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明末清初拟活本小说创作的叙事轨迹

作 者: 范艳萍
导 师: 吴建国
学 校: 湖南师范大学
专 业: 古代文学
关键词: 拟话本 李渔短篇小说 烟水散人《珍珠舶》 戏剧化叙事 纪事本末型叙事
分类号: I207.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23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明末清初的拟话本小说在叙事技巧上较为明显地借鉴了同时期已经成熟的戏剧及史传等其他体例。本文以此时期拟话本小说的叙事特征为研究对象,力图通过对李渔《连城璧》、《十二楼》以及烟水散人《珍珠舶》等个案文本的研究,融入拟话本小说发展的整体进程,从叙事学的角度探索拟话本小说继续发展的内在机制和最终衰亡的内在原因。本文凡三章另附余论。引言简要介绍研究现状、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第一章共四节,分别从叙事结构的传奇化、人物形象的角色化、小说场景的戏剧化以及冲突消解的喜剧化4个方面探讨李渔小说《连城璧》、《十二楼》的戏剧化特质。第二章共三节,讨论烟水散人《珍珠舶》叙事的平面化特质与纪事本末体例的渊源关系,从叙事的真实化倾向、完整性倾向以及价值目标的史家倾向三个方面进行阐释。第三章追源溯流,指出明末清初拟话本小说叙事的两种趋向,其一为从冯梦龙、凌濛初“三言”、“二拍”到李渔小说的戏剧化叙事的延续发展;其二即从《型世言》到《珍珠舶》的纪事本末型叙事的一脉相承。余论认为:由于冯梦龙“三言”所依据的宋元旧种的广泛性和多样性,致使拟话本小说的创作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一种多元的发展态势。继之而起的凌漾初、李渔以及陆人龙、烟水散人等一批职业作家凭借其长期从事多种叙事文学创作的相关经验实现戏剧、史传、小说等不同体裁之间叙事手法的互相借鉴与互相融合。并随着这类准职业作家群的消散,拟话本小说在叙事上极度萎缩,话本小说的衰亡也就在所难免了。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英文摘要  4-7
引言  7-9
第一章 戏剧化叙事——李渔《十二楼》和《连城璧》  9-31
  第一节 叙事结构的传奇化  9-14
  第二节 人物设置的角色化  14-20
  第三节 场景描写的戏剧化  20-26
  第四节 冲突消解的喜剧化  26-31
第二章 纪事本末型叙事——烟水散人《珍珠舶》  31-47
  第一节 "凿凿可据"——叙事的真实化倾向  32-37
  第二节 "备具一事之始末"——叙事的完整性倾向  37-41
  第三节 "尚实传信"——价值目标的史家倾向  41-47
第三章 明末清初拟话本小说叙事的基本走向  47-64
  第一节 从冯梦龙、凌漾初到李渔的戏剧化叙事的延续发展  47-57
  第二节 从《型世言》到《珍珠舶》的纪事本末型叙事的一脉相承  57-64
余论  64-68
参考文献  68-71
附录  71-72
致谢  72-73

相似论文

  1. 《型世言》研究,I207.41
  2. 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I207.41
  3. 明末清初多回体拟话本小说创作,I207.419
  4. 小人物的“史诗”:贾樟柯电影的叙事艺术研究,J905
  5. 论四十年代长篇叙事诗的叙事艺术,I207.25
  6. 明代佛教文化的世俗化与晚明拟话本的互动,I207.41
  7. 李渔对凌濛初的继承与发展,I207.41
  8. 末世罡风,I207.41
  9. 雍正、乾隆时期的拟话本小说创作,I207.419
  10. 重商思潮与崇官心理的变奏,I207.41
  11. 杜纲研究,I207.419
  12. 明末拟话本之“情教”创作倾向研究,I207.419
  13. “烟水散人” 小说研究,I207.41
  14. 李渔拟话本小说叙事结构与形式涵义研究,I207.419
  15. 口头逻辑视域中的话本与拟话本小说,I207.41
  16. 《西湖二集》研究,I207.41
  17. 明代拟话本中北方商人形象研究,I207.41
  18. 世德堂本《西游记》成书前“西游”故事的传播,I207.41
  19. 唐人小说的政治观照方式研究,I207.41
  20. 唐前婚恋小说中的男性形象研究,I207.41
  21. 论“神妙”及其在中国小说中的表现,I207.41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古代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