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晋国“蒐礼”略论

作 者: 何林波
导 师: 詹子庆
学 校: 东北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史
关键词: 蒐礼 晋国 仪式
分类号: K2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20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蒐礼”在古代属于五礼中的军礼,它在晋国的政治、社会等活动中有着重要作用。晋国“蒐礼”是从西周时期的周礼演变而来。因而,在论述晋国“蒐礼”之前,有必要把“蒐礼”的来龙去脉梳理明白。所以,本文的第一部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整理“蒐礼”内容,探讨“蒐礼”的起源和演变,并借鉴文化人类学中的仪式理论,来分析“蒐礼”仪式在古代社会中的作用。第二部分是专论晋国“蒐礼”,也是本文的核心所在。文章介绍了晋国历史上各次“蒐礼”仪式的详情,简单分析其产生的一般原因。之后,从不同角度着重论述了“蒐礼”所反映的晋国政治和社会,这是文章的重心。“蒐礼”在晋国历史上只是某个特殊时期的历史现象,对这一历史现象,本文试图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此后,概括“蒐礼”在晋国社会中的功能与地位。文章的第三部分,通过与春秋时期其它国家,比如鲁、齐、郑等国“蒐礼”的比较,归纳出晋国“蒐礼”的一般特征。由此,本文的基本结论是,“蒐礼”起源于古代的狩猎活动。狩猎所包含的斗争场景和娱乐因素是其演变的主题。“蒐礼”仪式在古代社会中起着维护社会结构与秩序的作用。晋国“蒐礼”仪式与政治、社会有着紧密联系。政治上,它反映了晋国君与卿族、以及卿族之间的权力关系,并对维持晋国霸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方面,“蒐礼”仪式对普通民众起着教化的作用,对卿大夫而言,却是一场事关仕途的地位提升仪式。另一方面,“蒐礼”仪式上的选拔任命将佐、颁布政策法令,变更军制,又是晋国“蒐礼”仪式最显著的特征。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7
引言  7-10
  (一) 缘起  7-8
  (二) 以往的研究  8-9
  (三) 写作思路、方法论  9-10
一、概论“蒐礼”  10-26
  (一) “蒐礼”的起源与演变  10-21
  (二) “蒐礼”的文化人类学思考  21-26
二、晋国“蒐礼”  26-46
  (一) 仪式详情、变异和原因  26-34
  (二) “蒐礼”所反映的晋国政治与社会  34-44
  (三) “蒐礼”仪式存在于文公至悼公期间的原因分析  44-46
三、与他国的比较  46-49
  (一) 与鲁国比较  46-47
  (二) 与齐、郑的比较  47-48
  (三) 晋国“蒐礼”仪式的特征  48-49
参考文献  49-53
后记  53

相似论文

  1. 闽东地区“释教” 的形成与仪式形态之研究,B948
  2. 员工组织仪式文化感知对其工作绩效的影响,B849
  3. 迪庆藏族地区的丧葬礼仪和灵魂崇拜研究,K892.22
  4. 吐蕃时期藏文文献中的盟誓制度研究,K28
  5. 甘肃泾川女真完颜氏后裔民间信仰初探,C955
  6. 从深层生态学角度对《仪典》的解读,I712.074
  7. 信仰市场的经济学分析,K892.4
  8. 泰山碧霞祠道教音乐研究,J608
  9. 广西博白客家“做斋”仪式音乐研究,J607
  10. 广西铜鼓音乐研究,J607
  11. 跨视域中的萨玛神原型研究,I207.9
  12. 红色成人礼,I207.42
  13. 广西龙州县金龙镇壮族啵咧艺术研究,C95-05
  14. 仪式观视阈下的世界杯传播,G843
  15. 神与灵的选择,B98
  16. 上党八音会的民俗文化研究,K892.4
  17. 传统仪式的现代变迁,K892.3
  18. 九台满族锡克特里哈拉萨满仪式音乐研究,J607
  19. 河北省高碑店市大义店村“冰雹会”研究,J607
  20. 近三十年中国儿童成长小说论,I207.42
  21. 窥探人性深处的奥秘,I207.42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奴隶社会(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5年) > 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5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