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蒙边境贸易问题研究

作 者: 李槟
导 师: 宫桓刚
学 校: 东北财经大学
专 业: 国际贸易学
关键词: 中蒙边境贸易 比较优势分析 口岸贸易 矿产品贸易
分类号: F75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34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边境贸易是毗邻国家之间特有的一种贸易形式,是国家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边境贸易中,中蒙边境贸易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蒙两国边界线长达4710公里,自中蒙贸易关系正常化以来,双边边境地区的经贸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随着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边境地区的边境贸易发展就受到广泛关注,包括中俄边境贸易和中蒙边境贸易等。国家也相继出台一系列鼓励边贸发展的法规和政策,如:2005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2007年制定了《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与蒙古相邻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等地区都是重点规划的地区,政策优势与区位优势为东北地区乃至整个中国扩大对蒙古的贸易提供了契机。2010年6月1日温家宝总理访问蒙古国,与蒙古国总理巴特包勒德在乌兰巴托举行会谈并出席了9个合作文件的签字仪式,其中一个就是《中蒙政府间边境管理制度条约》,两位总理都表示,该条约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对完善保护蒙古国边境、预防边境违法行为、强化法律环境以及对两国边境地区的经贸关系在法律环境下发展提供了便利。中蒙边境口岸开放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2004年7月5日两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蒙古国政府关于中蒙边境口岸及其管理制度的协定》,该协定取代了1991年签署的相关协定,开放了13对边境口岸,其中9对分布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国的接壤边界地区,4对分布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蒙古国的接壤边界地区。13对口岸中有7对口岸为季节性开放,6对口岸为常年性开放。近年来随着双边贸易发展,沿两国边界开放的常年和季节性口岸已增加至18个(包括满洲里、呼和浩特、海拉尔三个航空港),这些口岸在两国经贸合作特别是边贸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蒙两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双方经贸的发展,这为中蒙边贸的发展和升级确立了良好的基础。然而,在中蒙边贸良好的大环境下,也存在一些阻碍边贸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将为双边边贸的发展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论文正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章主要对边境贸易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对其特点进行了归纳,并且研究了边境贸易的主要理论依据。本文和大多数论文一样,运用了国际贸易理论,包括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与同类论文不同的是,本文还应用了以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这些理论把中蒙边境贸易的产生及发展都归到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中来,并在后面的第四章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述。