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FCC催化剂固体流量测量研究

作 者: 王丽
导 师: 董群
学 校: 东北石油大学
专 业: 工业催化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测量 气固两相流 固相流量
分类号: TE624.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自行设计的透明循环流化床装置的提升管内,安装了自制的传热探头。以FCC平衡催化剂、河沙和空气作为流化介质,研究了FCC催化剂固体流量与传热探头之间的对流传热影响因素。固体流量是用安装在提升管出口处带刻度的测量筒中进行测量的。实验考察了固相流率对探头径向距离温度的影响;探头加热功率、FCC平衡催化剂、河沙粒径对探头表面温度径向影响距离;分别在密相输送和稀相输送中,考察探头加热功率、固相流率、床层密度、河沙粒径对探头表面温度以及传热系数的影响;根据因次分析理论、热平衡理论以及实验结果确定的一系列的合理假设,建立固相流量测量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求解。实验结果表明,在固相流率较小时,探头径向上存在温度影响区域,当固相流率增大时,探头温度影响径向区域消失;河沙粒径、探头加热功率对探头径向温度分布的影响非常小;提升管内没有固体流过时,提升风速几乎对探头表面温度以及传热系数没有影响;在稀相输送中,传热系数随探头加热功率、固相流率、床层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河沙粒径的增大而减小;探头表面温度随固相流率、床层密度的增大而减小,随河沙粒径和探头加热功率的增大而增大。在密相输送中,传热系数随探头加热功率、固相流率、床层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河沙粒径的增大而减小;探头表面温度随固相流率、床层密度的增大而减小,随河沙粒径和探头加热功率的增大而增大。催化裂化平衡催化剂的传热系数大于河沙的传热系数;探头表面温度随着介质的不同而不同,用催化裂化平衡催化剂时低于河沙。建立的固相流量测量数学模型的计算值和实验值吻合良好,最大误差不超过10%。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6
创新点摘要  6-9
前言  9-10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0-19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0
  1.2 气固两相流固体流量测量面临的难题  10-11
  1.3 气固两相流固体流量测量技术  11-17
    1.3.1 差压式流量计  11-12
    1.3.2 软测量技术  12-14
    1.3.3 流动层析成像技术  14-15
    1.3.4 其它测量方法  15-17
  1.4 发展趋势  17-19
第二章 实验部分  19-25
  2.1 实验原理  19
  2.2 实验原料  19-20
    2.2.1 流化气体  19
    2.2.2 流化颗粒  19-20
  2.3 实验设备  20-22
    2.3.1 实验装置  20-21
    2.3.2 实验装置与流程  21
    2.3.3 探头  21
    2.3.4 固体流量测量筒  21-22
  2.4 实验参数测量  22-25
    2.4.1 固体流量  22-23
    2.4.2 探头加热功率  23
    2.4.3 输送提升管流化床的床层密度  23
    2.4.4 固体颗粒的堆积密度  23
    2.4.5 探头表面温度的测量  23
    2.5.6 传热系数  23-24
    2.5.7 河沙粒径  24
    2.5.8 河沙比热的测量  24-25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25-40
  3.1 流体径向温度的考察  25-27
    3.1.1 固相流率对探头径向温度的影响  25-26
    3.1.2 河沙粒径对探头径向温度的影响  26-27
    3.1.3 探头加热功率对探头径向温度分布的影响  27
  3.2 稀相输送的研究  27-33
    3.2.1 提升风风速的影响  27-29
    3.2.2 固相流率的影响  29-30
    3.2.3 床层密度的影响  30-31
    3.2.4 探头加热功率的影响  31-32
    3.2.5 河沙粒径的影响  32-33
  3.3 密相输送的研究  33-37
    3.3.1 固相流率的影响  33-34
    3.3.2 床层密度的影响  34-35
    3.3.3 探头加热功率的影响  35-36
    3.3.4 河沙粒径的影响  36-37
  3.4 稀相输送研究与密相输送研究的对比  37-40
    3.4.1 床层密度的对比  37-38
    3.4.2 固相流率的对比  38-40
第四章 FCC 催化剂固相流量测量模型  40-45
  4.1 FCC 催化剂固相流量测量数学模型的建立  40
    4.1.1 模型假设  40
  4.2 固相流率的无量纲分析及推导  40-42
  4.3 模型求解与检验  42-45
    4.3.1 稀相输送模型的求解  42
    4.3.2 稀相输送模型检验  42-43
    4.3.3 密相输送模型求解  43-44
    4.3.4 密相输送模型检验  44-45
结论  45-46
参考文献  46-50
符号说明  50-51
附录  51-53
发表文章目录  53-54
致谢  54-55
详细摘要  55-64

相似论文

  1. 分布式移动多载舰OTHR系统姿态测量方法的研究,P228.4
  2. 基于SVM的常压塔石脑油干点软测量建模研究,TE622.1
  3. 直齿锥齿轮测量及误差评定技术的研究,TG86
  4. 齿轮滚刀测量及误差评定技术的研究,TG721
  5. 调频式电容位移传感器高速测频与非线性校正技术研究,TH822
  6. 基于CCD图像传感器的温度测量技术研究,TH811
  7. 循环流化床内颗粒聚团的传热特性研究,TK124
  8. 喷动床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的研究,TK173
  9. 相位法激光测距仪信号接收系统研究,TN249
  10. 空间交会接近视觉测量方法研究,TP391.41
  11. 基于测量的Internet链路延迟建模,TP393.4
  12. 基于机器视觉的车辆检测和车距测量方法研究,TP274
  13. 基于激光测距的罐道位移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TN247
  14. 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测量与实践,X936
  15.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霍布仁布敦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信息评价,S153
  16.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竞争力测量的实证研究,F224
  17. 颅面复原算法研究,TP391.41
  18. 热偶规真空计的设计与研究,TB772
  19. 电离规真空计的设计与研究,TB772.3
  20.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靶场实时光测数据质量评估,TJ06
  21. 一种新型螺旋锥面刃磨理论及刃磨机床的研究,TG596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石油、天然气工业 > 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 > 石油炼制 > 炼油工艺过程 > 催化转化 > 催化裂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