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的社会文化语境中的人与历史

作 者: 徐宏任
导 师: 马伟业
学 校: 黑龙江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后革命时代 文革叙事文学 现代性 叙事策略 审美形态
分类号: I207.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7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进步,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以现代性思潮为主的“后革命时代”,在这样一种新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对历史以及历史中人的生活的叙述或重述成了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重点命题。而这其中,“文革”作为中国文学创作的母题被再次集中纳入到作家的审美视野中来,促使一批优秀作品的诞生。因为时代的关系,这批作品无论从叙事主旨、叙事策略还是审美形态上都表现出强烈的现代性特征。本文以“后革命时代”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立足时代,联系历史,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后革命时代的文革叙事文学,阐明其取得成功的原因,分析其内在的叙事学、美学和思想史意义,并指出这批作品中集体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未来的文革写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2-3
Abstract  3-6
引言  6-8
第一章 后革命文学叙述主旨的新向度  8-22
  第一节 人的真实在场  8-10
  第二节 对人的生活本质的追寻  10-15
  第三节 对人的生命的叩问  15-22
第二章 后文革文学的叙事策略  22-34
  第一节 多元化的创作方法  22-28
  第二节 多元化的叙述视角  28-30
  第三节 多元化的处理手段  30-34
第三章 后文革文学的审美形态  34-46
  第一节 多重审美形式的糅合  34-37
  第二节 现代审美意识的凸显  37-42
  第三节 多样的语言风格与多重审美体验  42-46
第四章 后文革文学出现的必然性  46-57
  第一节 后文革文学出现的历史和文化条件  46-47
  第二节 “伤痕”、“反思”文学的局限(一)——共名状态中无力的批判  47-51
  第三节 “伤痕”、“反思”文学的局限(二)——“人”的虚假在场与“群体”的谎言  51-53
  第四节 “伤痕”、“反思”文学的局限(三)——僵硬与泛情化的语词系统  53-57
结语  57-59
参考文献  59-63
致谢  63-64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64-65

相似论文

  1. 来华西方左翼思想家看社会主义在中国,D61
  2. 传奇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研究,J905
  3. 交往范式及其对泰国社会现代转型的启示,B089.1
  4. “从梦中唤醒世界”,B089
  5. 论卢梭对现代性的批判,B565.26
  6. 本雅明现代性批判的矛盾性,B516
  7. 吉登斯、哈贝马斯对历史唯物主义批判的比较研究,B03
  8. 现代性视阈中人的发展代价,B038
  9. 毛泽东时代的现代性想象,J209.2
  10. 隐含作者张爱玲的叙事策略,I207.42
  11. 现代化境遇中的民间智慧,I207.7
  12. 追求“艺术空间无限可能性”的双子星座,I207.42
  13. 从挥之不去的“无聊”之病试观波德莱尔“现代性”之一百五十年,I565
  14. 爱伦·坡作品现代性的分析,I712
  15. 在现代与传统之间,D909.2
  16.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及当代启示,D61
  17. 现代性的建构与解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悖论,D61
  18.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人学思想研究,A811
  19. 晋南农民现代化研究,F327
  20. 转型社会背景下乡村女性的民间信仰实践,C912.82
  21. 日常生活中的个人与国家,G239.29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新体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