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公诉案件被害人上诉权研究

作 者: 徐涛
导 师: 丁杰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法律
关键词: 刑事被害人 上诉权 抗诉权 制约
分类号: D92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3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国际人权运动的发展,刑事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保障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刑事诉讼法赋予了被害人当事人的地位,但却没有赋予被害人上诉权,而只赋予其请求检察机关抗诉的抗诉请求权,抗诉请求权并不必然引起二审程序,在司法实践中,不仅抗诉请求权得不到切实的实现,检察机关的抗诉权也面临困境,无救济就无权利,我国刑事诉讼法赋予被害人的当事人地位名不符实,被害人成为“半拉子”当事人,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本文从分析刑事上诉制度的功能和作用开始,对司法实践中被害人抗诉请求权的不足及成因、检察机关抗诉权的困境及成因作了剖析,指出存在制度性缺陷的同时,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权力本位”的司法理念,也是对被害人权利保护不力的重要原因。公诉权的本质是刑事诉权,是国家部分垄断刑事案件起诉权的结果。检察机关的抗诉权在本质上是公诉权的延伸,也属于刑事诉权。但在实然法中却表现为法律监督权,抗诉权的异化是使被害人的刑事诉权得不到充分的保障的主要原因。借鉴当今国际上蓬勃发展的恢复性司法的理念,转变刑事诉讼目的,以保护被害人权利作为刑事诉讼目的之一,提升被害人的诉讼地位,以有效地化解纠纷,平复犯罪造成的危害,重新建构“三元”和“平衡”的刑事诉讼模式,改变目前被害人所处的边缘化地位,实现社会正义。赋予被害人上诉权,不仅契合维护人的尊严的终极法律价值,而且在体现程序正义的同时,以被害人权利制约审判权,更有利于实体正义的实现。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12-13
ABSTRACT  13-15
引论  15-17
第一章 被害人上诉权的提出  17-28
  第一节 被害人与刑事上诉制度  17-20
    一、被害人的概念及特征  17-18
    二、刑事上诉制度与被害人权利保障  18-20
      (一) 刑事上诉制度  18
      (二) 刑事上诉制度的功能  18-19
      (三) 刑事上诉制度的作用  19-20
      (四) 我国的刑事上诉制度中被害人的权利缺陷  20
  第二节 被害人一审的权利救济现状及成因分析  20-24
    一、被害人的抗诉请求权现状及成因  21-22
      (一) 抗诉请求权之不足  21-22
      (二) 被害人的“间接上诉权”之尴尬处境  22
    二、检察机关的抗诉工作面临的困境及成因  22-24
  第三节 被害人无上诉权之弊端  24-28
    一、被害人上诉权的理论争论  25-26
    二、被害人无上诉权的弊端  26-28
第二章 被害人上诉权与刑事诉讼  28-40
  第一节 诉权、刑事诉权概述  28-30
    一、诉权、刑事诉权的概念  28-29
    二、刑事诉权的特征  29-30
    三、上诉权在刑事诉权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30
  第二节 公诉权的本质  30-34
    一、公诉权的应然——刑事诉权  31-33
      (一) 公诉权是被害人刑事诉权的演化形态  31-32
      (二) 公诉权的本质属性——求刑性  32-33
    二、公诉权实然——公权力  33-34
      (一) 公诉权具有对个人利益的保护功能  33
      (二) 公诉权是被害人实现刑事诉权的手段  33
      (三) 公诉权完全取代被害人的刑事诉权,造成被害人权利萎缩  33-34
  第三节 刑事抗诉权  34-37
    一、刑事抗诉权的应然——刑事诉权  34-36
      (一) 检察机关在刑事二审中诉讼职能定位的争论  34-35
      (二) 抗诉权本质仍然是刑事诉权  35
      (三) 公诉权、刑事抗诉权与法律监督权的非兼容性  35-36
    二、我国检察机关的抗诉权实然——法律监督权  36-37
      (一) 我国法律规定的检察机关抗诉权的属性  36-37
      (二) 我国刑事抗诉权的法律监督属性,决定了其难于实现对被害人刑事诉权的保障  37
  第四节 赋予被害人上诉权 实现被害人权利回归  37-40
    一、被害人上诉权的本质  37-38
      (一) 被害人上诉权的概念  37
      (二) 被害人上诉权的本质  37-38
    二、被害人上诉权的属性  38
      (一) 程序启动权  38
      (二) 利益诉求权  38
    三、赋予被害人完整的诉权,实现被害人权利的回归  38-40
