. 清初兴亡悲剧研究,I207.37
  18. 论《疯人威兰》的悲剧意识与自然回归,I712
  19. 论路翎小说的悲剧意识,I207.42
  20. 《庄子》与楚文化背景下的士人悲剧精神研究,I206.2
  21. 论张爱玲小说的女性悲剧意识,I207.42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