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由保罗·克鲁格曼等人开创,它将运输成本纳入到理论分析框架之中,因为运输成本的减少会引发聚集经济、外部性、规模经济等问题,把这些要素融入到区位选择、区域经济增长等问题中,会得出不同于传统区域经济理论的观点。中蒙边境贸易实际上是一种区域经济,涉及到运输成本,以及两国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口岸建设等。这些要素都是影响中蒙边境贸易的因素。第三章主要综述了中蒙经贸的历史沿革。1911年以前的中蒙经贸并不属于双边贸易,因为在此之前蒙古属于中国的一部分。根据史料记载,那时期的中蒙(蒙汉)经贸往来可以追溯到匈奴人统治蒙古高原的时代,本文主要对具有历史代表意义的三个时期的中蒙经贸往来进行了学习,它们分别是:元朝的大一统、明朝时期的南北分制以及清朝时期的对立合作。在此之后,本文分别总结了1911年至1949年的中蒙边贸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蒙边贸发展以及现状。第二部分包括论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第四章运用边境贸易相关理论对中蒙边境贸易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运用双边贸易专业化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NTB)来分析中蒙边境贸易商品结构构成以及中国和蒙古国在双边边贸中的具体比较优势;其次,根据克鲁格曼等人发展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贸易成本对两国边贸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边境贸易政策对中蒙边境贸易的影响,运输成本对边贸的影响,以及与物流相关的服务体系对边贸的影响。第五章主要概括了中蒙边贸中主要口岸城市的贸易情况,摒弃了传统的按照具体交易货物类型来分析。因为边境贸易属于一种特殊的国际贸易种类,主要发生在两国的边境城市,而且边境贸易又是通过双方的口岸来完成的,所以文本按照中蒙边境贸易的主要口岸来分析中蒙边贸的情况,并且对贸易量进行了简单的整理总结。从中也分析了中蒙边贸的主要贸易商品,如中国主要从蒙古国进口矿产品、石油、畜牧产品等,主要出口机电产品、日常用品、粮食等,从事实角度论证了双边边贸具有很强的优势互补性。第三部分主要包括第六章和第七章。中蒙边境贸易前景乐观,发展劲头也很足,但是依旧存在不少问题,是我们不能忽略的。第六章列出了中蒙边境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其中既有我方存在的问题,如投资方式单一化和出口假冒伪劣商品,也有蒙方存在的问题,如蒙古国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导致运输成本过高以及蒙古方面人力资源不足,还有双方共同的问题,主要是口岸建设力度仍然不足,因中蒙边境贸易地区均地处中国和蒙古国的偏远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建设资金短缺,使得口岸建设跟不上口岸经济的发展,因此制约了边贸的发展。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影响中蒙边贸的发展和升级,如复杂的国际关系。蒙古贸易投资政策不断开放,并且蒙古的石油、铜、铀、磷、煤等多种战略资源储量丰富,受到众多国家的关注和青睐。美、日、俄、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发展与蒙古的政治经济关系,争夺蒙古的市场和矿产资源。蒙古国奉行大国平衡的外交政策,积极在几个大国之间寻找平衡。蒙古夹在中俄两个大国之间,因此它把与中俄两国的关系放在其对外战略的首位,但蒙古为提高自己的价值,也想借助美国的作用,同时也重视同日本和韩国的关系,这使得蒙古对中国的经贸合作在某些情况下受到大国关系的影响。第七章主要展望了一下中蒙边贸发展的前景,并对第六章所提出的问题给予几点建议,如: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提高出口商品档次,加快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整顿边贸秩序,完善各项边贸管理与服务措施,扩大边贸企业的经营范围,鼓励开展境外投资业务等等。希望通过这些措施的具体实施能够使制约中蒙边贸发展的主要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使双边边贸顺利升级,双方进一步扩大合作领域。

