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西藏自治区安多县土门格拉煤田煤炭资源潜力评价

作 者: 曹征
导 师: 毛晓冬
学 校: 成都理工大学
专 业: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关键词: 西藏自治区 土门格拉煤田 聚煤盆地 聚煤规律 资源潜力评价
分类号: P618.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在系统收集前人土门格拉煤田区域地质调查、煤田地质勘查资料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和分析了土门格拉煤田地质调查、勘查和研究现状,系统归纳了前人在该区开展煤田地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概括起来主要包括:(1)区域地质调查精度不够;(2)对土门格拉煤矿的普查和勘探范围太过局限,以至对整个煤田的评价不完整;(3)煤田内含煤地层系统划分及对比不统一;(4)主要控煤因素和控煤构造的调查和研究不足,以至对煤田内控煤构造样式了解不清;(5)未开展过煤田的沉积相、沉积环境及沉积盆地的系统研究,较缺乏含煤盆地类型及其形成演化的研究和全面认识;(6)聚煤规律认识不够,严重制约了对煤田内煤炭资源潜力的正确评价;鉴于此,为本次硕士论文研究提供了充分的选题依据。本次硕士论文研究,基本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十分明确,在充分吸收前人地质调查、煤田地质勘查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土门格拉煤田成煤的区域地质条件、含煤岩系、煤层及其分布特点,并结合青藏高原地质大调查以来最新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资料和相关煤田地质研究专题,以聚煤盆地的大地构造演化、控制沉积盆地类型和沉积充填层序为主线,运用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及层序地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土门格拉煤田煤系典型沉积剖面结构和层序地层学特征的系统分析,对土门格拉煤田构造地质特征、煤系层序地层学、沉积相和沉积环境、沉积地球化学特点、煤岩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总结,在建立土门格拉煤田岩石地层格架基础上,恢复了土门格拉煤田晚三叠世构造-岩相古地理格局。在认真研究土门格拉煤田控煤因素,特别是控煤沉积环境及控煤构造样式基础上,以地表已揭露或控制煤层为依据,注重研究后期地质事件所诱发的主要构造活动对煤层的影响,剖析了该煤田的主要聚煤规律,重点考虑后期构造对煤系地层及煤层的改造和破坏作用,运用构造控煤理论,圈定了最小含煤远景预测区,并对预测区可靠程度、潜在资源量等级进行了划分,论文最后采用体积法对土门格拉煤田深部及外围的潜在资源量进行了估算。土门格拉煤田位于龙木错-双湖-类乌齐构造-地层大区,大地构造环境则隶属于班公湖-双湖-怒江构造缝合带的北部边缘带。论文在充分借鉴前人对土门格拉煤田地质调查、普查、勘探以及大量与之有关的构造地质作用、沉积作用、岩相古地理研究成果,以岩石地层的系统划分与对比为基础,结合煤系生物地层、年代地层特点,对土门格拉煤田地层及含煤岩系进行了较合理的划分和对比。土门格拉煤田煤系为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组,根据岩性特点及其含煤性,可进一步划分为上下两段,即土门格拉组一段(T3tm1)、土门格拉组二段(T3tm2);煤田内出露其他地层主要为中-上侏罗统,少量下白垩统,从下向上依次包括:雀莫错组(J2q)、布曲组(J2b)、夏里组(J3x)、索瓦组(J3s)、白龙冰河组(J3b)、雪山组(J3 K1x)和阿布山组(K2a)。根据土门格拉煤田沉积剖面及钻孔资料,通过对晚三叠世南羌塘盆地沉积充填层序中沉积界面的识别和确认,对晚三叠纪土门格拉聚煤盆地不同演化阶段的岩相、古地理空间展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归纳了不同演化阶段的盆地充填沉积物特征;土门格拉组一段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二段主要为碎屑岩夹煤层和煤线沉积。通过对土门格拉组沉积层序的划分,发现土门煤系为一个发育完整的构造-沉积层序,通过关键沉积间断面的识别,可进一步划分出两个超层序和五个准层序。晚三叠世土门格拉聚煤盆地沉积相类型主要发育陆源碎屑三角洲相、碎屑潮坪相、泥炭沼泽相,三角洲相可区分出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其次还发育了碳酸盐开阔台地相;其中在碎屑潮坪相和三角洲平原亚相上发育起来的泥炭沼泽相是形成土门格拉煤田的聚煤沉积相,逐步形成了土门格拉煤田内71层煤层和煤线。从当前掌握的土门格拉煤田的煤层厚度、煤层稳定性及煤质煤种的情况上看,土门格拉煤田煤层普遍较薄;前人对羌塘盆地古地磁测定结果表明,土门格拉煤田成煤时的羌塘-昌都地块地处南半球,植被繁茂,虽然成煤环境有利,但成煤期整体沉积环境处于高水位体系域,决定了土门格拉煤田形成的煤层普遍较薄。通过探讨沉积盆地构造沉降-沉积充填-海平面变化和构造隆升-沉积间断-海平面变化之间的关系,结合构造-岩浆事件分析发现,晚三叠世羌塘-昌都地区整体处在拉张背景之下,北羌塘-昌都地块和南羌塘-保山地块都相继发生坳陷沉降,而以龙木错-双湖蛇绿混杂岩带所构成的中央隆起为剥蚀区,将羌塘盆地分割为南、北两个不同性质的沉积盆地。晚三叠世土门格拉煤田则地处南羌塘盆地北部的边缘,位于唐古拉山古隆起剥蚀区南侧(晚三叠世羌塘中央隆起带的一部分)的晚三叠世南羌塘大陆边缘残余盆地之中,经历了晚三叠世被动陆缘坳陷盆地的演化历程,早-中侏罗世古地理基本继承了这一格局。论文首次提出,晚三叠世诺利期形成的土门煤系,其聚煤盆地类型属于南羌塘残余盆地中有利于聚煤的被动陆缘坳陷盆地,成煤古地理格局十分稳定,极其有力于泥炭沼泽环境的发育,在土门格拉一带构成了良好的成煤环境,古气候由湿润逐渐向干旱环境演变。土门格拉煤田内煤系空间展布及煤层赋存状态主要受聚煤期后沉积作用、构造变形等因素的控制。土门格拉煤田经历了多期构造地质活动,具有构造变形强烈、构造形迹复杂的特点。本文首次探讨了聚煤期后各种构造形式对煤系的改造作用,如逆断层对煤层的影响,以及正断层、走滑断层、平移断层和褶皱构造对煤层的影响,为深入了解土门格拉煤田煤层的分布及赋存状态奠定了基础,进而为深部和外围煤层的预测提供了较可靠的地质依据。论文通过对煤系空间展布的系统了解和聚煤规律综合分析,结合后期构造对煤系及煤层的影响,运用构造控煤理论,圈定了最小含煤远景预测区,划分为三类:有利的(Ⅰ类)、次有利的(Ⅱ类)和不利的(Ⅲ类);又根据预测可靠程度,将潜在资源量分为三级:预测可靠的(334-1)、预测可能的(334-2)、预测推测的(334-3)。根据土门格拉预测区控煤构造及沉积特征,圈定出三个最小预测区,即北部预测区、中部预测区、南部预测区,以及10个预测段;最后依据体积法估算资源量,对各个预测段选择合理而符合资源勘查规范的预测参数,对潜在资源量进行了估算,土门格拉煤田预测总资源量为30811.83万吨。

