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学信息技术课》学生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作 者: 张晓敏
导 师: 彭立
学 校: 东北师范大学
专 业: 教育
关键词: 协作学习 协作技能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分类号: G633.6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474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将协作学习融入到信息技术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掌握协作技能,提高协作能力。论文主要采用文献、对比、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等方法,提出并分析了信息技术课上中学生协作学习的学习模式和课堂实施策略,并以此为基础,对所任班级进行了应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丰富和发展了信息技术课上中学生协作学习的研究,为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提供了借鉴。整篇论文分为五部分。引言部分全面阐述了本课题的提出和研究的背景、现状。第一章是对本课题研究的理论综述。首先分析了协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即群体动力理论、选择理论、发展理论;其次简单阐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协作环境中的应用。第二章首先论述了信息技术课的学科特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心理特点以及中学信息技术课的主要任务,强调了在信息技术课上培养学生协作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其次论述了协作学习的定义、基本要素、基本形式,并对个别学习、竞争学习和协作学习三种方式进行了比较,展示了协作学习优势;最后从学生、教师、环境三个方面提出并分析了在信息技术课上影响学生协作学习的因素。第三章是在基于对前半部分的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信息技术课上中学生协作学习能力的应用研究。进一步论述了信息技术课中协作学习的模式,课堂协作学习的实施策略,并对学生的课堂实施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反思。第四章是通过课堂协作学习策略的实施和对实施结果的分析,总结了本论文的研究成果。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英文摘要 5-7 引言 7-8 第一章 协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8-12 一 群体动力理论 8 二 选择理论 8-9 三 发展理论 9-10 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0-12 第二章 信息技术课程与协作学习 12-20 一 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与《中学信息技术课》课程标准 12-13 二 协作学习 13-16 三、在信息技术课中影响协作学习的学生因素 16-17 四、在信息技术课中影响协作学习的教师因素 17-18 五、信息技术课中影响协作学习的环境因素 18-20 第三章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 20-41 一 协作学习能力概述 20-21 二 基于协作技能训练的协作学习模式 21-23 三 课堂协作学习能力培养的个案研究 23-33 四 课堂实施结果分析 33-41 第四章 结论 41-44 一 协作学习有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 41 二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得天独厚 41 三 协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41-42 四 协作学习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协作学习能 42-44 参考文献 44-46 附录 46-50 后记 50
|
相似论文
- 基于过程的协作学习环境设计研究,G434
- 美国“写作教室”理论与实践初探,G633.3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科教电视节目编导策略研究,G222.3
- 教师自主发展平台的设计与应用研究,G451.1
-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G633.41
- 协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633.7
- 基于SNS的网络协作学习平台设计与实现,TP311.52
- 远程协同教育平台的研究和实现,TP311.52
- 基于建构主义的成人高校课堂学习环境设计,G720
- Wiki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协作学习设计,G633.67
- Google协作平台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应用探究,G434
- Wiki在中学协作学习中的应用研究,G434
- 基于web2.0的智能导学系统的研究与设计,G434
- 基于IMS LD的协作学习建模,G434
- 基于P2P的自主协作学习系统研究与实现,TP393.02
- 基于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CSCL质量研究,TP399-C1
- 多用户环境的虚拟协作学习平台设计与实现,TP311.52
- 建构主义理论和历史教学相结合的研究与实践,G633.51
- 微博支持的协作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研究,G633.67
- 基于协作学习的网络课程设计研究,G434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农村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G633.4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 > 计算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