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权德舆诗文用韵研究

作 者: 付丽娟
导 师: 王兆鹏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关键词: 权德舆 诗文用韵 比较
分类号: I207.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22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权德舆,中唐德宗、宪宗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贞元、元和年间,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处于过渡时期,权德舆置身于古文运动,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奖掖后进,选拔了一批有志之士,后来大多成为唐朝的政治和文化精英。权德舆的诗歌众体皆备、诸体皆长,“有绝似盛唐者”;为文以“体物导志”或“明道”为目的,强调“有补于时”的社会功能。他对中唐及晚唐的诗文创作有很大影响,在唐代文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学者们开始重视对权德舆的研究,但主要是集中在文学方面,而对其诗文用韵的分析却很少涉及。鉴于此种情况,我们把权德舆的诗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穷尽式的系联、归纳方法,旨在考察其用韵特点及反映的当时实际语音情况,并希望能通过对其诗文用韵的对比来发现问题,总结规律。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前言介绍权德舆其人、诗文创作情况及其对所处时代的影响,简述诗文用韵考察语音的价值,明确研究对象、所选版本、诗文数量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权德舆诗歌用韵本章分为三个方面来讨论:一、通过对权德舆206首近体诗的用韵考察,我们发现其近体诗的用韵几乎与《广韵》规定完全相同,出韵仅有三例:尤韵押入模虞韵两例,欣韵押入真韵一例,这反映了当时语音变化的实际面貌。对特殊韵字的讨论有两个,包括“论”与“过”。二、通过对186首古体诗用韵的考察,我们发现古体诗在押韵方面较近体诗自由得多,但从其平声入韵与仄声入韵情况的对比中仍可看出权德舆在古体诗创作时受官韵影响之深。权德舆古体诗中的出韵的例字极多,多为同调之间的出韵,在不同声调之间的出韵现象中,上去通押较多,但极少是浊上变去的原因。对古体诗中所出现的特殊韵字的讨论,包括“忘、望、推、车、行、长、宿、过、钿、看、并、醒”等。三、对权德與诗歌用韵的特点进行讨论,包括对权德舆诗歌的校勘的分析(主要从篇目数量、句式排列、选字用字三个方面加以分析辨别),权德舆诗歌用韵的特点总结(通过对其古体诗、近体诗用韵特点的比较,总结出他们之间的相同之处和相异之处。)第三部分:权德舆的韵文用韵分析通过对权德舆的132篇韵文(除8篇不入韵外)共包含589个韵段的考察,我们发现其文章用韵更为松散,不似诗歌严谨。但表现出了更多的实际语音状况,更有研究价值。异摄相押的情况共有41例,平仄混押的韵段85个。在这85个异调通押的韵段中,主要是上去通押,体现了浊上变去在中唐时的发展状况。主要涉及到的全浊上声字有:动、恃、騃、祀、士、氏、父、部、妇、弟、骇、愤、限、上、幸、静、后、舅、户、辅。特殊韵字的讨论,包括“下、否、易、那、差、丧、正、盛、沄、大、度、教”等。权德舆韵文用韵的特点总结:通过对其韵文中所表现出来的现象的考察,总结其所处时代的语音特点。第四部分:结语将权德舆的诗文用韵对比,总结出相同之处和相异之处。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英文摘要  7-9
前言  9-13
  一、权德舆其人  9-10
  二、研究现状  10-11
  三、研究目的、意义、方法  11-13
第一章 权德舆诗歌用韵  13-39
  第一节 近体诗用韵分析  13-14
  第二节 近体诗的特殊用韵  14-16
  第三节 古体诗用韵分析  16-28
  第四节 古体诗的通押问题  28-32
  第五节 权德舆诗歌用韵特点讨论  32-39
第二章 权德舆韵文用韵  39-74
  第一节 权德舆韵文用韵分析  39-61
  第二节 权德舆韵文的通押问题  61-69
  第三节 权德舆韵文中的特殊韵字  69-72
  第四节 权德舆韵文用韵的特点总结  72-74
第三章 结语  74-75
注释  75-77
参考文献  77-82
致谢  82-8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3

相似论文

  1. 具有变截面臂架的格构式起重机结构计算分析方法研究,TH21
  2. 唐代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K242
  3.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教材结构的研究,G807.4
  4. 中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之比较研究,G623.58
  5. 初中数学新旧教材几何内容的比较研究,G633.6
  6. 晋江社会体育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G812.7
  7. 穗港中文报纸新闻标题语言比较研究,G213
  8. 公共档案馆社会责任研究,G270
  9. 水田秸秆还田机埋草起浆装置的试验研究,S224.29
  10. 寄主种类和人工饲养对斑痣悬茧蜂的寄生选择和子代发育的影响,S476.3
  11. 基于连锁图的QTL综合分析方法研究,S562
  12. 武汉市创业促进就业政策实施效果指标体系研究,F249.27
  13. 裴斯泰洛齐与陶行知教育思想和实践及比较,G40-09
  14. 中英“统计与概率”领域初中课程内容标准比较与思考,G633.6
  15. 高中数学新旧教材中“不等式”的对比研究,G633.6
  16. 高中专家教师、经验教师和职初教师的KCS个案研究,G635.1
  17. 中国大陆与台湾专业体育院校体操类课程内容的比较研究,G831
  18. 移动计算环境下故障结点检测方法研究,TP338.8
  19. 沪港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阅读部分比较研究,G633.3
  20. 数字时代不同类型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倾向比较研究,G258.6
  21. CISS分型与TOAST分型在缺血性卒中的应用及意义(附210例病例分析),R743.3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诗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