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连接体的设置对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

作 者: 杨东
导 师: 马福
学 校: 太原理工大学
专 业: 结构工程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连体结构 连接体 连接方式 连体位置 动力响应
分类号: TU37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20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双塔连体结构是由设置在一定高度处的连接体将相对独立的塔楼连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高层建筑结构型式。由于连接体的变形协调,使整个结构的受力性能与单个塔楼有所不同。目前对连体结构的整体受力特别是动力性能的研究不够深入,资料不多。本文以工程实例为背景,利用国内著名的工程分析软件PKPM中的SATWE、EPDA及EPSA模块对钢筋混凝土双塔连体结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通过对设置连接体与否结构的计算分析,认为钢筋混凝土双塔结构设置连接体以后,在地震作用计算时,必须考虑高阶振型和耦连扭矩的影响。多遇地震作用下,连接体协调两塔的变形和受力,各塔吸收的地震作用可能相互抵消,整体结构偏于安全。罕遇地震作用下,连体双塔结构的响应较大,必须引起重视。二、连接体与钢筋混凝土塔楼的连接方式对结构的受力也有影响。对于本文实例来讲,由于钢筋混凝土塔楼的刚度很大,而连接体刚度相对较弱,分析表明,连接体和塔楼的连接方式对整体结构受力影响较小,而对连接处个别构件的受力影响很大,设计时需着重处理连接部位及其附近各主要构件的截面设计,加强构造措施。并建议采用铰—铰连接模型。三、连接体位置的高低,对钢筋混凝土双塔结构的影响有一定的规律。在连接体所在楼层处,一个塔楼该处的地震反应力为全塔最大,而另一塔该处的地震反应力又较小。设计时,必须考虑地震作用方向的不确定性,对连接体位置处各塔楼内钢筋混凝土构件应加强。综合考虑结构的各种响应、承载力和延性等因素后,本文认为,连接体设置在塔楼总高的4/10~6/10位置处,整体结构的受力较好。最后,本文对所做的工作做了总结,并指出了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1
第一章 绪论  11-22
  1.1 前言  11
  1.2 双塔楼连体结构组成  11-12
    1.2.1 大底盘  11-12
    1.2.2 塔楼  12
    1.2.3 连体  12
  1.3 大底盘双塔楼连体结构现阶段的应用  12-16
    1.3.1 国外应用  12-13
    1.3.2 国内应用  13-16
  1.4 大底盘双塔楼连体结构研究现状  16-21
    1.4.1 连体结构计算模型、分析方法  16-17
    1.4.2 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  17-18
    1.4.3 连体刚度影响  18
    1.4.4 对称性影响  18
    1.4.5 抗风分析  18-19
    1.4.6 结构控制研究  19-20
    1.4.7 试验研究  20-21
  1.5 本文主要工作  21-22
第二章 有限元理论及软件介绍  22-40
  2.1 有限元理论  22-30
    2.1.1 概念  22-23
    2.1.2 三维空间有限元分析基本步骤  23-30
      2.1.2.1 理论步骤  23-24
      2.1.2.2 SATWE墙元分析步骤  24-30
  2.2 软件介绍  30-40
    2.2.1 有限元通用软件  31-34
    2.2.2 PKPM软件介绍  34-40
第三章 实例介绍及参数选择  40-50
  3.1 分析模型基本信息  40-45
    3.1.1 分析模型工程概况  40-41
    3.1.2 分析模型优化  41-45
  3.2 参数选择  45-50
    3.2.1 SATWE参数选择  45-48
    3.2.2 EPDA、EPSA参数选择  48-50
第四章 设置连体与否的静力和动力分析  50-65
  4.1 SATWE弹性分析部分  50-55
    4.1.1 静力分析部分  50-55
    4.1.2 动力时程分析部分  55
  4.2 EPDA弹塑性动力分析部分  55-60
  4.3 EPSA弹塑性静力分析部分  60-62
  4.4 构件分析  62-64
    4.4.1 SATWE弹性静力分析  62-63
    4.4.2 EPDA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  63-64
  4.5 本章结论  64-65
第五章 连体连接方式对双塔结构的影响  65-76
  5.1 SATWE弹性分析部分  66-69
    5.1.1 弹性静力分析部分  66-68
    5.1.2 弹性动力分析部分  68-69
  5.2 EPDA弹塑性动力分析部分  69-71
  5.3 EPSA弹塑性静力分析部分  71-72
  5.4 连体构件分析  72-75
    5.4.1 SATWE弹性静力分析  72-73
    5.4.2 EPDA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  73-75
  5.5 本章结论  75-76
第六章 连体设置位置对结构的影响  76-91
  6.1 SATWE弹性分析部分  76-83
    6.1.1 弹性静力分析部分  76-80
    6.1.2 弹性动力部分  80-83
  6.2 EPDA弹塑性动力分析部分  83-87
  6.3 EPSA弹塑性静力分析部分  87-89
  6.4 本章结论  89-91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91-93
  7.1 结论  91-92
  7.2 展望  92-93
参考文献  93-97
致谢  97-9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8

相似论文

  1.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铁素体连接体材料的性能研究,TM911.4
  2.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多裂纹扩展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U416.217
  3. 不同设计参数下异形截面柱位移延性研究,TU375.3
  4. 基于太阳能发电的超高连体烟囱结构设计研究,TU399
  5. CFRP与钢板复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TU352.11
  6. 罕遇地震下框架结构强柱弱梁屈服机制研究,TU275
  7. 中航国际广场大厦结构稳定性分析,TU973.2
  8. 国内外公路桥梁混凝土构件设计方法对比分析,U448.14
  9. 国内外铁路工程结构设计方法比较分析,U21
  10.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界面剥离损伤的超声导波检测技术,TU375
  11. 子弹侵彻钢筋混凝土的数值模拟研究,TU375
  12. 城市高架桥梁汽车—桥梁耦合时变系统动力响应分析,U441.3
  13. 钢筋混凝土T梁斜截面粘钢加固后可靠度,U441
  14. 钢筋混凝土梁桥承载力快速检评方法与承载力分析程序开发,U441
  15. 大跨径桥梁在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的响应及减震措施研究,U442.55
  16. 福建省三明地区碧湖一桥检测与评估研究,U446
  17. 城市隧道爆破开挖条件下地表建筑动力响应分析,U455.6
  18. 牙体病充填体内加筋的抗断裂性能测试与研究,R783
  19. 西昌昔格达组的动力特性研究,TU435
  20. 移动荷载作用下土体的动力响应研究,TU435
  21. 南海张力腿平台优化选型研究,TE95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 > 钢筋混凝土结构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