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构建计算机辅助辨证诊疗系统的研究

作 者: 赵前龙
导 师: 邹小娟;白春清
学 校: 湖北中医学院
专 业: 中医诊断学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辨证论治 辨证规范化 辨证量化
分类号: R31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64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以整体思维为指导,充分认识和把握中医诊疗的基本规律,研制辅助中医临床诊疗的实用软件——计算机辅助辨证诊疗系统。方法中医学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自身发展规律,用现代科学技术继承和发展中医的各种途径中,保持中医特色的最佳途径是用数理模型对中医知识进行“梳理”,进而用数字化的方法进行处理。本模型是以中医的“归纳”和“演绎”思维方法为主导,以症状分类、药物偏性和半定量为基础,以症状、证、方剂和药物为主要对象,以逻辑运算、集合运算、贡献度和偏离度的非线形加权运算为构架,用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中医辅助诊疗系统,应当是真正按中医学理论体系、思维形式研制的中医辅助诊疗系统,要全面、正确地反映中医诊疗的基本规律,实现计算机辅助诊疗,必须使诊疗知识规范化、数据化。数据的预处理主要是对证型、症状、体征和药物进行规范性、数据化处理。中医证候的规范标准化,是前人未曾解决而当今又必须妥善解决有关中医学术理论与临床实践的重大课题。然由于中医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打上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思辨性、哲理性的烙印,独特的视角与思维方式,既成就了中医独具特色的优势,也带有自身的先天不足,从而使证候的概念模糊不清,其内涵与外延广泛而不十分确切,使中医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不利于中西医理论与临床的相互沟通与交叉渗透,不利于自身的学术交流与对外交流。因此,我们采用继承、发展、精炼、实用的原则,对中医的证候及其概念规范化、名词术语规范化、证候诊断标准规范化进行研究。辨证定量是以统计学概率论为理论基础的,并依据有关的医学理论,将症状、体征及各种实验室检查结果量化,通过概率运算,使其成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并可用以判断病情的发展趋势,评价治疗效果,做出预后诊断。由于中医证候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系统,其变量大部分属于非量化的数据,这就决定了在兼顾其非量化数据特点的同时,不可能用线性的、单一化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研究。随着诸多学科知识的不断交融渗透,用于中医量化研究的方法日益增多,然而均处于探索阶段,寻找到能完全适应中医量化的方法尚有难度,目前常见的量化研究方法有如下几种:半定量方法、模糊数学方法、专家问卷、症证药定量法、多元分析方法等。结果中医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是基于不同特色,从智能系统的角度出发,采用中医诊断知识的经验知识,并研究了相应的知识表示和推理方法,在充分考虑中医临床经验知识的随机性、模糊性和不完备性的基础上,结合数理诊断模型及实际诊断中的序贯诊断问题,给出以“症—证—治法—方药”为核心的智能诊疗方法,用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并将该辅助诊疗系统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结论中医辅助辨证诊疗系统是在严格筛选古今临床医家切实有效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思维科学研究成果,遵循中医辨证施治原理,编制高度智能化的应用程序。它是一种智能程序系统,其内部具有大量中医专家临床诊疗水平的知识和经验,实现中医专家临床疾病的联合会诊,借助该系统,让患者真正体验到中医高水平的治疗。中医辅助辨证诊疗系统运用临床时能够追随医生的诊断思路,随时向医生提供各种数据和可能的常规诊疗方案以供选择,并能按经典理论作出联想和推论,提示医生进行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9
1 辨证规范化的研究  9-17
  1.1 辨证规范化存在的问题  9-11
    1.1.1 四诊客观化研究存在的问题  9-10
    1.1.2 证候规范化存在的问题  10-11
  1.2 辨证规范化采用原则  11-12
  1.3 辨证规范化的途径与方法  12-13
  1.4 辨证规范化研究的内容  13-17
    1.4.1 证候概念规范化研究  13-14
    1.4.2 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  14-15
    1.4.3 证候诊断标准规范化研究  15-16
    1.4.4 证候诊断标准的临床验证  16-17
2 辨证量化的研究  17-21
  2.1 量化存在的问题  17-18
  2.2 量化方法的研究  18-20
    2.2.1 半定量方法  18
    2.2.2 专家问卷法  18-19
    2.2.3 模糊数学法  19
    2.2.4 症证方药定量法  19
    2.2.5 多元分析方法  19-20
  2.3 量化的意义  20
  2.4 量化后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20-21
3 计算机辅助辨证诊疗系统研究  21-25
  3.1 构建中医辅助诊疗系统的设计原则  21-22
  3.2 中医辅助诊疗系统的数据预处理  22-23
  3.3 中医辅助诊疗系统的医理设计  23-24
  3.4 中医辅助诊疗系统的基本方法和主要步骤  24-25
    3.4.1 建立基本模型──逻辑运算模型  24
    3.4.2 建立非线性加权逻辑运算模型  24-25
  3.5 中医辅助诊疗系统的实现  25
4 讨论  25-27
参考文献  27-30
综述 中医四诊客观化的研究进展  30-42
致谢  42

相似论文

  1. 颅脑损伤中医病名及急性期辨证规范化研究,R269
  2. 中医面部望诊二维坐标体系的建立,R241.24
  3. 慢性肾衰竭中医辨证规范化及证候规律的研究,R277.51
  4. 中风病虚实病机及其气虚证辨证量化研究,R255.2
  5. 粗糙集在脾胃系疾病中医辨证中的应用研究,R256.3
  6. 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诊断规范化研究,R259
  7. 高血压病肝火上炎证诊断规范化研究,R259
  8. 代谢综合征中医辨证分型及其与临床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研究,R259
  9. 中医辩证量化方法学研究,R241
  10. 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证型与相关因素分析,R277.52
  1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中医辨证分型研究,R259
  12. 心肌细胞电生理仿真计算引擎自动生成的研究与实现,R319
  13. 基于RFID和GPRS的无线通信平台的医疗应用,R319
  14. 个性化医疗信息推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R319
  15. 使用量子点实时显像大鼠淋巴系统的初步研究,R319
  16. 基于EDA技术的经络感传测试系统,R319
  17. 基于散射光检测的微流控芯片细胞变形性分析系统,R319
  18. 一类非线性系统的鲁棒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R319
  19. 皮肤癌变组织透射式太赫兹光谱成像研究,R319
  20. 超声操控微纳米颗粒的理论及声场设计研究,R319
  21. 分子遗传变异数据处理平台的构建,R319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医用一般科学 > 其他科学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