全文目录


ABSTRACT  2-7
摘要  7-13
1 Introduction  13-19
  1.1 Studying Background  13-14
  1.2 Literature Review  14-17
  1.3 Content and Method  17-18
  1.4 The Thesis Outline  18-19
2 Definitions and the Theoretical Basis  19-28
  2.1 Definitions  19-23
  2.2 The Theoretical Basis  23-28
    2.2.1 The General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24-26
    2.2.2 New Economic Geography  26-28
3. Sino-Mongolian Border Trade:History and Status Quo  28-37
  3.1 The Historical Origin of the Sino-Mongolian Trade  28-32
    3.1.1 The Large Unification of Yuan Dynasty  28-29
    3.1.2 The North-South Divided Management of Ming Dynasty  29-30
    3.1.3 The Antagonistic Cooperation of Qing Dynasty  30-32
  3.2 The Development and Status Quo of Sino-Mongolian Border Trade  32-37
    3.2.1 Sino-Mongolian Border Trade before the Founding of P.R.C  32-33
    3.2.2 The Development of Sino-Mongolian Border Trade since the Founding of P.R.C  33-34
    3.2.3 The Status Quo of Sino-Mongolian Border Trade  34-37
4 Sino-Mongolian Border Trade:Empirical Analysis  37-61
  4.1 Analysis Based on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37-43
  4.2 Analysis Based on NEG Trade Costs  43-61
    4.2.1 The Impacts of Border Trade Policies  44-50
    4.2.2 Transportation Costs Issues  50-57
    4.2.3 Logistics-Related Services Issues  57-61
5 Sino-Mongolian Border Trade:Major Trade Activities  61-80
  5.1 Sino-Mongolian Border Trade in Hulunbeir City  65-69
    5.1.1 Sino-Mongolian Border Trade in New Barag Left Banner  66-67
    5.1.2 Sino-Mongolian Border Trade in New Barag Right Banner  67-69
  5.2 Sino-Mongolian Border Trade in Xilin Gol League  69-75
    5.2.1 Sino-Mongolian Border Trade in Erenhot City  69-73
    5.2.2 Sino-Mongolian Border Trade in East Ujimqin Banner  73-75
  5.3 Sino-Mongolian Border Trade in Other Ports  75-80
    5.3.1 Sino-Mongolian Border Trade in Ganqi Maodu Port  75-77
    5.3.2 Sino-Mongolian Border Trade in Ceke Port  77-78
    5.3.3 Sino-Mongolian Border Trade in Mandula Port  78-80
6 The Major Problems in Sino-Mongolian Border Trade  80-88
  6.1 China's Problems in Sino-Mongolian Border Trade  80-81
    6.1.1 Singleness of rade Structure and Investment Mode  80-81
    6.1.2 Existence of Fake and Shoddy Commodities  81
  6.2 Mongolia's Problems in Sino-Mongolian Border Trade  81-83
    6.2.1 Laggardness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81-82
    6.2.2 Imperfection of the Mongolian Legal System  82-83
    6.2.3 Shortage of the Mongolian Human Resources  83
  6.3 Problems of Both Sides  83-85
    6.3.1 Imperfection of Trade Policies  83-84
    6.3.2 Imperfection of the Ports Construction of Both Sides  84-85
  6.4 Other Factors Affecting Sino-Mongolian Border Trade  85-88
    6.4.1 Complicate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  85-87
    6.4.2 Mongolia's Political Consideration  87-88
7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al Prospect  88-100
  7.1 Developing Specialized Economy  88-89
  7.2 Improving the Commodities Quality  89-90
  7.3 Accelerating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90-93
    7.3.1 Traffic and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90-91
    7.3.2 Ports Layout Design and Ports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91-93
  7.4 Rectifying the Border Trade Order  93-94
  7.5 Perfecting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Policies  94-95
  7.6 Enlarging the Border Trade Businesses  95-96
  7.7 Allocating Talents Properly  96-97
  7.8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97
  7.9 Demonstrating Setting up Free Trade Area  97-98
  7.10 The Prospect Forecast of Sino-Mongolian Border Trade  98-100
Appendices  100-105
References  105-110
Acknowledgements  110-111

相似论文

  1. 晚清登州府的经济发展与结构变迁,K29
  2. 满洲里口岸贸易的研究,F752.8
  3. 九江口岸贸易及其对城市近代化的影响,K295
  4. 低碳视角下中国矿产品贸易策略分析,F426.1
  5. 区域分析与口岸贸易,K29
  6. 广东对外贸易结构研究,F752.8
  7. 湖南主要农产品产业化比较优势分析与发展战略研究,F327
  8. 矿产品贸易融资决策的研究与分析,F752.6
  9. 后配额时代中印纺织品贸易发展关系研究,F752.7
  10. 中国企业出口产品附加值与国外反倾销诉讼发起,F752.62
  11. 中国肉猪产业(品)国际竞争力研究,F752.6;F224
  12. 对外经济的就业效应—理论与实证研究(1978-2009),F752;F224
  13.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F832.6;F752.6
  14. 国际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F752
  15. 国际政治视域下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研究,F752.7
  16.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中山市政府外贸管理的问题与对策,F752.8
  17. 反倾销应对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研究,F752.02
  18. 我国知识型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分析,F752.68
  19. A外贸公司ERP系统实施研究,F752
  20. 基于风险评估的小家电产品出口检验检疫管理研究,F752.5
  21. COOPER公司进出口流程改造研究,F752.6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贸易经济 > 各国对外贸易 > 中国对外贸易 > 与各国贸易关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