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强化混凝-溶气气浮(DAF)工艺去除水中腐殖酸的研究

作 者: 赵旭
导 师: 韩海荣;王毅力
学 校: 北京林业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强化混凝-气浮工艺 混凝-沉淀工艺 腐殖酸 溶解性腐殖酸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分类号: X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297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针对给水水源中备受关注的腐殖酸为对象,采用烧杯实验法比较了混凝—气浮工艺与混凝—沉淀工艺的处理性能,并通过UV254nm,总有机碳(TOC),高锰酸钾指数(CODMn),浊度等指标的测定结果,以无机低分子絮凝剂(硫酸铝,氯化铁)作为参考,着重研究了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AC,PFC)在强化混凝—气浮工艺中的投药量、原水pH值、离子强度、快速混合搅拌强度和时间、絮凝搅拌强度和时间、回流比以及共聚方式的效果等方面的内容,确定了上述条件的最佳范围,即强化混凝—气浮工艺相应的工艺条件。 结果表明,混凝—气浮工艺对腐殖酸去除率稳定的投药量范围比混凝—沉淀工艺窄,但前者对未过滤水样中腐殖酸的去除效果比后者好,对溶解性腐殖酸的去除,较低投药量时前者比后者好,较高投药量时趋势正好相反。强化混凝—沉淀工艺处理腐殖酸的最佳pH范围是4.5—8.2,强化混凝—气浮工艺比混凝—沉淀工艺大约推后了0.5—1.2pH单位。 对于强化混凝—气浮工艺而言,最佳混凝化学条件和水力学条件为:(1) 最佳投药量范围:PAC是1.7—2.4mmol/L(以Al3+计);PFC是0.19-0.56mmol/L、0.75mmol/L(以Fe3+计)。(2) 最佳pH范围:PAC是6—8.1;PFC是5—6.5、8—10。(3) PAC和PFC的最佳离子强度小于0.001mol/L。(4) 最佳水力学条件:快速混合的搅拌强度250—750s-1、快速混合的搅拌时间15—120s、絮凝搅拌强度20—200s-1、絮凝搅拌时间3—10min(PAC);快速混合搅拌强度250—500s-1、快速混合搅拌时间15—120s、絮凝搅拌强度20—100s-1、絮凝搅拌时间3—8min(PFC)。(5) PAC的最佳回流比范围10%—15%,PFC的最佳回流比是10%。(6) 共聚溶气气浮工艺比传统的溶气气浮工艺对有机物或无机物的去除有一定的提高,但并不明显。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1 引言  8-10
  1.1 问题的提出  8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8-10
2 文献综述  10-27
  2.1 腐殖酸概述  10-13
    2.1.1 腐殖酸的特征和性质  10-11
    2.1.2 腐殖酸的危害  11-13
  2.2 混凝技术与理论  13-20
    2.2.1 絮凝剂的研究及其发展趋势  13-16
    2.2.2 强化混凝技术  16-18
    2.2.3 混凝作用机理  18-20
  2.3 气浮研究理论  20-27
    2.3.1 溶气气浮技术的发展概况  20-21
    2.3.2 气浮法的分类  21-22
    2.3.3 共聚气浮  22-23
    2.3.4 溶气气浮理论  23-27
3 实验材料与方法  27-31
  3.1 实验药品与试剂  27
  3.2 实验设备与仪器  27-28
  3.3 实验条件  28
  3.4 实验方法与程序  28-29
    3.4.1 方法  28-29
    3.4.2 程序  29
  3.5 水样指标测试的方法及选择依据  29-31
    3.5.1 水样测试指标  29
    3.5.2 测试指标选择依据  29-31
4 混凝-沉淀与混凝-气浮工艺对腐殖酸去除效果的比较  31-37
  4.1 絮凝剂投药量的对比  31-34
  4.2 水样pH值对混凝-沉淀与混凝-气浮工艺的影响对比  34-37
5 强化混凝-气浮工艺去除水中腐殖酸工艺条件  37-65
  5.1 絮凝剂投药量对腐殖酸去除效果的影响  37-41
  5.2 原水pH值对腐殖酸去除效果的影响  41-52
    5.2.1 不同投药量下pH值的影响  41-49
    5.2.2 四种絮凝剂在最佳投药量下pH值的影响  49-52
  5.3 离子强度(Ⅰ)对腐殖酸去除效果的影响  52-54
  5.4 水力条件对腐殖酸去除效果的影响  54-60
    5.4.1 快速混合的搅拌强度的影响  54-55
    5.4.2 快速混合的搅拌时间的影响  55-56
    5.4.3 絮凝搅拌强度的影响  56-57
    5.4.4 絮凝搅拌时间的影响  57-60
  5.5 回流比对腐殖酸去除效果的影响  60-62
  5.6 共聚时回流比对腐殖酸去除效果的影响  62-65
6 结果与讨论  65-67
参考文献  67-70
作者简介  70-71
导师简介  71-74
致谢  74

相似论文

  1. 滇池底泥重金属释放机理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X524
  2. 纳米Zn-Fe类水滑石/沸石的制备及其去除水中腐殖酸的研究,X703
  3. 不同填埋龄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处理方法的试验研究,X703
  4. 褐煤氧化氨解过程的研究,TQ530.2
  5. 亚铁同步去除水中Cr(VI)/As(V)复合污染的效能及机理研究,TU991.2
  6. 聚砜超滤膜与低分子量有机物以及表面活性剂之间的交互作用,X703
  7. 粉煤灰中硅铝铁的强化浸出及聚硅酸硫酸铝铁絮凝剂的合成,X703.5
  8. 铁碘纳米TiO_2催化剂光催化氧化水中腐殖酸的研究,X703
  9. 微波辅助过二硫酸盐对渗滤液中腐殖酸的降解研究,X703
  10. 光谱法分析环境水样的研究,X832
  11. 氨基类吸附剂去除水源水中天然有机物的机理研究,X52
  12. 含硅基絮凝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X703.5
  13. 超滤和正渗透过程中有机物对膜污染的研究,X703
  14. 纳米TiO_2/Se复合催化剂光催化氧化处理水中腐殖酸的研究,TU991.2
  15. 纳米二氧化钛在水中的特性及与腐殖酸的相互作用研究,TU991.2
  16. 电凝聚法去除水中腐殖酸的试验研究,TU991.2
  17. 凹凸棒土吸附和助凝强化处理低温低浊高色度水的试验,TU991.2
  18. 光催化—膜组合工艺去除腐殖酸试验研究,TU991.2
  19. 纳米氧化铁的制备及应用研究,TU991.2
  20. 光催化法降解饮用水源水中腐殖酸和苯酚的试验研究,TU991.2
  21. 荷电超滤膜对水中天然有机物去除的研究,TU991.2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