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朱顶红快繁技术研究

作 者: 邵素娟
导 师: 史益敏
学 校: 上海交通大学
专 业: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关键词: 朱顶红 扦插繁殖 组织培养 小鳞茎切割 移栽
分类号: S682.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58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朱顶红(Hippeastrum vittatum Herb.)花大而色彩鲜艳,受到世界各国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国内优质朱顶红种质资源主要依赖进口,为了解决种球生产中的一些技术问题,扩大朱顶红在国内花卉市场的应用,本文研究了朱顶红的快速繁殖技术,包括朱顶红的扦插繁殖组织培养繁殖。朱顶红的扦插繁殖以朱顶红苹果花品种为材料,研究栽培基质的酸碱度以及插穗的来源对扦插诱导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朱顶红扦插后能在八周内诱导出健康幼芽。芽诱导率受基质酸碱度的影响较大,当pH值达到6.6时,诱导率最高达到88.9%。朱顶红扦插诱导的幼苗在普通的管理条件下长势良好,2年内单个鳞茎重量达到100g以上,周径达到13cm以上。朱顶红组织培养研究以双鳞片法获得的无菌苗小鳞茎为材料,诱导出芽进而产生新植株,以探讨朱顶红种苗工厂化生产技术。结果表明,在1/2MS基础培养基上添加6-BA和NAA能成功诱导小鳞茎切块出芽,并且它产生的新无菌苗质量在实验范围的代数内未发生显著的品质退化。朱顶红组织培养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朱顶红大球的消毒朱顶红大球的最佳消毒条件为45℃温水浸泡35min后用饱和漂白粉溶液浸泡12min,此时的芽诱导率最高,达到68.33%。2朱顶红无菌苗小鳞茎再切割诱导苗研究表明,朱顶红无菌苗的鳞茎具有再切割诱导出芽的能力,而叶片却只能诱导出雪花状愈伤组织。朱顶红无菌苗小鳞茎再切割的最佳方式为四分切(纵切),再切割的最佳芽诱导培养基为:1/2 MS + BA 8 mgL-1 + NAA 1 mgL-1,pH 6.6,糖浓度为45gL-1;根诱导最佳培养基为:1/2 MS + BA 2 mgL-1 + NAA 1.0 mgL-1,pH 6.2,糖浓度为15gL-1;增重培养基为:1/2 MS + BA 4 mgL-1 + NAA 0.1 mgL-1,pH 6.2,糖浓度为60 gL-1。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朱顶红无菌苗再切割形成的小鳞茎在以上增重培养基中添加KH2PO4 80g L-1、TIBA 0.5mg L-1能更好地促进小鳞茎的生长与发育。TIBA不仅抑制了无菌苗叶片的伸长,促进了小鳞茎的生长,而且还提高了芽的诱导率。3朱顶红无菌苗的评价与移栽无菌苗的评价对朱顶红的移栽有着积极的作用。根据无菌苗生物学性状(如苗高、苗重以及小鳞茎的直径等)对苗移栽成活率影响的大小分配不同的权重,进行打分。发现按照本文的评分规则,朱顶红无菌苗达到50分以上时,成活率以及两年内的生长态势均良好,两年内周径能达到14cm以上。预计在3年后能够达到开花球的标准。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14
1 综述  14-27
  1.1 朱顶红概况  14-19
    1.1.1 朱顶红的栽培历史  14
    1.1.2 朱顶红的形态特性及分类  14-16
    1.1.3 朱顶红的栽培条件  16-17
    1.1.4 朱顶红的应用价值  17-19
  1.2 朱顶红营养繁殖技术概述  19-25
    1.2.1 朱顶红的自然分球繁殖  19-20
    1.2.2 朱顶红扦插繁殖技术  20-22
    1.2.3 朱顶红的组织培养繁殖技术  22-25
  1.3 研究内容和意义  25-27
    1.3.1 朱顶红扦插繁殖技术研究内容及意义  25-26
    1.3.2 朱顶红组织培养繁殖技术研究内容及意义  26-27
2 朱顶红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27-33
  2.1 材料与方法  27-28
    2.1.1 材料  27
    2.1.2 方法  27-28
  2.2 结果与分析  28-31
  2.3 讨论  31-33
3 朱顶红组织培养繁殖技术研究  33-83
  3.1 朱顶红组织培养消毒实验  34-43
    3.1.1 材料与方法  34-35
    3.1.2 实验结果  35-42
    3.1.3 讨论  42-43
  3.2 朱顶红大球切割诱导出芽实验  43-45
    3.2.1 材料与方法  43-44
    3.2.2 结果与分析  44-45
    3.2.3 讨论  45
  3.3 朱顶红无菌苗小鳞茎切割诱导新植株  45-66
    3.3.1 材料与方法  46-49
    3.3.2 结果与分析  49-65
    3.3.3 讨论  65-66
  3.4 朱顶红无菌苗的移栽试验  66-70
    3.4.1 材料与方法  67-68
    3.4.2 结果与分析  68-69
    3.4.3 讨论  69-70
  3.5 朱顶红无菌苗诱导过程中的生理生化指标  70-83
    3.5.1 材料与方法  70-74
    3.5.2 结果与分析  74-79
    3.5.3 讨论  79-83
4 结论  83-86
  4.1 朱顶红扦插技术  83
  4.2 朱顶红组织培养技术  83-85
    4.2.1 朱顶红大球的消毒  83-84
    4.2.2 朱顶红无菌苗的再切割诱导  84-85
  4.3 总结  85-86
参考文献  86-90
附录  90-100
  附图1 USDA HARDINESS ZONES  90
  附图2 扦插苗的栽培  90-91
  附图3 组培室  91-92
  附图4 朱顶红无菌苗生长过程中的解剖图  92-93
  附图5 朱顶红大球诱导出芽过程  93-94
  附图6 无菌鳞茎诱导出芽过程  94
  附图7 无菌苗叶片诱导时产生的雪花状愈伤组织以及后期的褐化  94-95
  附图8 朱顶红幼苗的移栽  95-97
  附图9 培养过程中出现的畸化苗和玻璃化苗  97
  附图10 露地栽培小球受到病菌的侵染(2 年生球)  97-98
  附图11 朱顶红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实验材料  98-99
  附图12 再生苗诱导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电泳照片  99-100
致谢  100-10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1-103

