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 者: 胡韬
导 师: 郭成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关键词: 流动少年儿童 社会适应 发展特点 影响因素
分类号: C913.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864次
引 用: 2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流动少年儿童被视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其健康成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所谓流动少年儿童是指跟随父母从农村进入城市生活并接受义务教育的农民工子女。改革开放以来,从农村进入城市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跟随父母进入城市的流动少年儿童也日趋增加。这些流动少年儿童从农村进入城市后遇到许多困难,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社会适应问题。然而,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国外的相关研究也并不多见,且一些研究结论也不可照搬应用。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如何有效地实施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教育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本研究应学校教育的实际需要,编制了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考察了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的发展特点,分析了影响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的因素。其研究按以下程序进行:第一,编制量表。依据社会适应的内涵和相关研究成果,在实际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收集第一手资料,经分析整理,形成初始维度和项目,请教育心理学专家、中小学教师初选和修正维度和项目。初测后应用项目分析和因素分析方法筛选项目,最后用保留下来的维度和项目编制正式问卷。施测正式问卷并利用所获得的一部分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建立量表的结构模型;利用另一部分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量表结构的有效性和稳定性。第二,探索特点。运用自编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对流动少年儿童和非流动少年儿童进行测量,应用SPSS for Windows 12.0统计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第三,分析影响因素。编制了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问卷。该问卷的项目来源于非结构式访谈和已往研究成果。经过项目筛选,保留20个项目。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这些项目能够被4个因素较好地解释。经分析,4个因素分别命名为: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歧压、个人志气。将影响因素问卷与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统一编排印制,进行调查。应用AMOS4.0建模软件估计各竞争模型的拟合指数,根据拟合指数选择最优模型作为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与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少年儿童社会适应是由人际友好、活动参与、学习自主、生活独立、环境满意、社会认同、人际协调、社会活力8个一阶因素和社会关系与观念适应、学习与学校适应、生活与活动适应3个二阶因素构成的一阶8因素二阶3因素结构。检验表明,编制的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适合作为测评少年儿童社会适应发展状况的工具。2.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总体上低于城市本地少年儿童,但是在生活独立因子上高于城市本地少年儿童;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社会适应水平显著高于男生;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存在年级差异,总体上呈现随年级升高社会适应水平提高的发展趋势;流动少年儿童中的非独生子女的生活独立水平高于独生子女;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存在家庭气氛差异,家庭气氛越和睦,社会适应水平越高;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存在教师民主程度差异,教师的民主程度越高,社会适应水平越高;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存在父母管束水平差异,管束适中社会适应水平最高,管束过少社会适应水平最低;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存在语言熟悉度差异,越熟悉流入地的语言,社会适应水平越高。3.影响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状况的因素主要有个人志气、学校因素、社会歧压和家庭因素4个方面。学校因素和个人志气直接影响社会适应;家庭因素和社会歧压通过学校因素、个人志气对社会适应产生间接影响;家庭因素还通过社会歧压、学校因素对社会适应产生间接影响;学校因素还通过个人志气对社会适应产生间接影响。总之,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的总体水平较低,且不同亚群体的社会适应存在显著的差异;影响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学校、社会、家庭等四方面的因素,且不同因素的影响路径不尽相同。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0
1 前言  10-21
  1.1 本研究的价值  10-11
  1.2 已有研究综述  11-18
  1.3 以往研究的不足  18-19
  1.4 本研究的设计  19-21
2 研究一: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  21-30
  2.1 研究目的  21
  2.2 研究方法  21-22
  2.3 结果与分析  22-28
  2.4 讨论  28-29
  2.5 小结  29-30
3 研究二: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的发展特点  30-42
  3.1 研究目的  30
  3.2 研究方法  30
  3.3 结果与分析  30-38
  3.4 讨论  38-41
  3.5 小结  41-42
4 研究三: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  42-48
  4.1 研究目的  42
  4.2 研究方法  42-43
  4.3 结果与分析  43-45
  4.4 讨论  45-46
  4.5 小结  46-48
5 总讨论  48-52
  5.1 立足于本土化的社会适应测量工具  48-49
  5.2 亚社会认同机制理论与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的差异  49
  5.3 符号相互作用论与社会适应的语言熟悉程度差异  49-50
  5.4 个体社会化的影响因素与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  50
  5.5 社会适应机制与社会适应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  50-51
  5.6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51-52
6 总结论  52-53
  6.1 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的结构与量表  52
  6.2 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水平总体上较低和各亚群体发展不平衡  52
  6.3 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  52-53
7 教育建议  53-56
  7.1 思想上重视  53
  7.2 有重点有针对地施教  53
  7.3 组织建立同学间的互助关系  53-54
  7.4 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和社区教育合力  54
  7.5 加强和谐校园建设  54-56
参考文献  56-60
附录  60-67
后记  67-68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68

相似论文

  1. 断指再植患者重返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R658.1
  2. 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G633.6
  3. 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B849
  4.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B844.2
  5. 福建省业余网球教练员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G845
  6. 中国碳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X502
  7. 流动人口的户籍迁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C924.2
  8. 西安地区少年儿童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G845
  9. 我国足球方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G843
  10. 地州级卷烟销量预测影响因素研究,F224
  11. 农村留守儿童学业问题影响因素研究,G521
  12. 基于问题解决的物理初高中衔接研究,G633.7
  13. 中职学校课堂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G712.4
  14.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用油的认知及态度分析,F426.82
  15. 西南喀斯特地区不同石漠化阶段土壤黏土矿物组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X171
  16. 江苏省典型区域农村地表水环境现状空间分析及污染评价,S271
  17.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研究,F426.92
  18. 江苏省水稻、小麦施肥现状的分析与评价,S511
  19. 中亚热带典型植物甲烷排放影响因素及来源探究,S718.4
  20. 中国生猪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F323.3
  21. 城市居民的公民参与;结构与测量,B849

中图分类: > 社会科学总论 > 社会学 >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 青少年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