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城市风景湖泊植物景观设计的研究

作 者: 朱玉菲
导 师: 秦安臣
学 校: 河北农业大学
专 业: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关键词: 城市风景湖泊 植物景观设计 植物景观空间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 水域空间 陆域空间
分类号: TU98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7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旅游及相关活动逐渐兴盛,风景名胜区成为人们休闲娱教之首选。然而,风景区经常性超负荷运转使景区自然资源遭受很大破坏,面对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两难的局面,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陷入困境。植物景观作为风景区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无论在景观价值还是生态价值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植物景观设计的成败至关重要。针对目前研究领域偏重于理论研究和定性分析的现状,本论文尝试从案例研究出发,通过一定的量化分析得出植物景观的一般表现,探索植物景观设计的特点。本研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多次实地踏勘,研究选取了杭州西湖风景区以植物景观为主的20例典型案例进行调研与分析。按照地貌特征以及空间属性将案例分为水域空间和陆域空间两个方面,其中水域11例,陆域9例。每一方面又按照园林景观各个要素逐一进行归类、分析与评价,并记录植物要素和空间要素特征。通过对植物种类、高度、盖度、出现频率、空间面积等数据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面积对点状空间下植物种类的多少不起决定性作用。有的小尺度的空间的植物造景中,为了达到小中见大的视觉效果,并不会减少植物种类的应用,反而通过对体量的降低和巧妙安排,增加景观的丰富性。以现有的案例为依据,5~7种植物组合的案例占所有点状空间案例的55%,是比较合理的参考数据。点状空间通过增加植物的丰富度和观赏性实现其吸引、引导视线的功能。较少植物种类的植物景观易形成统一的景观面貌,适合线状或面状空间,体现其序列变化或植物群体美。2、平均高度在0~1.5 m和1.5~5.9 m之间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区段,这是因为这两个区段涵盖了视线最佳欣赏角度;其余区段使用频率虽不如这两个区段高,但对于拉大竖向层次起到很好的效果。在以后的设计中,应当注重6m以下的植物景观的营造,适当选择高于6m的乔木作为围合空间,增加竖向层次的高层树种。3、考虑到人的视角、视距的行为习惯和最佳观赏范围,点状植物景观的围合主要以中层植物围合为主。面状、线状植物景观空间主要以体现整体景观效果为主,在竖向上具备较大的体量和高度,增强景观进深感,因而以上层植物围合为主。为防止单一模式造成视觉疲劳,局部可通过中、低层植物的加入增加景观层次。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1 引言  9-15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9
  1.2 研究进展与现状  9-11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11
    1.3.1 研究对象  11
    1.3.2 研究内容  11
  1.4 研究方法  11-14
    1.4.1 文献研究法  12
    1.4.2 案例研究法  12-14
  1.5 技术路线  14-15
2 植物景观设计的研究  15-21
  2.1 植物景观及植物景观设计概念  15
  2.2 植物景观的构成要素  15-21
    2.2.1 植物自身的美学特性  16-18
    2.2.2 植物景观空间的三个构成面  18-19
    2.2.3 植物构成景观空间的类型  19-21
3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概况  21-23
  3.1 西湖与杭州城的关系  21
  3.2 西湖风景名胜区空间格局现状  21-23
4 西湖风景区植物景观及植物资源概况  23-27
  4.1 植物景观总体概况  23
  4.2 植物资源分区讨论  23-25
    4.2.1 环湖景区  23
    4.2.2 北山景区  23-24
    4.2.3 吴山景区  24
    4.2.4 凤凰山景区  24
    4.2.5 虎跑龙井景区  24
    4.2.6 植物园景区  24
    4.2.7 灵竺景区  24
    4.2.8 五云景区、钱江景区  24-25
  4.3 主要景点植物景观设计手法  25-27
5 杭州西湖植物景观案例分析  27-44
  5.1 水域空间  27-37
    5.1.1 驳岸植物景观  27-30
    5.1.2 滨水区植物景观  30-33
    5.1.3 水面  33-34
    5.1.4 堤、岛、桥  34-37
  5.2 陆域空间  37-44
    5.2.1 道路  37-40
    5.2.2 陆地  40-41
    5.2.3 建筑山石  41-43
    5.2.4 山体  43-44
6 结论与展望  44-49
  6.1 讨论与结论  44-47
    6.1.1 种类与丰富度  44-45
    6.1.2 高度与立面层次  45-46
    6.1.3 盖度与围合感  46-47
  6.2 展望  47-49
    6.2.1 生态性  47-48
    6.2.2 艺术性  48
    6.2.3 功能性  48
    6.2.4 经济性  48-49
7 不足  49-50
参考文献  50-54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4
论文录用通知  54-55
作者简历  55-56
致谢  56

相似论文

  1. 植物景观空间营造中的人性化设计研究,TU986
  2. 昆明市街道植物景观设计研究,TU986
  3. 滨水植物景观设计研究,TU986
  4. 城市滨水区植物景观设计研究,TU986
  5. 成都市公园植物景观空间研究,TU986.51
  6. 城中湖水域空间规划利用研究,TU984.113
  7. 杭州万松书院植物景观研究,TU986.5
  8. 中国海南与新加坡热带植物景观比较研究,TU986
  9. 基于生态与水文过程的城镇绿网构建,TU985
  10. 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探讨,TU986
  11. 城市风景湖泊及其周边地区用地布局研究,TU984.113
  12. 城市带状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TU986
  13.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TU986.2
  14. 城市广场植物景观设计研究,TU986.2
  15. 岭南植物景观设计及应用研究,TU986.2
  16. 城郊型农家乐植物景观设计研究,TU986
  17. 城市综合性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TU986.2
  18. 沿海乡村植物景观空间解析,Q948
  19.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山林植物景观研究,Q948
  20. 城市公园滨水植物景观设计研究,TU986.2
  21. 丽江市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研究,TU986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园林规划与建设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