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阜新市经营性健身俱乐部运营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作 者: 范晓崴
导 师: 刘兴
学 校: 沈阳体育学院
专 业: 体育教育训练学
关键词: 经营性 健身俱乐部 现状 发展对策 比较
分类号: G80-0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8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全民健身活动的同时,大量面向群众消费的健身俱乐部应运而生,并得到极大的发展。体育健身俱乐部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成为开展大众体育的重要组织形式,是人们参加体育活动最方便、最有效的途径和社会体育发展的主要载体。阜新市隶属于辽宁的二线城市,近几年来随着政府加大力度拉动经济,筹建新兴产业及对外招商引资工作,经济势头十分看好,健身产业作为新兴的体育产业主体,已初见成效,那么阜新市健身俱乐部的发展如何?未来又该做出怎样的发展计划呢?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及比较法,对阜新、沈阳市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经营现状进行比较,以此找出两市健身俱乐部发展的异同点,试图借鉴沈阳市健身俱乐部发展的一些先进经验,结合阜新市实际情况,提出一些促进阜新市健身俱乐部发展的新思路和对策,为其良性发展进言献策。研究结果显示:阜新市健身俱乐部与沈阳规模化经营形成鲜明对比,从投资规模来看,沈阳市以中、高档规模为主,投资额较大,而阜新市以中、低档规模为主,投资额较小;从企业经济性质来看,沈阳市存在多种经济形式,而阜新市只有私有经济形式的企业;在经营模式上,沈阳市存在单店经营和连锁经营,而阜新市只采用了单店经营的模式;在所开设的健身项目上,沈阳市比较全面,阜新市相对较单一,但也基本上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两市健身指导员多来源于体育、舞蹈专业,沈阳市专科以上学历居多,且都经过专业培训,阜新则多为专科及以下学历,大部分指导员没有健身行业认证的相关培训资质,多为兼职且收入不高。两市健身消费者年龄大部分集中在26-45岁之间,都有较高学历,以女性消费者居多;两市消费者健身目的同样呈现多样化,健身后反馈总体效果较好,但也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不良反应。阜新市经营性健身俱乐部主要存在的问题:阜新市的经营性健身俱乐部只存在私有经济形式的企业,且只有单店经营的模式;其收费方式和开设的健身项目都较为单一,收入来源较少,但经营状况相对较好。健身指导员学历多为专科及以下,大部分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机构的资格认证,多为兼职,且收入较低。健身消费者大部分有较高学历,年龄多集中于26-45岁之间,女性居多;多选择中、小型的健身俱乐部进行消费,没有形成较为规律的健身习惯;健身后效果反馈较好,对俱乐部的价格和服务满意度较高。针对阜新市经营性健身俱乐部出现的问题,提出如下发展对策:采用联锁经营或与关联企业联合经营的模式增加市场竞争力;发展社区型健身俱乐部在未来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针对市场需求灵活设置会员卡类别、开设适应不同人群需求的健身项目和健身课程;重视俱乐部人员的选拔培训和相关待遇;增加俱乐部收入来源;建立健全的客服体系。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1 前言  9-14
  1.1 问题的提出  9-10
  1.2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10-13
    1.2.1 体育健身俱乐部的概念  10-11
    1.2.2 体育健身俱乐部的作用  11
    1.2.3 国内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发展阶段  11-12
    1.2.4 关于健身俱乐部发展现状研究  12
    1.2.5 关于健身俱乐部存在问题的研究  12-13
    1.2.6 关于健身俱乐部发展趋势及发展对策的研究  13
  1.3 研究思路  13-14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4-16
  2.1 研究对象  14
  2.2 研究方法  14-16
    2.2.1 文献资料法  14
    2.2.2 专家访谈法  14
    2.2.3 问卷调查法  14-15
    2.2.4 数理统计法  15
    2.2.5 比较法  15-16
3 结果与分析  16-40
  3.1 阜新市、沈阳市经营性健身俱乐部运营现状比较分析  16-34
    3.1.1 阜新、沈阳市经营性健身俱乐部基本情况比较分析  16-20
    3.1.2 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经营模式  20
    3.1.3 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营销方式  20-21
    3.1.4 经营性健身俱乐部效益状况  21-23
    3.1.5 阜新、沈阳市经营性健身俱乐部健身指导员现状比较分析  23-27
    3.1.6 阜新、沈阳市经营性健身俱乐部健身消费者现状比较分析  27-34
  3.2 阜新市经营性健身俱乐部存在的主要问题  34-37
  3.3 阜新市经营性健身俱乐部发展对策  37-40
4 结论与建议  40-41
  4.1 结论  40
  4.2 建议  40-41
参考文献  41-43
致谢  43-44
作者简介  44-45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情况  45-46
附录  46-49

相似论文

  1. 基于SWOT分析的南宁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对策研究,G80-05
  2. 具有变截面臂架的格构式起重机结构计算分析方法研究,TH21
  3. 唐代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K242
  4. 昆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初步研究,C924.25
  5. 调整云南高等教育结构的策略研究,G649.2
  6. 福建省普通高校网球选项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807.4
  7.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教材结构的研究,G807.4
  8.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9.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G471
  10. 中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之比较研究,G623.58
  11. 番禺区初中语文新诗教学现状及其优化策略,G633.3
  12. 理工科大学美育现状与对策研究,G641
  13. 桂林市户外运动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G895
  14. 福州市区老年体育开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G812.48
  15. 宁波市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S727.2
  16. 陕南贫困山区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现状与对策研究,G633.96
  17. 广州市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G633.91
  18. 初中数学新旧教材几何内容的比较研究,G633.6
  19. 粤东农村地区初中数学学业不良生的现状与转化策略研究,G633.6
  20. 广州市九佛第二中学跆拳道运动开展现状调查研究,G886.9
  21. 西安市健身俱乐部健美操指导员市场需求现状的调查与研究,G831.3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体育理论 > 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