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流行文化视角下的广告视觉中心研究

作 者: 张笑
导 师: 张浩达
学 校: 河北大学
专 业: 新闻学
关键词: 广告视觉中心 视觉传播 流行文化
分类号: F713.8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435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进入视觉传播时代,注意力成为重要的经济资源。学术界也将吸引受众眼球的视觉中心作为研究的热点,从艺术、符号学、文化等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文化与广告是一个涉及广泛的研究课题,本文从中选取流行文化这一角度对广告视觉中心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界定了流行文化的概念、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发展态势,并简单回顾了近代流行文化对广告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文章主题进行深入剖析,着重论述了广告视觉中心包括的三个方面:中心广告语、广告标识、广告代言人,以及广告视觉中心在流行文化影响下表现出的时代特征:更趋于理性化、强调自我的独特性,倡导体闲随意、打破“一定之规”,将“健康”作为最吸引人的主题。只有符合流行文化的广告视觉中心才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收到预定的广告效果。同时本文以姚明的广告效应为例,分析了流行文化与广告视觉中心之间的相互关系,将理论用实例展示在读者面前。

全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8-13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8-11
    一、 视觉传播时代的到来  8
    二、 广告的视觉传播  8-9
    三、 迷失于信息丛林的大众  9-10
    四、 眼球锁定视觉中心  10-11
  第二节 研究重点及研究方法  11-13
    一、 研究重点  11
    二、 研究方法  11-13
第二章 广告视觉中心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13-17
  第一节 研究现状  13-14
    一、 艺术角度的广告视觉中心  13
    二、 符号学角度的广告视觉中心  13-14
    三、 文化角度的广告视觉中心研究  14
  第二节 研究意义  14-17
    一、 有效传达产品内涵  15
    二、 提高媒介整合能力  15-17
第三章 流行文化与广告视觉传播  17-26
  第一节 文化对于广告传播的影响  17-18
    一、 对文化的界定  17-18
    二、 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  18
  第二节 流行文化的概念  18-23
    一、 何谓流行文化  19-20
    二、 产生流行文化的社会根源  20-21
    三、 我国现阶段流行文化的发展态势  21-23
  第三节 我国近现代“妇女解放”运动对于广告的影响  23-26
第四章 流行文化对广告视觉中心的影响  26-46
  第一节 广告视觉中心包括的具体内容  26-31
    一、 中心广告语  26-28
    二、 广告标识  28-29
    三、 广告代言人  29-31
  第二节 流行文化对于视觉中心的影响  31-44
    一、 从“荣誉神话”到“理性消费”  31-33
    二、 从“集体意识”到“追求个性”  33-36
    三、 从“正统规则”到“无拘无束无厘头”  36-40
    四、 从“盲目迎合”到“注重健康”  40-44
  第三节 姚明广告效应的案例分析  44-46
第五章 结语  46-48
注释  48-50
参考文献  50-52
致谢  52

相似论文

  1. 当代流行文化对“90后”价值观的影响研究,C913.5
  2. 国内地铁报的视觉传播研究,G210
  3. 《河南日报》视觉传播现状及发展研究,G213
  4. 视觉传播时代的新闻摄影语言探析,J419.1
  5. 艺术物语,J131.3
  6. 流行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G641
  7. 论电视传播艺术中的视听关系,G222
  8. 波普艺术与大众文化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启示,J120.9
  9. 专题博物馆视觉形象系统设计研究,TU242.5
  10. 《新京报》和《今日美国》视觉传播策略比较分析,G219.1
  11. 论新闻摄影对美国报纸发展的影响,G219.712
  12. 波普之路,J209.1
  13. 流行产品价值感变化之研究——以手机为例,J524
  14. 流行文化视角下的台客文化研究,G122
  15. 电视剧《一江春水向东流》—新小资形象的得与失,J905
  16. 小耳珰大文化,TS941.12
  17. 大学校园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探究,G641
  18. 两岸流行文化的消费与传播,G122
  19. 当代中国流行文化生成机制与传播动力阐释,G206
  20. 西方流行文化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J120.9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贸易经济 > 国内贸易经济 > 商品流通与市场 > 广告 > 广告理论与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