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初中学困生成因及干预研究
作 者: 姚卫莲
导 师: 朱跃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教育管理
关键词: 初中学困生 成因分析 预防与转化对策
分类号: G635.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但当前中学教育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每个学校特别是初中都有一群“弱势群体”即学困生存在,学困生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但学习成绩低于智力潜能的期望水平,远未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学生。虽然他们的感官和智力都是正常的,但由于受家庭、学校、社会及自身等因素的影响而引起学习困难,致使他们的身心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忽视“学困生“的教育将违背新课程理念,同时也将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本文采用查阅文献、问卷、访谈、课堂观察等方法对初中学习困难学生的现状、成因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农村初中学困生远远超过城市,男生学困生超过女生。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学困生又出现了新的类型,新形势下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更加复杂。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初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学困生是由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最后对初中学困生的预防和转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为初中特别是薄弱初中的学困生转化创造有利条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探索学困生教育新思路,努力使学校教育不再成为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培养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健康可持续发展;家校共育,形成合力,撑起共同转化学困生的一片蓝天。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第一章 引言 8-15 一、研究背景 8-9 二、研究进展 9-13 三、研究意义 13-15 第二章 初中学困生的存在现状 15-18 第三章 研究的理论依据 18-20 一、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 18 二、多元智能理论 18-19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9-20 第四章 初中学困生成因调查与分析 20-33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20-22 二、初中学困生成因研究 22-33 第五章 初中学困生预防和转化对策探讨 33-44 一、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为初中学困生转化创造条件 33-34 二、不断探索学困生教育新思路,加快转化学困生的步伐 34-39 三、培养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 39-41 四、努力净化校园环境 41-42 五、家校合作,形成合力 42-44 结束语 44-45 参考文献 45-47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47-54 致谢 54-55
|
相似论文
- 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的哲学思考,D262.6
- 中国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组分空间分布特征,S718.5
- 小学低年级语文学困生的个案研究,G623.2
- 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研究,G633.41
- “书面谈心作业”对英语“学困生”学习效果的行动研究,G633.41
- 吴起胜利山油区长6油组低阻油层成因分析及测井识别,P618.13
- 初中学习困难学生的生存状况研究,G632
- 高师学生性别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G657.9
- 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创新问题研究,F276.44
- 试论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法律对策,D631.4
- 甘肃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水损害及防治措施研究,U418.6
- 福建省农村普通高中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G639.2
- 20世纪60年-21世纪初北仑河口地形地貌演变与成因分析,P931
- 北京城区两次强降水过程的中尺度观测分析及成因探讨,P458.121.1
- 阿尔金山东段喀腊达坂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P618.4
- 基于我国管理层收购(MBO)的寻租行为研究,F271
- 日语学习者在日译汉翻译实践中的母语表达问题及成因分析,H36
- 中学生学业不良的成因及对策研究,G632.0
- 深圳市税务系统激励机制研究,F812.42
- 论我国党政机关的期权腐败,D26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教师与学生 > 教师、班主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