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世界遗产地旅游者空间感应测度

作 者: 钱树伟
导 师: 苏勤
学 校: 安徽师范大学
专 业: 人文地理学
关键词: 空间感应 认知地图 地方感 旅游者 苏州古典园林
分类号: F2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3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文化遗产旅游已成为旅游业中一支强有力的生力军,并引起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苏州古典园林是我国文化遗产的精华部分,蕴含着丰富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信息,其中拙政园、网师园、留园及狮子林等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乃至全人类的共同财富。随着时代变迁,苏州古典园林已从原初的居住生活空间演化为旅游游憩空间。在城市化与旅游化双重背景下,我国城市遗产遭受到巨大的破坏及旅游开发的巨大冲击。因此,如何协调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关系,促进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互利共赢成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理论研究课题。空间感应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行为地理学领域的重要理论,侧重于城市居民的空间意象分析,近年来被应用于旅游地中的旅游者感应空间分析。认知地图调查是其重要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有利于定性刻画旅游者感应空间的特征及影响因素。但该理论缺乏定量化研究,对旅游者心理与情感的关注不足。地方感理论是量化测度“人—地”情感联结关系的重要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环境心理学、游憩地理学及休闲学研究的热点论题,但研究大多以自然观光地为主,缺乏对文化遗产旅游地的案例研究,国内目前尚处于地方感理论研究的起步阶段;在全球化、现代化、信息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地方感概念得以重新阐释和建构;在旅游化浪潮推动下,具有显著地方性特征的文化遗产地的地方性元素保存及地方特色营造与彰显受到世界各国及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地方感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日趋凸显。本项研究将地方感理论引入空间感应理论研究中,以旅游者为切入点,以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网师园、留园、狮子林)为案例,将认知地图调查物质性研究方法与侧重于旅游者心理、情感定量化分析的地方感结构方程模型测量方法相结合,通过对古典园林旅游者认知地图的调查分析,定性刻画旅游者感应空间的物质性基本要素构成及其分布频率、感应空间结构的基本模式;构建并利用古典园林旅游者地方感结构关系模型,量化测度旅游者地方感塑造的影响因素及地方感对遗产保护态度及行为的影响效应,最后将认识地图调查结果与旅游者地方感强度差异进行关联分析,试图揭示地方感塑造与旅游者空间感应要素特征之间的耦合关系,以确立地方感塑造的核心要素,旨在为我国世界遗产地的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协调互利模式的构建探寻新的研究思路。苏州古典园林旅游者空间感应研究是一项切合时代背景、系统复杂的前沿课题,本项研究将以往对空间感应的过程研究引向对其结果的探讨,并在以下几方面取得研究进展:(1)基于认知地图调查探讨并刻画了旅游者空间感应的基本要素构成、分布频率特征及感应空间结构模式。共包含5类基本要素,5要素在总样本中出现的频率基本均衡、单样本之间有一定差异;5要素均有较高识别性,其中节点与边界要素的可识别性与可意象性最高;5要素的感应频率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总体上呈现由中心水域核心景区向四周逐渐衰减的“核心—边缘”空间模式。(2)基于结构方程原理构建并验证了旅游者地方感结构关系模型。该模型由地方感前因影响变量、地方感测量变量及地方感后果效应变量三部分构成。研究表明:前因变量旅游涉入、旅游吸引力、旅游功能均对地方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地方感的形成对遗产保护态度及遗产保护行为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效应。(3)基于认知地图调查及地方感强度层次划分剖析并阐释了旅游者空间感应要素特征与地方感强度差异之间的耦合关系。依据强度差异,将古典园林旅游者划分为地方陌生感旅游者、地方熟悉感旅游者、地方认同感旅游者及地方依赖感旅游者4种类型。不同类型旅游者在认知地图类型及空间感应要素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4)基于旅游者空间感应实践提出并揭示了“空间—地方—地方感”的空间演化过程机制及旅游者地方感建构模式,并重点剖析了地方感的影响机理。研究认为由地方感前因影响导入机制与后果效应输出机制构成的“导入—输出”系统机制的运行过程与结果是苏州古典园林旅游者地方感的影响关系机理。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2
第一章 绪论  12-18
  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15
    1.1 选题背景  12-14
    1.2 研究意义  14-15
  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7
    2.1 研究思路  15-16
    2.2 研究方法  16-17
  3 数据来源与调研过程  17-18
    3.1 数据来源  17
    3.2 调研过程  17-18
第二章 古典园林旅游和空间感应理论应用研究综述  18-30
  1 古典园林旅游研究进展  18-23
    1.1 国外相关研究  18-21
    1.2 国内相关研究  21-23
  2 空间感应理论在旅游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23-28
    2.1 空间感应理论及其方法应用研究进展  24-26
    2.2 基于主客体空间感应的旅游领域研究进展  26
    2.3 相关学科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借鉴  26-28
  3 研究评述与启示  28-30
第三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设计  30-45
  1 基于认知地图调查的旅游者空间感应测度  30-32
    1.1 旅游者认知地图的内涵与测度方法  30
    1.2 旅游者认知地图的类型与影响因素  30-32
  2 基于地方感模型的旅游者空间感应测度  32-36
    2.1 地方感的概念  32-33
    2.2 地方感测量原理与方法  33-36
  3 苏州古典园林旅游者地方感结构关系模型  36-44
    3.1 地方感前因影响变量  37-40
    3.2 地方感后果效应变量  40-41
    3.3 模型构建与问卷设计  41-44
  4 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44-45
    4.1 数据采集  44
    4.2 数据分析方法  44-45
第四章 样本特征和旅游者空间感应特征分析  45-58
  1 样本特征  45-47
    1.1 旅游者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  45-46
    1.2 旅游者旅行特征  46-47
  2 量表信度与效度分析  47-50
    2.1 信度分析  47-50
    2.2 效度分析  50
  3 基于认知地图调查的旅游者空间感应特征分析  50-58
    3.1 旅游者认知地图的类型与特征  50-53
    3.2 旅游者空间感应的要素及频率分布特征  53-56
    3.3 旅游者感应空间结构模式  56-58
第五章 旅游者地方感结构模型验证及感应特征比较  58-76
  1 旅游者地方感结构关系模型验证性因子分析  58-70
    1.1 测量模型检验与修正  58-59
    1.2 结构模型检验与修正  59-60
    1.3 最终模型量表因子分析  60-62
    1.4 地方感结构关系模型验证分析  62-70
  2 不同地方感强度层次的旅游者空间感应特征比较  70-76
    2.1 基于地方感强度差异的旅游者类型划分  70-74
    2.2 不同地方感强度层次旅游者的认知地图类型特征比较  74-75
    2.3 不同地方感强度层次旅游者的感应要素分布特征比较  75-76
第六章 旅游者空间实践的地方感建构模式及影响机理  76-80
  1 苏州古典园林旅游者空间实践的地方感建构模式  77-78
  2 苏州古典园林旅游者地方感影响关系机理  78-80
    2.1 前因“导入机制”  78-79
    2.2 后果“效应机制”  79-80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80-85
  1 主要结论  80-82
  2 主要不足  82-83
  3 研究展望  83-85
参考文献  85-92
附录:苏州古典园林旅游者地方感与认知地图调查问卷  92-94
致谢  94-95
附: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与获奖情况  95