相似论文

  1. 光调控对花烛组织培养及试管苗光合特性的影响,S682.14
  2. 能源植物绿玉树快速繁殖研究,Q949.93
  3. 蝴蝶兰新品种‘恒巨双龙’花梗离体培养技术的研究,S682.31
  4. 不同移栽期的气候生态因素对烤烟品质及成熟烟叶组织结构的影响,S572
  5. 豆梨组织培养过程中玻璃化形成机制及其恢复技术研究,S661.2
  6. 高效节能组培系统的研发及在园林植物组培中的应用,S688
  7. 大豆花叶病毒保存方法及安徽省大豆主产区SMV株系动态变化的研究,S435.651
  8. 高丛蓝莓组培体系及种子萌发率的建模研究,S663.9
  9. 光环境调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Q945
  10. 滨梅繁殖技术初步研究,S685.99
  11. 低能N~+离子注入诱变的凤仙花突变体组织培养及其诱变机制分析,S681.1
  12. 地被植物勋章菊在苏州地区的引种及应用研究,S688.4
  13. 山核桃合子胚发育、体胚再生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S664.1
  14. 早春短命植物绵果荠植株再生体系建立,S567.239
  15. RNA干扰抑制草鱼呼肠孤病毒复制的细胞模型,S941
  16. 篦子三尖杉的组织培养及生物碱检测,S791
  17. 两种观赏竹的组织培养研究,S795
  18. 油茶组织培养初步研究,S794.4
  19. 毛背桂樱的繁育技术研究,S792.99
  20. 两种观赏蕨类植物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S682.35
  21. 海岛棉组培过程细胞形态特性与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S56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园艺 > 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 > 多年生花卉类 > 球根花卉类 > 朱顶红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