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死亡赔偿金研究

作 者: 杨丽
导 师: 刘新熙
学 校: 中国政法大学
专 业: 民商法学
关键词: 侵权责任 死亡赔偿金 遗属直接受害说 赔偿标准
分类号: D9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31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死亡赔偿金是中国特有的法律概念。随着近年来“同命同价”与“同命不同价”的激烈争论,死亡赔偿金的性质和赔偿标准由一个纯民法学的学术论题一跃成为宪法学、人权学乃至普通社会公众所关注的热点话题。这就使得如何科学设计死亡赔偿金制度,并破除社会公众对死亡赔偿金之“命价”赔偿的误解,成为侵权责任立法和民法学研究的重要使命。2009年12月26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确立由第16条、第17条、第18条和第22条等条文构成的侵权死亡赔偿制度。其中第16条和第17条构建了死亡赔偿金制度。然而,尽管《侵权责任法》确立侵权死亡赔偿范围、侵权死亡赔偿的请求权主体以及同一侵权行为造成数人死亡案件赔付相同数额死亡赔偿金等规则,但是该法对死亡赔偿金的性质界定、死亡赔偿金与被抚养人生活费之间的关系、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标准的确立等问题则采用回避的态度,没有预留法律解释依据和空间的。这就导致死亡赔偿金的争论并没有随着《侵权责任法》的出台而终结,反而。本文以死亡赔偿制度为主题,着力探讨死亡赔偿金立法变迁和法理基础、死亡赔偿金的性质认定和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的选择等问题。除引言和结论外,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死亡赔偿金的基本理论问题。首先,本章第一部分对死亡赔偿金进行概念界定,避免问题研究的自说自话;其次,论文梳理了我国死亡赔偿制度的立法变迁历程,描绘死亡赔偿金制度的演进曲线并进行历时性分析,揭示死亡赔偿制度的缺陷;最后,本章以既有的固有损害主义与继承主义为分析路径探讨二者的优劣及其对《侵权责任法》相关条文的解释力,并结合立法和司法实践认为,遗属直接受害说是我国现行死亡赔偿制度的法理基础,与现行立法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和优越的解释力。第二章着重研究了死亡赔偿金的性质界定问题。死亡赔偿金的性质界定关涉死亡赔偿金制度的建构及其法律适用。本章首先评析“精神损害”赔偿说、“命价”赔偿说和遗属“逸失利益”赔偿说的优劣得失;其次本章结合《侵权责任法》的立法精神得出我国现行死亡赔偿金的性质为死者近亲属逸失利益赔偿的结论;最后本章厘清了死亡赔偿金与被抚养人生活费、精神抚慰金之间的关联,以及它们如何协作发挥死亡赔偿金制度的损害填补和损害预防功能。第三章集中探讨了死亡赔偿的计算标准问题。本章首先讨论对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模式选择问题及相关争点的辨析问题;本章接着廓清了确立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的影响因素,并建议死亡赔偿金原则采差额化计算模式,以及利用精神抚慰金进行特殊侵权死亡赔偿情形下的微调;最后,本章分析了《侵权责任法》第17条的立法意旨和计算标准等问题,得出“同一侵权行为造成数人死亡”案件是以“不同”数额的死亡金为原则、以“相同”数额的死亡金为例外的结论。

全文目录


内容提要  4-6
ABSTRACT  6-10
引言  10-12
第一章 死亡赔偿金概述  12-23
  一、死亡赔偿金的概念界定  12-13
  二、我国死亡赔偿金制度的立法变迁及其缺陷  13-17
    (一) 《侵权责任法》颁行前的死亡赔偿金制度  13-15
    (二) 《侵权责任法》及其草案中的死亡赔偿金制度  15-16
    (三) 我国现行死亡赔偿金制度的缺陷  16-17
  三、我国死亡赔偿金的法理基础  17-23
    (一) 固有损害说  18-19
    (二) 继承说  19-20
    (三) 本文观点:遗属直接受害说  20-23
第二章 死亡赔偿金的性质  23-34
  一、死亡赔偿金的性质之争  23-27
    (一) “精神损害”赔偿说  23-24
    (二) 死者“命价”赔偿说  24-25
    (三) 近亲属“逸失利益”赔偿说  25-27
  二、死亡赔偿金的性质界定  27-29
    (一) 法释〔2001〕7 号及之前的死亡赔偿金的性质定位  27
    (二) 法释〔2003〕20 号对死亡赔偿金的性质定位  27-28
    (三) 《侵权责任法》对死亡赔偿金的性质定位  28-29
  三、死亡赔偿金与扶养费、精神抚慰金的关系  29-34
    (一) 死亡赔偿金与扶养费的关系  29-32
    (二) 死亡赔偿金与精神抚慰金的关系  32-34
第三章 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标准  34-39
  一、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标准的主要分歧  34-36
    (一) 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模式选择  34-35
    (二) 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与“命价”之争  35-36
  二、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标准的确定  36-37
  三、死亡赔偿金数额确定的特殊情形  37-39
结论  39-41
参考文献  41-44
后记  44

相似论文

  1. 论明星代言门事件中的侵权责任,D913
  2. 物业服务公司的安全保障义务研究,D923
  3. 建筑物区分所有视域下的“株连”现象研究,D923
  4. 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责任研究,D923
  5. 错误出生的侵权责任研究,D923
  6. 网络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D923.41
  7. 认真对待公平,D923
  8. 死亡赔偿金制度研究,D923
  9. 论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D923
  10. 论好意施惠,D923
  11. 论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的民事法律责任,F724.6
  12. 网络名誉侵权责任认定研究,D923
  13. 论机动车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主体的确定,D922.14
  14. “人肉搜索”侵权责任研究,D923
  15. 我国医疗损害举证责任研究,D923
  16. 论烟草诉讼,D925.1
  17. 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责任研究,D913
  18. 论侵权的补充责任,D923
  19.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商标间接侵权问题研究,D913
  20. 侵权法上惩罚性赔偿规则探讨,D923.8
  21. 论死亡赔偿金的性质及其分割,D92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民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