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从容跨越先锋浪潮

作 者: 刘杰慧
导 师: 李新宇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余华 现实主义精神 人性恶 “先锋派” 九十年代 第二次飞跃 八十年代 《许三观卖血记》 小说创作 《现实一种》
分类号: I207.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41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余华是20世纪80年代崛起于文坛的先锋小说最具代表性的作家。1983年开始走上文坛的余华和当时的许多作家一样,写了一些表达温情的作品,写得清新优美。1986年是余华的蜕变期,主要是由于受卡夫卡的影响,于1987年1月在《北京文学》上发表了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这标志着他正式作为先锋派小说家登上文坛。在以后的十年里,余华以一系列的作品引导我们进入一个充满了欺诈、暴力、杀戮、阴谋、荒诞的荒唐世界,这使他的作品丝毫没有一点亮色和希望。然而,余华在90年代的创作中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转变, 1991年,余华推出长篇小说《呼喊与细雨》,这被认为是当年文坛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余华对自己在八十年代的创作经验和创作理论的突破。之后,余华又于1992年与1995年写出了长篇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充分地显示出余华新的小说创作风格的形成或成熟。第二次飞跃后的余华表现出新的创作特点:由叙述暴力转向表达苦难。余华初期的小说,篇篇脱离现实且充满暴力。如《现实一种》、《一九八六年》、《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河边的错误》、《古典爱情》等等,余华通过系列化的暴力描写,展示了一个文明历史所遮蔽的暴力和血腥本质。如果说余华在八十年代的小说以审恶溢暴为已任的话,那么他在90年代小说转型之后,则更倾向于表现人的苦难。苦难在他的转型小说当中沿着两个方向扩展,一是直指终极的生命悲剧,一是指向人必须直面的生存困境。二、由表现人性恶向表现人性善转化。在余华前期小说中,人性恶可以说是余华小说创作的焦点。通过人性恶这一主题,余华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绝望,对命运的绝望和对人性的绝望。然而当余华沉到绝望底部之后,我们却从《呼喊与细雨》开始,从他小说对<WP=42>人性表现的微妙变化中,读出了“希望”。第二次飞跃后的余华,不再把人性恶作为苦难的渊薮来处理,而是把命运的不幸与现实的甚至时代的因素加入进来,从面在总体上产生了“人间有温情、苦难可救赎”的主题话语。三、小说阅读趣味的回归。与上面提到的小说主题变化相对应的,就是余华开始注重小说的阅读趣味。余华八十年代的创作,是以反叛传统的面目出现,不注重故事的趣味,情节的趣味和语言的趣味,因而与现实生活之间有很大的距离,对读者的阅读定势造成了最大程度的干扰。而九十年代的小说创作,虽然余华仍不以阅读趣味作为自己明确的追逐目标,但是他却开始注重小说的故事性,并且对现实主义精神有很大程度的吸纳,尤其是他开始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保持了原有的对心理、直觉的细腻描写,去掉了那些过分地变形、幻觉以及过于技术化的时空切割、变换,这使得他的小说增色不少,且更具生命力。余华自己也承认,“这样的写作十分美好”。四、对余华九十年代创作的评价。对于余华九十年代创作风格的转变,无论读者或是评论家都有见仁见智的看法。概括起来无外两种:一是认为余华的转变是为了迎合大陆锐变中的消费心态,暗示了余华对自己价值观的妥协和他趋于保守;另一种认为余华的先锋意识更深沉、更含蓄、更精微了。本文力争客观地从四方面概括了他的转变及原因。(一)、余华相信作家是应该在变化中探索完善的。也就是说,他的转变是他自身求变的主观要求,正是由于他求变,才使得他努力适应社会对文学提出的新要求,才使得他努力寻求一条解决自我和现实紧张关系的“温和的途径”。(二)、余华求变的过程也是自己渐趋平和(保守)的过程。本文还从后现代对中国由表及里的影响、先锋文学形式实验的不长远性两方面,对余华的渐趋平和,或说保守的原因,作了一定程度的挖掘。 <WP=43>(三)余华的转型也是他深隐的人生关怀表面化的过程。余华早期小说篇篇都是对灰色人生和人性的展示,人们从他冷漠的叙述、对苦难的无动于衷中,能看到的只有‘绝望’两个字。然而这种对人性的绝望正是深含在对人性的热切呼唤之中,绝望得越彻底,期盼得越深沉。转型后,余华“愤怒与冷漠”逐渐消失,人性的光辉、人性宽容与善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开始在字里行间跳跃,而作家对人生的终级关怀也就更显得义无反顾了。(四)、余华小说是否还具有先锋性。关于这一点,从余华自己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的先锋性当仁不让。但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由于世俗和平庸文化原则的确立、对传统文学和现实主义精神的吸纳、受后现代主义的催激等,中国先锋派小说的形式探索确实走到了穷途末路。一方面,从世俗的眼光,我们可以看到一批“晚生代”作家的创作来势汹汹,克服了新潮小说在探索中出现的问题并达到了高度的超越;另一方面,先锋派本身也在其越发亲切自然的同时,与“先锋”二字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远。所以余华的“先锋派”到了九十年代就很有一些偷梁换柱的样子了。所以我们说,余华绝对仍然是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先锋派”的代表作家,但绝不是当代作家的先锋了。

全文目录


前言  5-7
一、 由叙述暴力转向表达苦难  7-16
  (一) 生命悲剧  10-14
  (二) 生存困境  14-16
二、 由表现人性恶向表现人性善转化  16-22
  (一) 人间有温情  19-20
  (二) 苦难可救赎  20-22
三、 小说阅读趣味的回归  22-27
  (一) 小说有了一定的故事性  23-25
  (二) 小说表现出了对现实主义精神的吸纳  25-27
四、 对于九十年代创作的评价  27-37
  (一) 余华相信作家是应该在变化中探索完善的  28-29
  (二) 余华求变的过程也是自己渐趋平和(保守)的过程  29-31
  (三) 余华的转型也是他深隐的人生关怀表面化的过程  31-33
  (四) 余华小说是否还具有先锋性  33-37
结语  37-38
注释  38-40
主要参考书目  40-41
论文摘要(中文)  41-44
论文摘要(英文)  44-47

相似论文

  1. 印度公营企业改革的政治内涵,K351
  2. 《许三观卖血记》的日常性与小人物形象,I207.42
  3. 面对“技术”的先锋写作,I207.42
  4. 陇右唐人小说研究,I207.41
  5. 论霍达小说的生命意识,I207.42
  6.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香港电影歌曲研究,J605
  7. 论余华小说的审丑现象,I207.42
  8. 八十年代小说对话变异现象研究,I207.42
  9. 生死观视野中《活着》的生与死,I207.42
  10. 窥探人性深处的奥秘,I207.42
  11. 父亲形象的颠覆与回归,I207.42
  12. 植根当代 黄土情深,J205
  13. 中国寻根文学与拉美土著文学的联系,I73
  14. 未竟的现代性诉求,I207.42
  15. 无以言说与摆脱的无望命运,I207.42
  16. 论铁凝小说中的“节制之美”,I207.42
  17. 多丽丝·莱辛创作中的生态意识探析,I561
  18. 基督教文化视野下的《蝇王》释读,I561
  19. 论鲁敏的中篇小说创作,I207.42
  20. 吸收与转化,I207.42
  21. 记忆与讲述,I206.7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新体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