全文目录


摘要  4-7
Abstract  7-13
第1章 绪论  13-18
  1.1 土门格拉煤田地质调查及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3-14
  1.2 选题依据与主要研究内容  14-15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7
  1.4 论文工作概况与完成工作量  17-18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18-29
  2.1 区域地层  18-26
    2.1.1 概述  18-23
    2.1.2 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组  23-25
    2.1.3 中-上侏罗统  25-26
  2.2 区域构造  26
  2.3 区域岩浆岩  26-29
第3章 土门格拉煤田含煤岩系岩石学特征与沉积相  29-39
  3.1 土门煤系岩石学特征  29-31
  3.2 沉积相  31-34
  3.3 土门煤系层序地层特点  34-39
    3.3.1 层序界面识别  34
    3.3.2 层序充填格架及盆地演化  34-39
第4章 煤质特征及煤化作用  39-45
  4.1 煤层对比及煤岩物理性质  39-40
  4.2 煤样工业指标分析  40-42
  4.3 煤类及煤化作用分析  42-45
第5章 土门格拉煤田盆地演化与聚煤规律  45-57
  5.1 主要控煤构造及后期对煤层的改造作用  45-50
    5.1.1 主要控煤构造分析  45
    5.1.2 聚煤期后构造对煤层的改造作用  45-50
  5.2 土门格拉煤田古地理特征及聚煤盆地演化  50-55
    5.2.1 土门格拉煤田岩相古地理特征  50-53
    5.2.2 聚煤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53-55
  5.3 土门格拉煤田聚煤规律  55-57
第6章 土门格拉煤田煤炭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57-70
  6.1 煤田地质勘查与煤炭资源开发现状  57-60
  6.2 土门格拉煤田最小预测区确定  60-61
    6.2.1 最小预测区圈定的原则和依据  60
    6.2.2 预测区可靠程度、潜在资源量等级划分原则  60-61
  6.3 土门格拉煤田煤炭资源潜力评价  61-67
    6.3.1 预测参数的确定  61
    6.3.2 预测资源量初步估算  61-67
  6.4 土门格拉煤田勘查工作部署建议  67-70
    6.4.1 近期工作部署  67-68
    6.4.2 中长期期工作部署  68-70
结论与建议  70-73
致谢  73-74
参考文献  74-79
内部参考文献  79-81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1

相似论文

  1. 西藏自治区雄村斑岩型铜(金)矿矿床特征及资源潜力评价,P618.41
  2. 西藏南木林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分析,F326.20
  3. 文化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F592.7
  4. 西藏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发展研究,F127
  5. 新疆准东煤田中部矿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层序地层分析及聚煤规律研究,P618.13
  6. 西藏自治区地方政府执行力探析,D67
  7. 峰峰煤田深部2~#煤聚煤规律研究,P618.11
  8. 西藏非学历证书考试发展策略初探,G642.4
  9. 攀枝花市宝鼎南部上三叠统大荞地组沉积体系特征及聚煤规律研究,P618.11
  10. 山西地区上古生界层序地层学研究,P539.2
  11. 西藏自治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F249.27
  12. 平庄盆地煤系沉积体系与层序地层分析,P539.2
  13. 西藏地区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研究,F205
  14. 大同晚古生代聚煤盆地砂体特征及其构造意义,P534.4
  15. 山东汶宁地区石炭—二叠系高分辨率层序划分及聚煤规律研究,P618.11
  16. 辽河油田曙三区块井网加密资源潜力评价,TE324
  17. 生态旅游资源潜力评价及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研究,F592
  18. 多源信息综合分析在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的应用,F407.1
  19. 吉林省羊草沟盆地下白垩统含煤地层与聚煤规律研究,P618.11
  20. 西藏现阶段产业结构的特征、成因及调整路径选择,F127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矿床学 > 矿床分类 > 燃料矿床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