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甜叶菊有效部位制备工艺及化学成分与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作 者: 姜华
导 师: 石任兵
学 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药学
关键词: 黄酮 鞣质 甜菊苷 甜叶菊 有效部位 质量控制 指纹图谱
分类号: TQ46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621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为菊科甜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中含有丰富的甜菊苷类和黄酮类成分,前者在食品和医药行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而后者又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为了充分利用该资源,本论文从甜叶菊有效部位的制备工艺考察、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和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三方面展开对甜叶菊的全面研究。第一部分文献综述对甜叶菊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开发利用进行了全面综述,共引用文献35篇。第二部分实验研究第一章甜叶菊有效部位制备工艺研究1.建立了甜叶菊(甜菊苷类+黄酮类)有效部位的制备工艺。采用L9(34)正交实验,以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槲皮苷和甜菊苷的含量,对甜叶菊的提取工艺进行考察。综合分析实验结果,确定甜叶菊(甜菊苷类+黄酮类)有效部位最佳提取工艺为A2%乙醇提取B3次,每次提取C1小时,溶剂用量为D3倍量。通过对5种不同极性大孔吸附树脂的筛选,确定C型大孔吸附树脂对总黄酮和指标性成分甜菊苷和槲皮苷具有较好的富集纯化性能。其最佳工艺为选用C型树脂:上样浓度为C4;上样量和树脂体积比为E2;树脂柱径高比为L2;吸附流速为D1;水洗体积为B1;洗脱流速为F1;洗脱溶剂为S%乙醇;洗脱体积为WBV;树脂可重复使用7次。2.建立了甜叶菊(黄酮类)和甜叶菊(甜菊苷类)两个有效部位的综合制备工艺。本工艺利用聚酰胺对具有酚羟基的成分的特异吸附性能,同时富集甜叶菊中的黄酮类成分和甜菊苷类成分,确定了聚酰胺水洗得甜叶菊(甜菊苷类)有效部位,同时醇洗得甜叶菊(黄酮类)有效部位的制备工艺。确定聚酰胺最佳工艺为:上样浓度为C2;上样量和聚酰胺体积比为E1;柱床径高比为L2;吸附流速为D1;水洗体积为B1;洗脱流速为F1;洗脱溶剂为P%乙醇;洗脱体积为MBV;聚酰胺可重复使用5次。第二章甜叶菊(甜菊苷类+黄酮类)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研究采用多种分离纯化方法(正相硅胶柱层析,聚酰胺,Toyopearl HW-40,Pharmadex LH-20,反相RP-18柱层析,以及重结晶等方法)和结构鉴定技术(如UV、IR、FAB-MS、1HNMR、13CNMR、DEPT、HMQC、HMBC、1H-1HCOSY等波谱学技术和化学方法对甜叶菊(甜菊苷类+黄酮类)有效部位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共分离鉴定出12个化合物。其中黄酮7个:木犀草素,槲皮素,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槲皮苷,槲皮素-3-O-β-D-阿拉伯糖苷,槲皮素-3-O-[4-O-反式-咖啡酰基-α-L-鼠李糖-(1→6)-β-D-半乳糖苷];鞣质1个:4,5-双咖啡酰奎宁酸;甾类2个:β-谷甾醇,△5,22豆甾二烯醇;萜类2个:甜菊苷,莱鲍迪苷A。其中,木犀草素和4,5-双咖啡酰奎宁酸2个化合物为首次从甜叶菊中分离得到,槲皮素-3-O-[4-O-反式-咖啡酰基-α-L-鼠李糖-(1→6)-β-D-半乳糖苷]为1新黄酮类化合物。第三章甜叶菊有效部位质量控制方法研究建立了甜叶菊有效部位质量控制方法体系。1.建立了甜叶菊有效部位的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以槲皮苷为指标性成分分析,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显色的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甜叶菊(甜菊苷类+黄酮类)有效部位的总黄酮含量为36.69%,RSD=1.53%;甜叶菊(黄酮类)有效部位的总黄酮含量为85.52%,RSD=0.69%。2.建立了甜叶菊有效部位的4个指标性成分含量同时测定的方法。运用RP-HPLC梯度洗脱法,对甜叶菊有效部位中的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槲皮苷,4,5-双咖啡酰奎宁酸,槲皮素-3-O-[4-O-反式-咖啡酰基-α-L-鼠李糖-(1→6)-β-D-半乳糖苷]四个指标性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经测定,甜叶菊(甜菊苷类+黄酮类)有效部位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含量为0.40%,RSD=1.42%;槲皮苷含量为1.01%,RSD=1.29%;4,5-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为1.81%,RSD=0.84%;槲皮素-3-O-[4-O-反式-咖啡酰基-α-L-鼠李糖-(1→6)-β-D-半乳糖苷]含量为0.25%,RSD=1.11%。甜叶菊(黄酮类)有效部位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含量为1-32%,RSD=0.44%;槲皮苷含量为3.15%,RSD=1.09%;4,5-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为7.04%,RSD=0.97%;槲皮素-3-O-[4-O-反式-咖啡酰基-α-L-鼠李糖-(1→6)-β-D-半乳糖苷]含量为1.16%,RSD=0.26%。