相似论文

  1. 吉林市城市意象解析,TU984
  2. 三亚俄罗斯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研究,C912
  3. 接受美学视角下苏州古典园林介绍英译之研究,H315.9
  4. 基于旅游动机的旅游目的地类型选择的实证研究,F590
  5. 西湖景区旅游者游览行为的Semi-Markov时空模拟研究,F224
  6. 旅游者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关系研究,X2
  7. 黄山风景区旅游者忠诚度研究,F592.7
  8. 张家界旅游罩形成机制及影响研究,F592.7
  9. 珠江三角洲居民旅游偏好研究,F592.7
  10. 旅游纪念品的社会功能和情感影响因素探究,F592
  11. 旅游体验中的地方感研究,F590
  12. 基于自适应网络模糊推理系统的旅游需求预测分析研究,F224
  13. 基于旅游者行为的南宁市入境旅游发展研究,F592.7
  14. 旅游者与旅行社信息不对称的博弈分析,F224.32
  15. 乌鲁木齐徒步旅游发展研究,F592.7
  16. 敦煌高端入境旅游者行为研究,F592.7
  17. 武夷山风景区生态旅游者行为特征研究,F205
  18. 民国时期四川旅游研究,F592.7
  19.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研究,TU986
  20. 基于外国旅游者感知的城市形象及传播途径研究,F592.7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 经济数学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