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登州浅滩表层沉积物输运特征的研究

作 者: 董超
导 师: 吴建政;朱龙海
学 校: 中国海洋大学
专 业: 海洋地质
关键词: 登州浅滩 表层沉积物 潮流场 冲淤 输运特征
分类号: P736.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3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登州浅滩海域位于山东半岛北端蓬莱市近岸,处于长山列岛的西南侧,登州水道西侧海域。浅滩主体包括4个水下沙洲,是一条海洋动力长期作用形成的天然水下沙体,基本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登州浅滩处于海洋和陆地相互作用的过渡地带,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防止蓬莱海岸侵蚀破坏的一道天然屏障。但自80年代以来人类在登州浅滩进行人工采砂,浅滩区域水深不断加大,使其遭受破坏,失去了对海岸原有的保护作用,造成海岸侵蚀加剧。通过对这一水下浅滩海域的沉积物输运特征进行分析,对于恢复登州浅滩地质地貌环境以及为海岸带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研究区海域多年的水文气象,包括降水、风况等的观测数据,结合在登州浅滩海域进行的底质调查资料,同时运用不同年代海图资料进行水深地形对比,使用Mike 21软件对登州浅滩海域潮流场及不同风况条件下的冲淤环境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登州浅滩海域的表层沉积物输运特征。登州浅滩海域沉积物可划分为11种,砾砂、砾石、粗砂、中粗砂、中砂、细砂、粉砂质砂、砂质粉砂、粉砂、粘土质粉砂、粉砂质粘土;物源和区域水动力环境及地形地貌成为影响区域沉积物类型分布的主要因素。登州浅滩沉积物以中粗砂为主,水道东侧以砾砂为主,西侧主要成分为粘土质粉砂;沉积物粒径具有自南向北由细变粗再变细,自东向西由粗变细的趋势。登州浅滩海域是落潮流占优势。涨潮时潮流方向为SW-NE;落潮期间,潮流方向为NE-SW;落潮流流速大于涨潮流流速,且落潮流历时长于涨潮历时。冲淤结果显示,登州浅滩主体,包括潮待洲、二日洲、四人洲基本呈侵蚀状态,北侧的新井洲区域则呈现冲淤的动态平衡;登州水道东侧冲刷量大,水道西侧呈微淤积。登州水道内在纵轴横向环流的作用下,水道内沉积物与其两侧的浅滩的沉积物搬运构成了一个循环系统。由于人工采砂所形成的凹坑,地形比周边区域低,凹坑周边的沉积物有向其运移的趋势;冲淤结果表明浅滩潮待洲以南区域的沉积物有向西南运移的趋势。整个研究区域受落潮流主流向的影响,研究区沉积物总体的搬运趋势为由东北向西南输运,符合研究区海域沉积物由东向西粒径逐渐由粗变细这一趋势。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1
0 引言  11-15
  0.1 研究意义  11-12
  0.2 研究现状  12-14
    0.2.1 沉积物输运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12-13
    0.2.2 登州浅滩海域研究现状  13-14
  0.3 资料来源及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14-15
    0.3.1 资料来源  14
    0.3.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5
1 研究区概况  15-25
  1.1 地理位置  15
  1.2 地形地貌  15-17
  1.3 气象  17-19
    1.3.1 气温  17
    1.3.2 降水  17-18
    1.3.3 风况  18-19
    1.3.4 雾况  19
    1.3.5 湿度  19
  1.4 水文动力  19-23
    1.4.1 潮汐  19-20
    1.4.2 波浪  20-22
    1.4.3 潮流  22-23
  1.5 地质构造  23-25
2 资料来源与分析方法  25-31
  2.1 表层沉积物  25-27
    2.1.1 野外取样  25
    2.1.2 室内分析  25-26
    2.1.3 粒度参数计算与分级  26-27
    2.1.4 沉积物分类及命名  27
  2.2 水深地形  27-28
  2.3 潮流  28-31
    2.3.1 潮流观测资料处理  28
    2.3.2 潮流观测结果分析  28-31
3 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特征  31-40
  3.1 表层沉积物组成及分布  31-34
  3.2 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  34-38
    3.2.1 不同沉积物类型粒度含量  34
    3.2.2 粒度参数的分布特征  34-38
  3.3 影响表层沉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  38-40
4 表层沉积物输运与海底地形地貌关系  40-48
  4.1 研究区水深地形  40
  4.2 研究区水下地形地貌特征  40-45
  4.3 水深地形变化对沉积物输运的反映  45-48
5 研究区冲淤演化与沉积物输运特征的关系  48-75
  5.1 潮流场数值模拟  48-64
    5.1.1 水动力模型简介  48-55
    5.1.2 潮流计算结果分析  55-64
  5.2 地形地貌冲淤数值模拟  64-71
    5.2.1 模型简介  64-69
    5.2.2 输入参数确定  69
    5.2.3 冲淤环境数值模拟结果  69-71
  5.3 登州浅滩沉积物输运特征探讨  71-75
    5.3.1 登州浅滩海域泥沙来源  71-72
    5.3.2 登州浅滩海域沉积物输运趋势  72-75
6 结论  75-77
  6.1 结论  75-76
  6.2 下一步研究方向  76-77
参考文献  77-80
致谢  80-81
个人简历  81
发表的学术论文  81

相似论文

  1. 规划填海前后莱州湾冲淤演变研究,TV148
  2. 近40年来长江水沙变化背景下的长江口海岸线演变,P737.1
  3. 三维空间分析技术在数字航道中的应用研究,U612
  4. 悬移质不平衡输沙数值模拟及河道冲淤预测,TV142.3
  5. 莱州湾沉积物主要有机物含量分布与来源解析,X143
  6. 黄河干流有机碳及调水调沙时期碳输运规律,X143
  7. 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的研究与应用,TV149.2
  8. 南黄海—东海北部悬浮体与表层沉积物有机碳分布特征,P736.21
  9. 莱州湾风暴潮过程增水、波浪、风暴潮流数值模拟研究,P731.23
  10. 黄河三角洲清水沟流路叶瓣演化规律,P333
  11. 鸭儿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研究,X524
  12.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中塔深水大型沉井基础施工技术,U445.557
  13. 基于泥沙运动理论的潼关站含沙量过程预报方法,TV143
  14. 黄河三角洲强侵蚀海岸侵蚀过程及机理研究,P343.5
  15. 黄河口冲淤灾害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N941.3
  16. 高桩码头桩群对流场及底床影响试验研究,U656.1
  17. 离岸人工岛群建设对龙口湾冲淤特征的影响研究,TV143
  18. 海油陆采平台冲刷防护及断面稳定性试验研究,U674.381
  19. 北京水源地水体中悬浮颗粒有机质稳定碳、氮同位素研究,X524
  20. 洋山港再开发工程水动力变化及海床演变预测,P737.1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海洋学 > 海洋基础科学 > 海洋地质学 > 海洋沉积、历史海洋学 > 海洋沉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