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星载SAR地面动目标检测技术研究

作 者: 陈润东
导 师: 梁甸农
学 校: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专 业: 信息与通信工程
关键词: 多通道 星载SAR 空时自适应信号处理 STAP 地面动目标检测
分类号: TN957.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99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论文在建立星载SAR的几何模型和回波模型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合成孔径雷达的成像算法,地面动目标检测技术等,以多通道天线星载SAR的空时自适应处理为主要研究内容,寻求一种可对星载SAR地面动目标进行准确高效可行的检测成像方法。论文首先对星载SAR的原理进行分析,结合传统的SAR几何模型,根据卫星和地球的关系,建立了星载SAR的空间几何模型,构建了星载SAR“走-停-走”的成像模式和回波模型。此后,分析研究了合成孔径雷达的成像原理,成像算法,重点介绍本论文使用的成像算法―R-D算法的原理,步骤,算法流程,为动目标检测成像做准备。论文接着建立运动目标的回波模型,研究了运动目标的特性以及运动对成像的影响,检测方法等,在比较各种方法之后提出了采用多通道天线星载SAR进行地面动目标检测的方法,重点分析研究了时域STAP和频域STAP抑制杂波的方法以及利用频域STAP方法进行动目标检测的技术,并通过仿真实验证明算法的有效性。

全文目录


摘要  7-8
ABSTRACT  8-9
第一章 前言  9-13
  1.1 本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9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9-11
    1.2.1 星载SAR 研究现状  9-10
    1.2.2 星载SAR 地面动目标研究现状  10-11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1-12
  1.4 本文各章节内容安排  12-13
第二章 星载SAR 空间几何关系及信号模型  13-20
  2.1 概述  13
  2.2 星载SAR 几何模型的建立  13-15
  2.3 星载SAR 信号的“走-停-走”模型  15-17
  2.4 星载SAR 回波信号的理论模型  17-19
  2.5 本章小结  19-20
第三章 星载SAR 原理及其成像技术  20-30
  3.1 概述  20
  3.2 SAR 成像基本原理  20-21
  3.3 SAR 成像算法  21-22
  3.4 距离-多普勒成像算法  22-28
    3.4.1 距离-多普勒算法与实现  22
    3.4.2 距离向压缩  22-23
    3.4.3 距离徙动和距离徙动校正  23-25
    3.4.4 方位向压缩  25-26
    3.4.5 R-D 算法的计算机仿真实验和小结  26-28
  3.5 本章小结  28-30
第四章 运动目标回波信号模型和检测成像  30-45
  4.1 运动目标检测的发展  30-31
  4.2 SAR 动目标检测的原理和步骤  31-33
    4.2.1 SAR 动目标检测基本原理  31-32
    4.2.2 SAR 运动目标检测和成像处理的步骤  32-33
  4.3 运动目标回波分析和目标运动对成像的影响  33-36
    4.3.1 运动目标回波分析  33-35
    4.3.2 运动目标对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影响  35-36
  4.4 SAR 对地面运动目标的检测与成像方法  36-40
    4.4.1 基于多普勒滤波的检测  37-38
    4.4.2 基于多普勒速率滤波的检测  38
    4.4.3 基于参数估计的运动目标检测与成像  38-39
    4.4.4 基于多通道SAR 的运动目标检测与成像  39-40
  4.5 采用多通道技术检测动目标的几种方法  40-43
    4.5.1 DPCA 技术  40-41
    4.5.2 ATI 技术  41-42
    4.5.3 STAP 技术  42
    4.5.4 几种方法的比较  42-43
  4.6 本章小结  43-45
第五章 多通道SAR 空时自适应信号处理  45-61
  5.1 引言  45
  5.2 平面相控阵雷达自适应处理技术  45-50
    5.2.1 平面相控阵模型  45-46
    5.2.2 空时二维杂波的数学模型  46-47
    5.2.3 空时二维自适应处理器  47-49
    5.2.4 相控阵雷达杂波抑制原理  49-50
  5.3 多通道星载SAR 的几何关系和信号模型  50-53
    5.3.1 基本原理  50
    5.3.2 几何模型和信号模型  50-52
    5.3.3 杂波的统计描述  52-53
  5.4 多通道SAR 空时自适应处理技术  53-56
    5.4.1 检测问题  53-54
    5.4.2 时域STAP 方法  54-55
    5.4.3 频域STAP 方法  55-56
  5.5 计算机实验仿真结果  56-60
  5.6 本章小结  60-61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62
  一、论文总结  61
  二、论文展望  61-62
致谢  62-63
参考文献  63-66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66

相似论文

  1. 基于经络的多通道人体信息检测仪的研制,TH776
  2. 基于OSG的船舶驾驶系统视觉仿真研究,U664.82
  3. 多路压力传感器自动校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212
  4. 多通道闪存控制器模块化设计与实现,TP333
  5. 工业用直流大电流计量标准装置的研究,TM835.2
  6. 直流大电流计量标准装置,TM835.2
  7. 多通道高速信号采集与阵列信号预处理技术研究,TN957.51
  8. 多通道NANDFlash控制器的设计,TP333
  9. TDICCD大视场多通道图像自动拼接方法,TP391.41
  10. 药物小肠吸收能力评价方法研究,R96
  11. 多通道在线电能质量监测仪的设计与实现,TM76
  12. 基于TS201的空时自适应处理算法研究及工程实现,TN957.51
  13. 基于缓冲检测器的固态硬盘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TP333.35
  14. 大鼠前额叶皮层多通道局部场电位和锋电位的频谱相干对工作记忆事件的编码,R318.04
  15. 多通道电磁法数据采集系统研究,TP274.2
  16. 多通道信息元素整合的学习模型探究,TP391.6
  17. 基于压缩感知的脑电信号压缩采样,TN911.7
  18. 基于DWDM的多通道光纤光栅解调仪,TN253
  19. 海面溢油机载多通道激光雷达系统硬件设计与实验,U698.7
  20. 低频多通道SAR/GMTI系统通道误差校正及杂波抑制方法研究,V443.2
  21. 相干型MIMO雷达目标分辨能力研究,TN958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 雷达 > 雷达设备、雷达站 > 雷达接收设备 > 数据、图像处理及录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