第三章 刑事诉讼目的的转变与刑事诉讼构造的重塑  40-49
  第一节 刑事诉讼目的的转变  40-44
    一、刑事诉讼目的概述  40-42
      (一) 刑事诉讼目的的内涵  40
      (二) 对刑事诉讼目的理论探讨  40-42
    二、我国刑事诉讼目的的转变与被害人权益的保障  42-44
      (一) 恢复性正义,一种全新的刑事司法正义观  42-44
      (二) 对恢复性司法理念的借鉴:保护被害人权利  44
  第二节 刑事诉讼构造的重塑  44-49
    一、刑事诉讼构造理论概述  45
    二、我国刑事诉讼构造的历史演变及特点  45-46
      (一) 中国古代权力因素极度膨胀,权利因素极度萎缩  45
      (二) 我国现阶段的刑事诉讼构造特点  45-46
    三、刑事诉讼构造的重塑  46-49
      (一) 由“二元诉讼结构”向“三元诉讼结构”转变  46-47
      (二) 构建平衡的刑事诉讼构造  47-49
第四章 被害人上诉权价值论  49-62
  第一节、赋予被害人上诉权,体现了人的尊严的诉讼价值  49-53
    一、人的尊严的思想来源  49-50
    二、人的尊严的法律定位及法律内涵  50-52
    三、被害人享有完整的刑事诉权是人的尊严法律内涵的必然要求  52-53
  第二节 报应观念的客观要求  53-55
    一、被害人报应观念的演变  53-54
    二、报应是刑罚的目的之一  54-55
    三、被害人的报应观念是其作为诉讼当事人的理论根据  55
  第三节 被害人的上诉权与程序正义  55-58
    一、程序正义概述  55-56
      (一) 自然正义和正当法律程序  55-56
      (二) 消极正义理论及最低限度公正标准  56
    二、程序正义价值论对被害人诉讼地位的基本要求  56-58
      (一) 程序的参与性  56
      (二) 程序的对等性  56-58
      (三) 程序及时和终结原则  58
  第四节 被害人上诉权与实体正义  58-62
    一、实体正义的标准  58-59
    二、以被害人上诉权制约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是实现实体正义必然选择  59-62
第五章 被害人上诉权理论冲突与实践障碍  62-67
  第一节 与被告人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冲突  62-63
    一、上诉不加刑原则概述  62
    二、被害人上诉权与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关系辨析  62-63
  第二节 被害人上诉权之实践障碍  63-67
    一、赋予被害人上诉权与诉讼效益  63-65
      (一) 诉讼效益的内涵  63-64
      (二) 被害人上诉权与诉讼效益的关系  64-65
    二、容易导致被害人的滥诉,降低诉讼效率  65-67
结语  67-68
参考文献  68-73
致谢  73-74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4

相似论文

  1. 我国碳减排服务外包理论与对策探索,X321
  2. 海峡两岸高职教育资源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G719.2
  3. 建立我国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探讨,D925.2
  4. 论刑事被害人的国家补偿制度,D925.2
  5. 关于我国情景喜剧传播问题及对策研究,J905
  6. 试论我国行政诉权的保护,D925.3
  7. 检察机关撤回公诉权问题研究,D925.2
  8. 单音动词初步介词化研究,H146
  9. 论我国民事起诉制度,D925.1
  10. 辽宁省丹东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研究,F323.6
  11. 我国诉权发展及问题探究,D925
  12. 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研究,D925.2
  13. 民事诉讼原告资格扩张研究,D925.1
  14. 确认利益研究,D925.1
  15. 检察官究竟代表谁,D926.3
  16.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运行实证考察,D925
  17. 公诉案件被害人上诉权若干问题探讨,D925.2
  18.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财产权益保障制度之完善,D925.2
  19.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研究,D925.2
  20. 论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构建,D922.11
  21. 论刑事诉讼中的检警关系,D925.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