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拒绝言语行为中日对比研究

作 者: 王艳红
导 师: 王蜀豫
学 校: 四川大学
专 业: 日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拒绝 对照研究 礼貌理论 语义公式
分类号: H3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79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不得不拒绝他人的情况。拒绝是一种必须违背对方意愿的言语行为,带有破坏人际关系的危险性。即使对母语说话者来讲也是一种比较难处理的行为。何况对于必须要用第二种语言来表达的外语学习者呢?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很可能会招致误解甚至导致交际的失败,让被拒绝者感到不舒服。根据Brown&Levinson提出的礼貌理论,拒绝在本质上是一种威胁请求者正面子的面子威胁行为。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拒绝者为了不伤害被拒绝者的感情,让对方感觉不快,势必会使用一些策略减缓对受话者面子的威胁,从言语的形式上尽量增大与受话者的一致性。以不损坏双方关系为前提实现交际的目的。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背景不同,受其支配的语言表达和交流方式也必定有很大差异。每个国家的语言中都会有多种表达拒绝的方式。语言构造以及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这些表达方式也必然会呈现不同的特征。这是自不待言的事实。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加大成功交际的可能性,减少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产生的误解、尴尬以及冒犯。对该课题的进行全面研究是很有必要的。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日益频繁,国内外在语用学领域有关这个课题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笔者在对先行研究的考察中发现,大多数研究是从语用学的角度,以小说或剧本中的例子为语料进行考察的。多半停留在句法学和语义学的层面上,深入系统性的研究不多见。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进行的实证性研究虽然也不少,但是多集中在日英、中英的比较上,有关中日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尚不多见。鉴于此,本文聚焦于“拒绝”言语行为,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出发,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语料。以Brown&Levinson提出的礼貌策略理论为基础,着力找出中日两民族的语用策略差异。希望一方面可以帮助以日语或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了解目标语与本族语在“拒绝”言语行为的实现方式上的差异及社交语用方面的差异,为他们在实施这一言语行为时尽可能地减少一些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使交际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也为日语教学提供例证和一定的语料支持。本论文由以下内容构成:序论简单阐述本研究的选题考虑和本研究的目的、方法和意义。第一章先行研究和本研究的视角本章主要阐述先行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本文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第二章调查概要和分析方法在本章中,主要介绍调查问卷的设定、调查对象以及使用什么方法分析调查结果等相关情况。调查问卷共设计了18个场景,表述分为汉语和日语两种语言,调查对象为在校大学生。笔者运用了“语义公式”这个概念,从“惯用表现”和“附加表现”两个方面对收集到的语料进行分析。第三章调查结果及考察本章的论述主要分三个步骤:首先、把调查表中的结果数据化,然后运用统计学的基本原理从整体上对直接表达形式和理由说明进行统计,得出确凿的数据,进而归纳出两者整体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在分析中,笔者发现,日本大学生直接表达形式的使用频率明显比中国大学生偏高,在理由说明的使用上则没有太大的差别。其次、从理由说明的种类和语义公式的构成两个方面分析惯用表达形式。结果发现,日本学生所列举的理由多为含糊、暖昧的理由;而中国学生列举的理由相对具体些。语义公式的构成上,日本大学生以理由说明和直接拒绝为主,其他种类的构成只占一少部分;中国大学生则呈现多样性。最后、统计附加表达方式的使用率。考察中日两种语言中附加表现形式的运用情况。经分析发现,日本大学生无论是附加表现形式的使用频率,还是种类都明显高于中国大学生。第四章对跨文化交际的启示本章主要从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阐述上述调查结果对跨文化交际的启示。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即有“语言规约”也有“文化规约”。作为外语学习者,不能忽视这两个因素的任何一个。终章概括本论文的结论和观点,提出本研究尚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点,并将其做作为今后课题的研究内容。参考文献后记附录1附录2

全文目录


摘要  2-5
日文摘要  5-10
序章  10-12
第一章 先行研究と本研究の视点  12-21
  一、先行研究の論文及び論集  12-15
  二、先行研究の問题点  15-16
  三、本研究の视点  16-21
    (一) 断りの定義について  16-18
    (二) 「断り」の認定基准  18-19
    (三) 本稿の理論基礎  19-21
第二章 調查概要と分析方法  21-27
  第一節 アンケ一ト調查の概要  21-24
    一、調查对象  21-22
    二、デ一タ収集と調查方法  22-23
    三、調查目的  23
    四、状况設定  23-24
  第二節 デ一タ分析方法  24-27
    一、意味公式の分類  24-26
    二、意味公式の連锁  26-27
第三章 調查結果と考察  27-69
  第一節 依赖に対しての断り表现  27-42
    一、惯用表现  27-39
      (一)、バイト先の社長と先生の場合  29-33
      (二)、友達と後辈の場合  33-36
      (三) 家族の場合  36-39
    二、付随的表现  39-42
    まとめ  42
  第二節 诱いに対しての断り表现  42-56
    一、惯用表现  44-52
      (一)、バイト先の社长と先生の場合  44-46
      (二)、友达と后辈の場合  46-49
      (三)、家族の場合  49-52
    二、付随的表现  52-55
    まとめ  55-56
  第三节 勧诱に対しての断り表现  56-69
    一、惯用表现  57-64
      (一)、バイト先の社长と先生の場合  57-60
      (二)、友达と后辈の場合  60-62
      (三)、家族の場合  62-64
    二、付随的表现  64-67
    まとめ  67-69
第四章 異文化间コミユニケ一シヨンヘの示唆  69-73
  一、言語上  69-71
  二、文化上  71-73
終章  73-76
注釈  76-78
参考文献  78-82
後書き  82-83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83-85
付録1  85-87
付録2  87-88

相似论文

  1. 胆囊切除、胆囊结石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病例对照分析,R657.4
  2. 甲状腺癌HER-2基因表达及其影响因素,R736.1
  3. 大连地区中年人白内障危险因素研究,R776.1
  4. 超宽带无线网络的部分窗口多拒绝ARQ机制应用研究,TN925
  5. 基于告警机制的流量清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6. DDoS流量清洗系统设计与实现,TP393.08
  7. 基于自相似分析的流媒体DDoS攻击检测方法研究,TP393.08
  8. 环境空气DMF暴露疾病的发病对照研究,X503.1
  9. Tor匿名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分析与研究,TP393.08
  10. 显性教学对高职学生习得英语拒绝语的影响,H319
  11. 儿童弱视发病相关因素的1:1匹配病例对照研究,R777.44
  12. 头孢替坦二钠治疗急性膀胱炎、肾盂肾炎随机对照临床研究,R692.3
  13. 高血压与国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关系 主动脉弓上三分支的相关形态因素与国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关系,R654.3
  14. 小切口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对比研究,R657.4
  15. 汨罗市中学生超重、肥胖的现况调查及出生时体重与青少年单纯性肥胖关系研究,R589.2
  16. 近期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和发病相关因素的探讨,R573.1
  17. 先天性心脏病危险因素分析,R541.1
  18. 西北燥证与慢性胃炎相关性病例对照研究,R259
  19. 专利权滥用问题研究,D923.42
  20. 中国“亲亲相隐”制度之重构,D909.2
  21. 引入拒绝推论的小企业信用评分模型研究,F276.3;F224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常用外国语 > 日语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