3.建立了甜叶菊有效部位的2个指标性成分含量同时测定方法。运用氨基柱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甜叶菊有效部位中的甜菊苷,莱鲍迪苷A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经测定,甜叶菊(甜菊苷类+黄酮类)有效部位中甜菊苷含量为34.98%,RSD=1.92%;莱鲍迪苷A含量为10.20%,RSD=1.98%。甜叶菊(甜菊苷类)有效部位中甜菊苷含量为38.85%,RSD=0.63%;莱鲍迪苷A含量为16.91%,RSD=0.99%。4.建立了甜叶菊有效部位的特征表达方法。运用氨基柱对甜叶菊有效部位的特征进行了指纹图谱表达,并采用添加对照品的方法对甜叶菊有效部位中的10个主要色谱峰进行了指认。第三部分总结与讨论1.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2.阐明了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首次建立了甜叶菊有效部位Ⅰ(甜菊苷类+黄酮类)和甜叶菊有效部位Ⅱ(黄酮类)及甜叶菊有效部位Ⅲ(甜菊苷类)的三个制备工艺。阐明了甜叶菊有效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从甜叶菊有效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化合物,其中木犀草素和4,5-双咖啡酰奎宁酸2个化合物为首次从甜叶菊中分离得到,槲皮素-3-O-[4-O-反式-咖啡酰基-α-L-鼠李糖-(1→6)-β-D-半乳糖苷]为1新黄酮类化合物。首次建立了甜叶菊有效部位质量控制方法体系。采用总成分含量和指标性成分含量作为其质量的定量表达,HPLC指纹图谱作为其质量的定性特征表达,对甜叶菊的有效部位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研究。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7
ABSTRACT  7-10
前言  10-11
第一部分 甜叶菊综述  11-19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部分  19-118
  第一章 甜叶菊有效部位制备工艺研究  19-52
    1. 甜叶菊有效部位提取工艺优化  19-24
    2. 甜叶菊有效部位富集工艺研究  24-49
    3. 结果与讨论  49-52
  第二章 甜叶菊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52-88
    1. 甜叶菊有效部位化学成分分离  53-58
    2. 结构鉴定  58-85
    3. 结果与讨论  85-88
  第三章 甜叶菊有效部位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88-118
    1. 仪器和试药  88
    2. 甜叶菊有效部位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88-93
    3. HPLC法同时测定甜叶菊有效部位中4个主要指标性成分的含量  93-103
    4. HPLC法同时测定甜叶菊有效部位中2个甜菊苷类的指标成分含量  103-109
    5. 甜叶菊有效部位指纹图谱特征表达研究  109-116
    6. 结果与讨论  116-118
第三部分 总结与讨论  118-122
  一 研究结果  118-120
  二 创新与展望  120-122
致谢  122-123
个人简历  123

相似论文

  1. 红肉脐橙和‘国庆四号’温州蜜柑中CHS和CHI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其对类黄酮积累的调控机制,S666.4
  2. 白骨壤果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S793.9
  3. 侧柏叶化学成分提取及活性功能研究,R284
  4. 消癌平制剂及其绿原酸单体的药动学研究与质量控制,R285
  5. 基于目标成分“敲出/敲入”质量控制模式的中药姜黄抗氧化药效物质辨识,R285
  6. 赤芍商品药材调查及品质评价研究,R282.71
  7. 酢浆草提取物体外抗肿瘤和抗氧化研究,R285
  8. 甜菊苷的定向转化及产物甜茶苷的分离纯化,S566.9
  9. H化工企业冷却循环质量控制,F426.7
  10. 胶片剂量仪在调强放射治疗剂量验证中的应用研究,R815
  11. 土壤酶活测定及土壤微生物总蛋白的提取、纯化与鉴定,S154
  12. 江苏省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及水稻抗瘟基因鉴定,S435.111.41
  13. 拮抗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分析,S476.1
  14. 施肥和密度对留兰香精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S573.9
  15. 大豆异黄酮浸种对栽培大豆和滩涂野大豆亲本及其杂交后代幼苗盐害的缓解效应及其机理,S565.1
  16. 有机肥质量控制及其在蔬菜上的应用,S63
  17. 垂直协作与奶农质量控制行为研究,F322
  18. 麦冬高异黄酮和杜英生物碱的研究,R284.1
  19. 天山雪莲指纹图谱及总黄酮提取物研究,R284.1
  20. 杜仲叶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微胶囊化研究,R285.5
  21. 苦瓜总黄酮的提取及副产品发酵生产酒精的研究,TQ914.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制药化学工业 > 中草药制剂的生产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