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日本人と中国人との死生观の对照研究

作 者: 邹颖辉
导 师: 权宇
学 校: 延边大学
专 业: 日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谚语 生死观   宗教观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37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各自的独特风格和内涵。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其内涵的准则、规范、行为、模式表层下,都有—套价值系统,本族集团成员对它很容易理解,另一民族文化集团的人们却不易察觉。同一民族的成员互相间可以用这一模式会预知和理解对方的行为意义,从而不会发生误解。跨文化的交际,则情况完全不同。因为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价值、文化观及行为模式,所以不能用本民族的价值行为观去理解对方。日本和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两国文化有着很多的共同点,但经过长期的发展,性格上仍然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说明国民性或民族性事实上是存在的,它们之间的差异是受文化,社会,经济,教育等方面所决定。本文从日中两国语中与“生死观”有关的谚语,日中两国的基本伦理规范,以及两国人的宗教观等方面考察日本人和中国人的生死观之异同。本文共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目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从日中两国语中与“生死观”有关的谚语考察两国人的生死观;第三章从两国的基本伦理规范来考察两国人的生死观;第四章从两国人的宗教观信仰方面考察两国人的生死观;第五章为结论部分,主要归纳两国人生死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分析得知,日本人主要为耻辱,名誉,义理而死,反之,中国人比起受辱,名誉,更多的倾向乃是为国家,正义,成就,自由而献身。日本人把作为基本伦理规范,为主君牺牲生命的人有很多,而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宋代以后出现移孝于忠,忠上升为爱国主义的忠,所以在中国为国家牺牲生命是被受到认可的。这与日本的为主君尽忠的含义有很大的不同。日本受神道的为天皇效忠思想和佛教的无常教义的影响,使日本人能够镇静地看待命运,对于前途所不可避免之死,也能安之如归;而儒教的以孝为本,舍生取义思想和佛教的生死轮回观念在中国深入人心,决定着中国人的生死观取向主要是为国家,为正义而献身。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6
目錄  6-7
第一章 序論  7-10
  1.1 研究目的  7
  1.2 先行研究  7-9
  1.3 研究方法  9-10
第二章 ことわざから見た日本人と中国人の死生観  10-28
  2.1 日中兩国語における「死」に関わることわざ  10-20
    2.1.1 日本語の「死」に関わることわざ  10-15
    2.1.2 中国語の「死」に関わることわざ  15-19
    2.1.3 まとめ  19-20
  2.2 兩国人の死に对する異なった価値観  20-28
    2.2.1 日本人の「恥」、「名誉」及び「義理」  20-23
    2.2.2 中国人の「恥」と「国家」  23-25
    2.2.3 日本の武士道  25-28
第三章 基本倫理規範から見た日中兩国人の死生観  28-40
  3.1 日本の  28-34
    3.1.1 中国を模倣する忠(古代——奈良時代)  29-30
    3.1.2 日本特有の忠(平安時代——安土桃山時代)  30-32
    3.1.3 忠の極限(江戸時代——20世紀中葉)  32-34
  3.2 中国の  34-37
    3.2.1 孝の理論化(先秦の孝)  34-35
    3.2.2 孝で天下を治める(漢代——南北朝)  35
    3.2.3 政治的に発展した孝(隋——唐)  35-36
    3.2.4 孝から移す忠(宋代の忠)  36-37
  3.3 日中兩国の異なった社会構造  37-40
    3.3.1 日本の「タテ」の社会構造における忠  37-39
    3.3.2 中国の二元化構造における孝  39-40
第四章 宗教観から見た日中兩国人の死生観  40-48
  4.1 日本人の宗教観  40-44
    4.1.1 神道  41-42
    4.1.2 仏教  42-44
  4.2 中国人の宗教観  44-48
    4.2.1 儒教  44-46
    4.2.2 仏教  46-48
第五章 結論  48-50
参考文献  50-52

相似论文

  1. 高忠英学术思想与经验总结及运用补肺汤加减治疗呼吸系统常见病用药规律研究,R249.2
  2.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宗教政策研究,D635
  3. 宁夏吴忠回族宗教音乐文化调查与研究,J607
  4. 汉老谚语对比研究,H411
  5. 英语谚语翻译的异化和归化,H315.9
  6.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谚语变体研究,H313
  7. 蒙古族谚语管理思想初探,H212
  8. 论司马迁的孝道与《史记》孝文化,I206.2
  9. 关于《丰饶之海》和三岛由纪夫的死,I313
  10. 陈孝英喜剧美学述评,I01
  11. 中国“亲亲相隐”制度之重构,D909.2
  12. 论儒家“以孝治天下”孝道理论的形成,B222
  13. 荆州学派研究,B234
  14. 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太子监国制度研究,K235
  15. 高拱经济思想及其改革研究,K248
  16. “二十四孝”研究,K203
  17. 中韩谚语中反映的性别歧视意识考察,H55
  18. 汉语谚语的英语翻译研究,H315.9
  19. 汉英谚语中的传统婚姻观念对比研究,H313
  20. 英语谚语的认知研究,H313
  21. “向死而生”窥疑生命的价值,I206.2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