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民事诉讼中单位证明的运用

作 者: 张金米
导 师: 冀宗儒
学 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专 业: 法律
关键词: 民事诉讼 单位证明 采信原则 完善策略
分类号: D925.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8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民事诉讼中单位证人制度为研究对象,结合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现状,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单位”、单位证明的概念、单位证明的特点、单位证明的历史沿革、单位证人的资格、证据的归类与划分等内容进行分析和阐述,意图通过分析和阐述,来健全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制度,从而对促进审判方式改革的顺利发展有所裨益。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单位证明的概述。主要探讨“单位”的定义、单位证明的概念及特征等问题。对于“单位”的定义,文章分别从一些书籍著作中的释义、其他法律对“单位”的相关规定以及“单位”称谓的形成过程三个方面追寻了“单位”的含义,并进行了详细论述。关于单位证明的释义和单位证人证言问题,笔者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概括:包括作为证人证言,并以书面证言的形式出具的书面证明和诉讼前形成的书面材料,由当事人提出用以证明案情的书证两种形式。对单位证人证言特征分析则从单位证明在实践中表现形式较其他证据的表现形式,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并从民事诉讼法(颁布)前、实行时及实行后的阶段发展历程来分析了我国民事诉讼中单位证明的运行情况。第二部分,单位证人资格的争议。从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三种不同立场观点分析了单位作证适格性问题,对于单位证人,多数学者都否认单位具有证人资格。他们认为单位证明属于书证,不属于证人证言。笔者在对三种不同观点分析的之后,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民事诉讼法》承认单位的作证资格,是与社会实践中的实际需要相契合的,是我国证据制度的一大特色。把单位纳入证人范畴,有利于人民法院尽可能的扩大证据来源,解决当前举证难、作证难的现状,也有利于人民法院及时查明案件事实解决纠纷。第三部分,民事诉讼中单位证明运用存在的问题。主要从民事诉讼中单位书证和单位证言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民事诉讼中有关单位书证适用,发现问题较单位证言少。并对这种现状存在的原因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第四部分,单位证明在民事诉讼中的证据种类归属。分析了关于单位证明证据种类的归属,存在书证和证人证言两种不同的观点。并对其归属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五部分,完善单位证明在民事诉讼中运用的若干策略及建议对单位证明排除(禁止)的认识误区进行了分析,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完善我国单位证明排除(禁止)规则的具体对策和建议。最后分析了运用单位证言采信原则,从真实陈述原则和经验原则上来完善单位证明在民事诉讼的运用。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研究,D925.2
  2. 论我国法院诉前委托调解机制的构建,D925.1
  3. 论我国民事诉讼起诉条件之完善,D925.1
  4. 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关联案件审理模式研究,D925
  5. 论修订后的民事再审程序之完善,D925.1
  6.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构建,D925.1
  7. 我国医院投诉管理的现状及完善策略研究,R197.3
  8. 社会保险争议民事解决途径探析,D925.1
  9. 论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完善,D925.1
  10.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弊端及独立性研究,D925.2
  11. 论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D925.2
  12. 论民事诉讼中的单位作证,D925.13
  13. 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研究,D925.1
  14. 日本人事诉讼制度的分析与借鉴,D931.3
  15. 民事诉讼和解的效力研究,D925.1
  16. 民事证据保全制度研究,D925.1
  17. 论民事诉讼和解制度,D925.1
  18. 民事诉讼强制措施实证研究,D925.1
  19. 民事诉讼指挥权初论,D925.1
  20. 论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调查取证权,D925.13
  21. 民事执行行为异议审查制度,D925.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