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水力混合特性研究

作 者: 李高洁
导 师: 周元祥
学 校: 合肥工业大学
专 业: 环境工程
关键词: 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 颗粒污泥床 水力混合特性 停留时间分布 示踪实验 流动模型
分类号: X70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412次
引 用: 7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课题通过设计和运行小试EGSB反应器,对定有机负荷正常运行的反应器在不同升流速度条件下的颗粒污泥床特征及停留时间分布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在单参数流动模型(轴向扩散推流模型和多釜串联模型)拟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多参数组合流动模型(GDMWB模型和CPDE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 1)为持留较高浓度的污泥,维持理想的处理效果,实验EGSB反应器的升流速度应控制在2~4m/h。 2)反应器内存在死区,升流速度的提高可以有效减少死区容积。 3)轴向扩散系数和多釜串联级数随升流速度的变化仅能表达系统整体在时间上的相对混合程度为先减弱后增强,无法表达出反应器内空间上的混合特征。 4)将EGSB反应器根据内部污泥床特征假设成颗粒污泥床层和澄清层的串联,从而建立组合模型是合理的;CPDE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实验RTD曲线的拖尾。 5)GDMWB模型在升流速度较高时更适合描述实验EGSB反应器的液相流动,而CPDE模型则更适合描述升流速度较低,死区容积较大时的反应器流态。

全文目录


引言  13-15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5-26
  1.1 厌氧生物处理反应器的发展和现状  15
  1.2 厌氧生物反应器发展历程简介  15-17
  1.3 EGSB反应器综述  17-22
    1.3.1 EGSB反应器的结构及工作特点  17-19
    1.3.2 UASB反应器与EGSB反应器的特点比较  19
    1.3.3 EGSB反应器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19-22
  1.4 反应器流动特性研究概况  22-24
  1.5 课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24-26
第二章 反应器理论基础及流动模型  26-36
  2.1 停留时间分布(RTD)  26-29
    2.1.1 RTD的定义  26-27
    2.1.2 RTD的应用  27
    2.1.3 RTD的实验测定方法  27-29
  2.2 反应器流动模型简介  29-36
    2.2.1 理想流动模型  29-30
    2.2.2 非理想流动模型  30-36
第三章 实验设计  36-42
  3.1 实验装置与工艺的设计  36-38
    3.1.1 实验装置工艺流程  36-37
    3.1.2 实验材料  37-38
  3.2 实验方案设计  38-40
    3.2.1 反应器运行和污泥床特性实验  38-39
    3.2.2 RTD示踪实验  39-40
  3.3 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  40-42
    3.3.1 常规项目测定方法  40
    3.3.2 示踪剂测定方法  40-42
第四章 实验结果及初步分析  42-54
  4.1 EGSB反应器运行与颗粒污泥床膨胀率的动态变化  42-43
  4.2 EGSB反应器的污泥分布特征分折  43-45
  4.3 RTD实验结果及初步分析  45-52
    4.3.1 不同升流速度条件下的示踪实验结果  45-47
    4.3.2 RTD实验数据处理  47-49
    4.3.3 初步分析  49-52
  4.4 小结  52-54
第五章 EGSB反应器流动模型研究  54-82
  5.1 轴向扩散推流模型(DPF)  54-59
    5.1.1 DPF模型参数计算  54
    5.1.2 DPF模型曲线拟合  54-57
    5.1.3 分析与讨论  57-59
  5.2 多釜串联模型(TIS)  59-63
    5.2.1 TIS模型参数计算  59
    5.2.2 TIS模型曲线拟合  59-62
    5.2.3 分析与讨论  62-63
  5.3 升流速度对轴向扩散系数、串联级数的影响  63-65
  5.4 Gamma分布组合模型(GDMWB)  65-71
    5.4.1 GDMWB模型的建立  65-66
    5.4.2 GDMWB模型参数计算  66-67
    5.4.3 GDMWB模型曲线拟合  67-69
    5.4.4 分析与讨论  69-71
  5.5 RTD曲线拖尾模型  71-73
  5.6 CPDE模型  73-81
    5.6.1 PDE模型  73-74
    5.6.2 CPDE模型的建立  74-75
    5.6.3 CPDE模型参数计算  75
    5.6.4 CPDE模型曲线拟合  75-78
    5.6.5 分析与讨论  78-81
  5.7 小结  81-82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82-84
  6.1 结论  82-83
  6.2 建议  83-84
参考文献  84-86

相似论文

  1.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水力效率研究,X703
  2. 基于人口流动模型的“民工荒”问题研究,F249.2
  3. 基于分形的土壤非均匀流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S152
  4.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的水力特性实验与流场模拟研究,X703
  5. 混沌翅片流道抗结垢性能的研究,TQ051.5
  6. 考虑激波串的超声速流动燃烧模型,V231.2
  7. 泰勒反应器中细乳液聚合的研究,TQ316.334
  8. 乙烯—四氟乙烯连续聚合和氯乙烯悬浮聚合反应釜的搅拌特性,TQ325.3
  9. 电催化氧化反应器水动力学及结构特征研究,X703.1
  10. 白沙核电厂址大气扩散特征和扩散参数的研究,TM623
  11. 搅拌摩擦焊搭接接头界面迁移行为的研究,TG453.9
  12. 气化炉渣口熔渣流动特性研究,TQ546
  13. 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异位处理黑臭河水试验研究,X703
  14. 水平井油气两相流产能预测方法与动态特性研究,TE328
  15. 旋转带蒸馏塔的流体力学性能测试,TQ028.31
  16. 环境管制对FDI区位分布影响的实证研究,F832.6
  17. 中国加工贸易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F752.68
  18. EGSB反应器处理丙烯酸废水的试验研究,X703
  19. 室外大型社会活动拥挤踩踏事故机理研究,X928.0
  20. 三维粗糙表面的表征及其气体密封性能研究,TH134
  21. 连铸保护渣渣膜润滑模拟研究,TF777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 一般性问题 >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